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大学生文艺社团的创新发展摘 要: 作为高校发展校园文化的关键力量,大学生社团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校园文化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艺类社团发展的特征内涵角度出发,分析当前高校社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建议,从加强组织引导、完善管理模式、创新活动立意、提升活动质量、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促进高校文艺社团的创新发展。关键词: 大学生文艺社团 社团发展 创新发展一、大学生文艺社团的内涵特征社团文化是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社团建设是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学习技能、提升素养、强健人格、拓宽社交、展现自我的良好机会与广阔平台,同时增进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优秀品质。但从社团文化角度看,一定程度上对社团文化存在认识浅薄和错误定位,这要求我们对社团文化的特征内涵进行充分认识。自发性与组织性相结合。当代大学生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在校学生聚集在一起形成社团组织,各尽其能,自由搭配,对于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在理论上拥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为了更好地维护社团运营,制定适合的规则和纪律,但是社团组织者的观念与思维不同,造成在校注册的学生组织不同程度地受到学校相关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监督,出现共同组织和治理的局面。教育性与文娱性相结合。高校作为育人之地,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给予极大的关注,因此,建设和发展好校园文化是重要工作,大学生社团应该顺应校园文化的发展,培养好、教育好、发展好广大在校学生。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文艺社团有别于学校传统教育的方面在于文艺社团的建立源于学生兴趣爱好,社团成员可以在学校部门领导许可的条件下,自由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从事共同爱好的项目,缓解学习的压力,调节情绪,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培养综合能力。艺术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社团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源于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及对实践的兴趣,开展校园文化可以推动学生将所感兴趣或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文艺社团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正是给予广大学生一个展示自身才能的良好机会与广阔平台。一致性与多元性相结合。社团文化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同类型的文艺社团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根据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原则上追求多样性、可行性、创意性,一方面满足不同志趣爱好成员的需要,另一方面扩大社团的校园影响力,增强社团成员的归属感。二、文艺社团发展中的现存问题1.社团数目众多,发展水平不一。存在社团职能性质重叠现象。从社团规模和类别看,高校社团总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一般在20个左右,多则30、40,少则10个左右,但数量不等同于质量,部分高校学生社团盲目追求数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社团职能性质相似甚至重叠的现象,相似社团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影响社团对新血液的吸收及自身的长远发展。缺乏合作意识。部分高校文艺社团与其他类型的社团组织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合作较少,多局限于学校的大型演出活动,而在活动期间因为自身社团人数不足、社团之间合作意识淡薄,导致活动过程杂乱无序,效率低下甚至影响活动效果。社团间的沟通交流较少,更多表现在社团管理人员之间的非工作交流,导致工作中缺乏必要的配合与默契。部分兄弟社团组织之间未能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导致资源浪费,信息不流通,限制整体发展。2.制约因素较多,社团发展受限。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存在方针政策上的指引但具体实施上缺乏体现,也存在政策倾斜的情况,对科研竞技类社团较重视,对文娱兴趣类社团关注较少。对文艺类社团的重视程度更多集中在大型活动晚会上,对社团自身的提升作用微弱。学生社团由于是小型的学生课外活动团体,存在流动性和自由度,使社团在比较松散的环境中较难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导致社团缺乏凝聚力1。活动经费相对较少。部分社团缺乏足够的资金经费支持社团的正常运行和活动的全面开展,导致活动效果不佳,没有吸引力。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从学校团委行政经费中划拨,二是收取会员费,三是社会赞助2。来自学校的经费划拨较少,社团对社员收取的会费较为有限,社团的活动经费更多依赖公司企业的社会赞助。商业赞助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导致获取赞助难度大,社团活动经费匮乏。社团活动的场地、设施得不到满足。高校的场地、设施建设主要满足教育需求,用于社团发展的资源有限,社团活动缺少相应的场地,大多利用公共空间进行社团内部活动,以维持社团的正常运行。社团的常规办公资源相对有限,大多采用社团联合办公等方式。在与高校其他组织设备资源竞争中,社团通常处于劣势导致设备需求得不到满足,另外,存在申请流程繁复、工作效率不高等现象,对社团活动开展造成一定阻力。3.组织建设薄弱,管理模式落后。组织建设不到位。部分社团发展缺乏纪律,发展指导方向不明确,自我管理意识薄弱,这就要求学生社团不断提升自主性,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有利于提高社团的自由程度,但同样存在畸形发展的危险。部分社团自身定位不准、职能不清,在运行和发展中存在盲目性,内部分工不细致,制度建设存在短板,缺少符合自身社团特性、社团实际的机制。在实际人员的选拔晋升过程中对制度的贯彻和执行过程不严,导致组织内部人员变动频繁,人员流失严重。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社团的主要管理部门是社团管理联合会和校团委,校团委对社团的指导只能是宏观管理3,这样的管理模式下给予社团活动充分的自主性。但是在实际中,相关管理部门对社团事务的管理相对自身其他工作部分较为有限。大部分社团自身的管理方式落后,大多只有方向原则上的规定而缺少实际可操作的具体规章制度。社团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机制不严,实际管理者对制度的认识不足,并未根据社团的实际情况而随意采用制定管理条例,在实际情况中全凭管理者的经验主义开展工作和活动。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