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第二章 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第一节 经典的四大心理学流派 第二节 多维综合模型,第一节 经典的四大心理学流派,一、心理动力学派 二、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 三、行为模型 四、认知学派,一、心理动力学派,(一)精神分析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 (三)精神分析疗法 (四)对心理动力学派的评价,(一)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创建了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学派,它强调无意识过程在决定正常和异常行为中的作用,精神分析的技术是基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1人格的结构,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是由三种力量组成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它们既不是存在于头脑中的某个物体,也不位于头脑中的某个空间。它们是动力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它们具有自己的起源和特定的角色。,本我(Id)代表了原始的、急迫的生物驱力。本我寻求立刻的满足,遵守快乐原则,即立即满足冲动,减少紧张。它想在第一时间得到一切它想要得到的东西,它不知道“适度”,甚至不知道危险。,自我(ego)寻求现实,自我的功能之一便是在符合现实要求的条件下表达或者满足本我的愿望。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延迟本我的冲动直到时机成熟,并且试图使那些冲动转向合理的对象。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它以尽可能减少消极影响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superego)代表良知和理想化的追求。但是,超我和本我一样都是不理性的,它既不关心现实也不了解现实。良知可能过于苛刻,它不但压抑那些被允许的行为,甚至压抑产生这些行为的想法。 那些无法控制本我的人是受冲动支配的人,而那些过度受超我控制的人则是呆板的、好说教的、对快乐感到不舒服的人。,心理动力在人格三成分上不同的分配方式,可以区分出正常与变态人格: 在正常人格中,心理动力平均地投射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上 在变态人格中,心理能量分配不合理,不是本我太强,就是超我太强,自我很难控制欲望或良知,2焦虑及防御机制,焦虑(anxiety)泛指恐惧和担忧的感觉。 现实焦虑(realistic anxiety),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可能危险带来的焦虑; 神经质性焦虑(neurotic anxiety),是由于本我的冲动将要冲破自我的控制而产生实际的行动,而这些行动将会以某种方式受到惩罚,这就是使自我感到威胁而产生的焦虑; 道德焦虑(moral anxiety),源自个体的真实的行为与超我产生矛盾而唤起的罪恶的感觉。,经典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冲突一方面来自内心愿望与外在现实,另一方面存在于人格结构之间,例如本我和自我的冲突、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为了应对冲突带来的焦虑,自我发展出防御机制。 所谓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是指一种无意识的保护过程,用来保持原始的与冲突有关的情绪,以使自我能够继续它的协调功能。,常见心理防御机制,退化(regression) 心理发展从较高级阶段退回到早期发展阶段的行为,以阻止焦虑并满足目前的需要 目睹到恐怖事件的青少年重新抱回她儿时的玩具,吸吮她的手指,否认现实(denial of reality) 拒绝感知和接受现实 孩子因火灾死亡后,母亲拒绝接受这一现实,仍然每天到学校去接孩子,转移(displacement) 用另一个目标作为替代品,从而安全地释放或满足冲动 一个职员对他的老板非常愤怒,他不能发泄,就回家对他的孩子大吼,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创造一个可接受的借口,为不可接受的行为开脱 公司经理向上欺瞒公司药品存在的问题,并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在保护公司,投射(projection) 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事物上 一个丈夫深受一位公司女同事的吸引,却转而谴责他的妻子欺骗他,认同(identification) 采用处于高位的某个人的想法、价值观,以期提高自我价值 学生接受老师看待不同学生的观点,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有意识地做出与自己想法相反的举动 一个人不能接受自己比较吝啬的特点,变得极为慷慨大方,升华(sublimation) 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以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一个有很强攻击冲动的青少年变为了拳击手,压抑(repression) 借助这种方法,本我的强烈冲动被排除出意识领域,使它们的外显的表达被控制 一个小男孩受母亲的性吸引,他会将这一无法忍受的想法从意识中清除出去,3性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假定个体一出生就有性欲,并会在一生中经历不同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体主要通过身体的某个部位获得性的满足。,(1)口唇期(0-2岁):婴儿的最大满足源泉是吸吮; (2)肛门期(2-3岁):肛门提供了主要快乐的刺激来源,这通常是父母对儿童进行如厕训练的时期; (3)生殖器期(3-6岁):对生殖器的自我刺激提供了主要的快乐感觉,出现恋母情结、阉割焦虑;,(4)潜伏期(6-12岁):性的动机明显消退,儿童主要以发展知识和技能为主; (5)青春期(12、13岁-17、18岁)。,(二)新精神分析理论,安娜弗洛伊德、卡尔荣格、阿德勒、艾里克森,(三)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治疗的许多技术都是通过宣泄和领悟来揭示无意识心理过程和冲突的本质。 自由联想:要求病人说出一切进入脑中的、没有经过意识检验的想法,这种技术的目的是揭示病人在情感上被压抑的想法。 梦的解析:这种技术假设梦的内容反映了本我的主要过程。 移情、反移情,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要求患者在2至5年的时间里接受每星期4至5次的无意识冲突的分析以及人格的调整,从而使自我重回控制之下。,(四)对心理动力学派的评价,心理动力学理论比较全面地对人格进行了描述,包括人格的发展、人格形成的方式以及在人类正常与异常行为中的思维、情感、经验、判断的各个方面。 它的最重要的观点是构成正常和变态行为的心理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冲突、焦虑、防御和潜意识过程都不是变态人群的唯一特征。冲突的结果和防御的本质将决定行为到底是正常的还是变态的。,弗洛伊德发展了研究心理动力过程和治疗心理危机的方法:谈话疗法。 非科学性,二、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一)自由和选择 (二)责任 (三)意志力 (四)存在主义疗法 (五)对存在主义的评价,(一)自由和选择,存在主义理论家强调自由和选择的重要性。他们相信个体必须要自由地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才是他们的真正的欲望和目标。 存在主义理论家相信,当人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为他们自由选择的目标而努力时,成长就发生了。 这些真正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运用他们的潜能(Schneider,1998)。,(二)责任,有关责任的假设是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 个人责任:“意识到个体创造了他的自我、命运、生命、困境、情感及其自身遭遇到的痛苦”(Yalom,1980)。 通常情况下,对被动而不是主动的表达的使用,对使用第一人称的回避,以及把当前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历史,都被看作是逃避责任的表现。,(三)意志力,意志力也是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中的一项核心特征。 意志力在心理学中有两层含义: 意念; 目标指向的意志服务于未来,产生于希望、期待和能力,是在未来憧憬时作出的一种自由选择的唤起,不能被创造,只能被释放或被抑制。,(四)存在主义疗法,存在主义疗法没有具体的方法,强调发展人的独立性、目标指向的意志力以及责任感。,(五)对存在主义的评价,存在主义疗法主要由一些哲学观点组合而成,并非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 存在主义疗法较好地贴近了人格的日常概念,反映了很多生活上的常识。,三、行为模型,环境决定论 实验化 乐观主义,这3个假设可以直接应用于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过去的经验习得的。病理心理学里就包括了习得的不适应的行为习惯。 我们能从实验中发现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会引发异常行为。 如果改变那些环境因素,个体将不会再学习旧的不适宜的行为习惯,而会学习新的适宜的行为。,(一)经典条件反射,(二)华生与行为主义的兴起,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 Watson,1878-1958):“心理学在行为学家看来纯粹是自然科学的客观实验的分支。它的理论目标是预测并控制行为。内省形式不是这种方法的基本部分。”,(三)操作性条件反射,桑代克的“尝试错误(trial and error)”、“效果律”。 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3个基本概念:强化(正、负)、操作性刺激和辨别刺激。,正强化物指的是一个事件,它的发生会增加先前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实际上,一个正强化物对行为具有奖赏作用。 负强化物也是指一个事件,它的撤销会增加先前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惩罚物是指某些事件,它们的发生会降低先前反应发生可能性。,操作指的是一个反应,它发生的可能性不但可以通过正强化来增加,也可以通过取消负强化而得到加强。 在特定的刺激下,机体会对之后做出的反应以及结果有所预期,这个具体的刺激叫做辨别刺激。,(四)行为主义治疗,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所谓心理障碍的症状是习得的非适应性行为,或者缺少可以习得的适应行为。 行为主义的治疗就是利用学习的基本原理,增加适应的行为,减少不适应的行为。,冲击或暴露疗法 通常应用于恐怖症等焦虑障碍的治疗之中 在暴露疗法中,病人在不论是真实的还是假想的恐惧情境中持续呆很长时间。,如果在治疗中应用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治疗师通常要了解三个重要的问题: (1)来访者所做出的非适应性行为是什么? (2)什么强化物在维持非适应性行为? (3)怎样的环境改变能够减少非适应性行为,增加适应性行为? P27表2-2,(五)对行为主义的评价,行为学派以其精确、客观和丰富的研究,以及其在改变某些特定行为方面的有目共睹的有效性,奠定了该学派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行为学派被批评只关注症状,却忽视了问题的价值、意义以及人的自我指导的能力,而这些对于寻求帮助的人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四、认知学派,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想法、信念、期望、倾向以及对事件的解释会影响他的行为。认知取向的治疗师主张症状是失调的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这些障碍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除。 P29案例,(一)认知疗法,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的基本观点是心理事件(即预期、信念、记忆、解释等)会导致行为。如果这些心理事件发生了变化,行为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基于这种观点,认知取向的治疗师会从失调的心理事件中寻找心理障碍的原因或病理基础。,1改变效能预期,预期是对未来事件做出的清晰的认知。 结果预期:个体对某种假定行为会导致某种特定结果的一种估计 效能预期:个体对于自己能够成功地达成某种结果的信心 班杜拉认为:成功的治疗在于提高自我效能预期,班杜拉提出了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所具有的特征: 更可能具有高抱负,目标长远,善于给自己创造挑战,并努力实现这些挑战 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更加坚持不懈 会体验到更少的压力、焦虑和抑郁 会从他人那里赢得帮助,因而能够发展出令人满意的、有助于克服困难的人际关系,2改变消极评价,认知取向的治疗师认为改变消极的想法会引起情绪的改变。,3改变归因,认知取向的治疗师试图改变个体的归因模式。 P31表2-3,4长期信念的改变,埃里斯(Albert Ellis)认为,心理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不合理的信念。治疗师的工作就是要帮助来访者去除这些信念。 (1)治疗师是一个直率的反驳者,他驳斥那些体现在病人的不合理信念中的迷信想法和自我挫败的想法 (2)治疗师鼓励、劝说、引导病人对自己那些不合理信念进行反驳,(二)认知行为疗法,认知取向的治疗师认为,扭曲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异常行为,而矫正这种扭曲的思维方式就会减轻甚至消除异常行为。 行为主义治疗学家认为,异常行为来源于过去的经验,因而他们通过塑造一种适当的行为来治疗行为异常。 这两种方法的融合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简称CBT)。,(三)认知和行为疗法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很多异常行为的治疗很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