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0页
第2页 / 共80页
第3页 / 共80页
第4页 / 共80页
第5页 / 共80页
第6页 / 共80页
第7页 / 共80页
第8页 / 共80页
第9页 / 共80页
第1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心理学讲义,第二章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由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部分组成。 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第一节 认知过程,一、感觉 (一)概念: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如:视觉:眼睛颜色,听觉:耳朵声音,嗅觉:鼻子气味 每个感觉器官对物体一种属性的反映就是一种感觉。 感觉反应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嗅到花香等。,.,(二)感觉的意义,感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借助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世界。 2、感觉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保障。 (1)实验表明,在动物个体发育的早期,进行感觉剥夺,会使动物的感觉功能产生严重缺陷; (2)人类也无法长时间忍受全部和部分感觉剥夺。 (3)感觉剥夺会使人的生理过程混乱,出现幻觉,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还会有严重的心理障碍。,.,附:,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三)感觉的分类,感觉是由物体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按照刺激来源可分为两类: 1、外部感觉:是由外部感受器接受外部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是机体内部感受器接受有机体内部的各种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机体觉),包括饿、渴、胀、恶心、便意、窒息、疼痛、和性等感觉。,.,附:各种感觉和感受器:,1).视觉感受器:人体视觉器官是眼球。外界光线通过角膜、前房和瞳孔进入水晶体,再通过玻璃体射到视网膜上,那么视网膜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 受器;视网膜是视觉神经组成的薄膜,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2).听觉感受器: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 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起着共鸣箱的作用,鼓膜和听小骨把外边来的振动通过卵园孔传到内耳,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集中的地方。空气中的振动传到科蒂氏器官刺激它的纤毛引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回和颞中回,引起听觉。 3).嗅觉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觉感受器。,.,4).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感受器。皮肤的冷觉和温觉比较容易适应,痛觉难以适应。 5).平衡觉又叫静觉,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平衡器官过于敏感,容易引起前庭器官的高度兴奋,造成恶心呕吐等反应。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 6).运动觉又叫动觉,其感 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 7).内脏感觉又叫肌体觉,包括饥饿、饱胀,渴、窒息、疲劳、痛觉等。,.,8).痛觉: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都有痛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 外部的痛和内部的痛是有区别的,但痛觉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却是共同的。痛觉的产生告诉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了伤害,发生了病变,让我们保护。所以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适应。有人没有痛觉,是很危险的。,.,(四)感觉的基本特征,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敏感程度)。 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它们的关系是: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大小衡量,两者呈反比关系。阈限值高感受性低,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附(一),1、刺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叫刺激。 2、刺激物:发生作用的物体叫刺激物。 3、适宜刺激:某种感受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比如: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这一段的电磁波叫光波。低于380纳米,高于 780纳米的电磁波我们看不到。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我们把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 低于16赫兹的次声和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视觉的适宜刺激,.,附(二),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差。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I / I =K,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此时的差别阈限,K为常数,这个常数又称韦伯分(常)数,又称为韦伯率。 比如:当重量为200克的时候,重量感觉的韦伯分数是1/52;当音高为2000Hz的时候,音高辨别的韦伯分数是1/333。,.,2、感觉的适应,感受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适应可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 在人的各种感觉中,除了痛觉很难适应外,其它感觉都存在感觉适应现象,例如皮肤对温度的适应现象, 入芝兰之窒久闻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闻不觉其嗅”的嗅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现象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3.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例如:在绿色光线照明下听觉感受性提高,在红色光线照射下,听觉感受性下降。 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其它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会降低其它感觉的感受性。,.,4.感觉的对比现象,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对比现象分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类。 (1)同时对比: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对比。 (2)先后对比: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对比。 例:吃过糖块之后,再吃苹果,就会觉得苹果不甜;先吃糖后喝苦药,就会觉得药更苦。,.,例:同时对比,.,5.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指某种感受器受到损伤之后,在社会生活及实践活动的影响下,其它感受器的感受性大大提高的现象。如音乐家有高度精确的听觉;调味师有高度完善的味觉和嗅觉;盲人由于生活实践需要有高度发达的听觉和触觉等等。,.,感觉就讲到这里。在这一小节我们讲了感觉的概念,意义,感觉的分类以及各种感觉感受器等内容,然后是基本特征: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对比以及感觉的补偿与发展。下面是认知过程的第二个内容“知觉”:,.,二、知觉,(一)概念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它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这一点与感觉相同。 第二知觉它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它不同于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知觉与感觉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1)首先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事物的一种感性的认识形式;(2)其次就是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的,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2.区别(1)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它是在刺激作用下多个分析器协同作用的结果;(2)在知觉中它不仅包含了感觉的因素,还包含了过去的经验。 事实上,事物的整体和它的个别属性是不可分割的,人在认识事物时各种感觉器官常常是同时活动的,很少有单纯的感觉孤立存在。人们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因此,人们常把感觉和知觉联系在一起,统称感知觉。,.,(三)知觉的分类,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主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导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三)知觉的分类,1.空间知觉:指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定的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时间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距离知觉)。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在眼睛注视对象时,对象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眼睛观察物体时沿着对象的轮廓进行运动的动觉都给大脑提供了对象形状的信息,加上以前触摸觉经验的验证,就形成了形状知觉。,.,比如看到茶杯,尽管视觉提供得可能是一个椭园形的茶杯口的视网膜象,可是我们即使不去摸茶杯,也知道茶杯是园的,而不是椭园的。,.,(2)大小知觉:大小知觉是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象的大小,物体距离观察者的距离,以及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 在形成大小知觉的时候,动动觉和触摸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方位知觉:由参照物不同可而有不同的方位。可以以自身作为参照物,头顶为上,脚底为下;以脸对为前,背对为后。比如对东南西北方位知觉。 (4)距离知觉:是判断距离远近的知觉,又叫深度知觉:,.,距离的判断可以根据以下的条件:,对象的重叠:遮挡的物体看起来离我们近,被挡的物体离我们远; 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近的物体看起来大、清晰、稀疏;远的物体看起来小、模糊、密集。 明暗、阴影,根据光线照射形成的阴影来判断物体的远近; 运动视差:在作相对位移的时候,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位移的快,远的物体移动得慢。 眼睛的调节作用:眼肌的紧张度也是判断远近的信号。,.,2.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包括对时间的估量、分辨和对时间的预测等。 人们对时间的知觉可以以计时器,例如钟表提供的信息为依据,也可以根据昼夜交替,四季变化,人的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变化来估计时间。 比如:看一部吸引人的电影和火车站等着接人同样是一个钟头,在火车站等人的一个钟头会显得长得多。,.,3.运动知觉:指人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主动运动、诱导运动等。 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一定范围的时候,人们才能知觉到运动,物体位移的速度太快太慢人们都 不能知觉到运动。 例如:我们能看到手表上秒针的运动,却看不到分针和时针的运动,因为分针和时针走得太慢了。,.,真动知觉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各点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又叫动景现象。 还有就是夜晚我们看到月亮从云层里钻了出来,谁都知道是云彩在移动,但视觉的效果却是月亮在运动,这叫诱导运动。,.,如果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地动来动去,此即自主运动,它也是一种运动幻觉,又称沙蓬特错觉或游动错觉。,.,(四)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1.知觉的选择性,(1)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作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而周围的事物则做为知觉的背景,对象和背景可相互转换。 (2)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 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凡与人的动机、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