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 23/T2020附录D:报告编写提纲报告编写提纲第1章 绪论1.1 工作目的和任务简要说明上级下达项目招标任务书文号及其任务要求,工作起止时间。1.2 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简要说明调查区范围、地质地理位置及其坐标、地形地貌、地球化学景观特点、行政区划与交通、气候、覆盖程度、自然经济地理概况。1.3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以往基础地质工作、以往矿产勘查工作、以往物探、化探、遥感调查工作、以往其它地质工作评述1.4 矿权设置情况1.5 本次工作情况本次工作概况,项目来源、投入资金。1.6 人员组织及报告编写插图:交通位置图、研究程度图,表:完成工作量表。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2.1 地层由老到新介绍区域地层系统,重点介绍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的划分、标志、组成、岩性岩相和岩石学特征;几何形态、相互关系、时空关系、时空展布与变化规律;总结区域地层时空展布特点,形成的环境等。附各填图单位的岩石地层实测剖面图和柱状图;柱状对比图等。2.2 沉积岩按时代从老到新分述填图单位沉积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开展沉积岩基本层序、沉积韵律、沉积建造的研究,确定时代归属,探讨沉积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及有关成矿作 2.3 火山岩火山岩产出层位时代归属及其依据,空间分布特征(火山岩地质体的产出分布状态和火山岩相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填图单位划分)、岩石地层层序特点、接触关系、火山喷发旋回和韵律特点;总结区域各时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以研究较详的火山机构为典型,详细总结区域火山岩浆喷发活动特点,结合其它地质作用,探讨火山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及有关成矿作用。附火山岩相构造图。2.4 侵入岩2.4.1 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岩按时代从老到新,并按超基性岩、基性岩顺序,分述各时代侵入岩的特征,出露面积、岩体(群)数量产出部位、产状、形态;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原生构造和次生变化、接触关系;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蚀变、内外接触带特点,岩性岩相划分;时代归属及其依据。并以研究较详细的岩体为例,反映岩浆岩特点。综合各种资料,结合野外客观特征,探讨与岩浆岩活动有关的大地构造环境。(“蛇绿岩”归入此节)2.4.2 中酸性侵入岩应全面反映调查区花岗岩类的野外地质特点和室内分析鉴定综合特征。可按概述、各论和综合特征对比三部分编写。概述:主要简述调查区花岗岩类活动规模、产出地质位置、形成时期、产状以及岩石类型和各自所占比例。填图单位划分。各论:一般以填图单位划分从早到晚依次叙述。首先简述每个单位(或独立单元)出露地理位置、面积、单位划分、岩体数量等。然后详细叙述每一单位的下列特征:1) 地质特征;2) 岩石学特征;3) 组构、节理、岩脉、岩墙及包体发育情况和产状变化规律;4) 内蚀变作用和外接触变质作用;5) 岩体的侵入深度、剥蚀程度及形成物理化学环境、侵入机制等;6) 时代归属及其依据。综合对比:综合对比各时代花岗岩类填图单位或序列特征,对各论部分具共同性的问题统一综述,不能肯定属于那个时代填图单位的一些问题,如隐伏岩体的预测等可在此部分叙述。可按下列内容叙述:1) 各时代花岗岩类填图单位或序列的特征对比和演化特点。2) 花岗岩类成因。3) 花岗岩类的就位机制。4) 隐伏花岗岩体的预测。5) 综合上述特征讨论区内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形成演化环境。附插图:侵入岩分布图、主要岩体剖面图附表:岩体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副矿物特征表。2.4.3 脉岩:脉岩产出时代,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特征.2.4.4 岩浆活动对成矿控制作用 2.5 变质岩概述区内变质岩发育程度和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变质岩(填图单元)间接触关系和序次关系。按变质作用类型和变质期次,分别叙述变质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变质岩原岩恢复,划分变质相和变质带,总结变质作用特点,探讨变质作用与变形作用的关系,研究变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附简要变质地质图,突出表示测区变质岩地质特征;有条件时可附变质变形构造序列表等。2.6 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2.6.1 地质构造指明调查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概述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划分构造单元。叙述各构造单元间界线特征及性质,归纳总结各构造单元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形特征等,描述各单元主要构造形迹(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带、区域性面理发育及置换特点、节理等)的形态、类型、级次规模、运动学特征,产状,性质与组合关系(构造组合样式、构造群落特征)和总体构造特点。叙述各构造层次、构造变形相的构造变形特征,不同构造运动体制构造变形变质和构造运动时间,综合反映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及成矿作用特点等,建立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模式。造山带地区,应叙述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特点,逆冲推覆构造、伸展剥离断层、平移剪切带等的产状、性质和运动学特征等。叙述造山带总体构造特征,结合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等,建立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模式,结合与造山作用有关的盆地沉积作用形成的层序,重塑盆、山转变演化历史。对造山带“混杂岩”,须分别按基质和外来岩片(块)详细描述其物质组成、时代依据、岩相特征、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变形变质历程分析,并阐述其在造山带区域地质历史发展中的形成演化过程。叙述新构造运动特点,在地震和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应根据实际资料,分析其发生的构造背景,推论今后发展趋势。应全面收集有关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结合地表地质构造特征,归纳总结区域深部构造特点,探讨深部和浅表构造关系。2.6.2 构造发展史按地质发展阶段和区域地质事件简述地质发展史。附插图:构造纲要图,构造剖面图、断面图,地质构造演化模式图,造山带演化模式图等。第3章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特征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包括物性特征、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地球物理工作的面积和剖面测量资料应按相关方法的行业技术标准系统整理和成图。地球物理异常的定性解释:采用地质、物探、化探综合信息的方法,分析和辨识有直接或间接找矿意义的异常,应特别注意筛选具有寻找大矿前景的异常,并通过初步查证进一步解释推断。地球物理异常的定量解释:对所有已定性解释的重要矿致异常,应定量反演异常源的埋深、形态、产状和边界。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3.2.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3.2.1.1 地球化学参数特征研究各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各种统计参数特征,各元素的含量分布型式,元素的共生组合等,初步确定主要成矿元素。3.2.1.2 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研究元素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变化趋势、地球化学分区及其与地层、侵入岩、地质构造、矿产间的关系,初步确定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质体或地质构造。3.2.2 地球化学异常解释推断主要包括:异常的圈定、分类及评序;主要异常的解释推断;异常的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3.3 遥感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图像数据处理,遥感解释和野外实况验证等三部分。第4章 矿产检查4.1 重点检查4.2 概略检查4.3 新发现矿产地第5章 区域矿产特征与区域成矿规律5.1 区域矿产概况5.2 典型矿床主要阐述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要素和成矿模式,预测要素和预测模型等。5.3 区域成矿规律主要研究矿床(点)空间展布特征、成矿时间演化规律、成矿区(带)的划分,主要矿床成因类型、成矿单元划分、成矿控制条件和时空演化规律。建立主要矿种的找矿模型和找矿标志。5.4 矿产预测包括:远景区的圈定;远景区分类及特征;找矿靶区的优选及特征;矿产资源远景评价。第6章 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对本次工作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手段进行客观、具体、有针对性的综合评述,其中主要包括地质填图工作、物探工作、化探工作、遥感工作、矿产检查工作、探矿工程、测量工作、岩矿测试工作以及绿色勘查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等。第7章 结论7.1 主要成果包括基础地质成果、找矿成果、主要结论7.2 存在问题7.3 今后工作建议图版及说明重要化石、岩石、岩矿鉴定、构造、野外地质现象和地貌景观的图版和图版说明。重要矿石标本、成控矿地质构造、矿体或矿带地质景观图版和图版说明。参考文献内容摘要附图地质图(1:50000);矿产图(1:50000);地球化学图(1:50000);单元素数据异常图(1:50000);组合异常图(1:50000);物探成果图件遥感成果图件(1:50000);查证区地质图;实际材料图(1:25000)查证区采样平面图;主要工程编录图;重要的地质和工程剖面图;专题研究图件;其他图件。附表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或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单元素异常登记表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或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组合异常登记卡1:20000-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单元素异常登记表1:20000-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组合异常登记卡地球物理异常登记表遥感异常登记表异常查证结果表;老硐、民采坑道等资料汇总表。附件成果数据库说明书 。专题研究报告;矿点检查简报或报告;任务书4附录E:报告出版技术要求报告出版技术要求1 报告正文1.1 正文顺序装订顺序:封面、扉页、正文目录、审批文件目录、附图目录、附表目录、附件目录、报告正文、图版照片、参考文献、内容摘要、分发份数、勘查证扫描件(A4幅头朝左)。1.2 正文格式报告页码:封面、扉页不编页码。正文目录、审批文件目录、附图目录、附表目录、附件目录连续从“1”开始编页号。报告主体部分以绪论首页作第一页。双面打印,页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非装订线一边的版心居中处;报告正文中附有独立页面的插表、插图、插照及图版照片应与报告正文连续编页号;如报告中有A3版页面,页码居中,第一张A3版为奇数页,下页A4版为偶数页,第二张A3版为偶数页,下页A4版为奇数页,以此类推。页面设置:上、下、左、右2.5cm,页脚2cm。字体字号:Times New Roman 小五号。报告正文及附表、附件如超过400页或总厚度超过2cm,需分上下两册装订,页号连续顺序编号。分册装订时,各册应有本册内容的目录页,封面、扉页注明上册、下册。1.3 正文标题报告正文标题分为4级。第1级为“章”,是报告内容的基本划分单元,以下2-4级分别为“节”、“条”、“款”。1-3级标题应有标题名称,4级标题名称可有可无。报告的各章、节、条、款的格式和版式需统一,层次清楚。1.5 报告字体报告字体、字号规定见表1-1。表1-1 报告字体及字号规定表页 别位 置文 字 内 容设 置目 录第一行目录标题3号黑体正 文目录正文5号宋体正文页正 文报告正文5号或小4宋体章的编号及标题3号黑体(标题3)节的编号及标题4号黑体(标题4)条的编号及标题5号或小4黑体表 注小5宋体表格中的文字小5宋体参考文献页第一行参考文献(标题)小4黑体(标题3)正 文文献名称小5宋体摘要页第一行内容摘要(标题)4号黑体(标题3)正 文摘要正文5号或小4宋体(同正文)摘要左下角主题词小4黑体左起空两字格分发份数正 文出版份数及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