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人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的道理; 3、学习通过品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包括自由朗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自读法:本文是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提高自读的能力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二) 文学常识1、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而略于经济文化。2、关于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字 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司马光学识渊博,尤精于史,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退居西京洛阳。历任闲职,专志修史。历时十九年完成了资治通鉴 的编纂。3、关于文中涉及的人物孙权(182-252)即吴大帝。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曾与刘备联合大破曹军,获赤壁之捷。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的名将,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当死,代领其部属。从孙权攻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死。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三)读一读1、初读,读准字音(1)、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节奏。 (2)、学生齐读课文2、再读,读出感情 朗读指导:注意文章中出现了三个人物,他们说话的语气也不尽相同,在朗读时要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 (2)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反问句,现身说法,言辞恳切。(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对吕蒙的变化感到吃惊,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赞叹。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感叹句,吕蒙用调侃的语气,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自豪与自得。3、三读,读懂文意(1)、参考注释,疏通课文,作出批注,划出读不懂的句子。(2)、质疑,共同讨论(四)议一议1、请以“学”字为中心,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总结层意。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同学们思考,孙权是怎样一步步的劝说吕蒙读书的。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4.概括人物形象,思考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五)说一说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1、 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生,非学无以成才。 2、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3、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开卷有益”是良言。 (六)小结(七)作业:、课后大家熟读课文,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 3用心 爱心 专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