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理论第一章 绪论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1、古汉语定义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也就是1911年以前中国人所使用的汉语。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空的限制,所以,古代汉语只能是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2、古汉语分期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3、古代汉语书面系统书面语: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世仿古作品的语言。特点:稳固性、保守性。古白话:唐宋以来产生的为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伍子胥变文(唐五代)。行者曰:“我年纪小,历过世代万千,知得法师前生两回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害。法师曾知两回死处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口语:已消失二、 为什么学习古汉语、总说1、古汉语是桥梁2、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3、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4、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5、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详解1、古汉语是桥梁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2、语言具有传承性古代汉语(文言)是一种历史语言,在各个方面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它与现代汉语有源与流的关係,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演变来的,因此,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与古代汉语有密切的关联1)、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2)、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继承关系係词汇意义的直接继承和领域补偿 “类”的“种类”义可以单用,直接进入构句,而它的“类似”义已经不能单用,只能用来构成“类似”、“类风湿”、“类人猿”等词。用单音词表示“类似”义,现代汉语改用“象”。 直接继承用表示: 类 /种类/ 领域转移用表示: 类 /类似/ 类似、类风湿、类人猿 替代用表示: 类像、似 “促”的“催促”、“促进”义可以单用,直接进入构句,而它的“短促”、“迫促”义已经不能单用,只能用来构成“急促”、“匆促”、“短促”等词。用单音词表示“短促”义,现代汉语说空间改用“窄”、“挤”等,说时间改用“急”、“紧”等。 促 /催促/促进/ /时间短/“急促”、“匆促”、“短促” 单用急、紧 /空间窄/“狭促” 单用窄、挤 介绍 周代贵族相见的礼节,主方设上傧、承傧、绍傧负责传话,宾方设上介、次介、末介负责通报,主宾双方沟通的第一环节是绍傧与末介的结交。因而有“介绍”的结合,礼记聘义:“介绍而传命”,这里的“介绍”还是词组,以后引申出“为两者接通关系”的意思,“介绍”的构词理据“介”与“绍”凝结的文化原因,反而不再有人领会了。寻常:“寻”与“常”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古8尺为寻,两寻即1丈6尺为常。庄子庚桑:“夫寻常之沟“,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都已将“寻常”连用,但都还有长度的意思。唐诗中的“寻常”已脱离长度之义。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都已不再有长度之义,而当“平常”讲。现代汉语承袭中古而与原初词组义偏离。3、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需要无论阅读现代和现代书刊,都需要古代汉语的知识。因为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词汇语素,同时现代汉语作品中还常使用或引用古代汉语中的典故、成语,甚至一些现代作品就是古代汉语文本的翻译。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是我们把握这些典故、成语、译本的拐杖和钥匙“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教材注: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 爬搔。迷离,眯着眼。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哪个是雄兔,哪是雌兔呢?傍地走,贴着地面跑。(互文)4、掌握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能力需要古文教学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才能对注释加以解释、补充和订正。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一句:“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教学中,“不毛”往往被讲成“不生草木”,而说西南地区不生草木是不符合当时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公羊传:“锡之不毛之地。”何休注:“不生五谷曰不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是。” 由此看来,“不毛”应该讲成“不长庄稼”。三、古汉语课程的性质1、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古代汉语课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2、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四、古汉语的学习内容理论知识、文选1、理论知识: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通假字、繁简字、异体字、古今字、汉字结构、字形和字义的关系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是语言中的意义的单位。它代表一定概念,表示一定的意义。词的意义称为词义。语法:是用词造句的规则。词类活用、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名词作状语等和现代汉语有不同的地方。古书译注:古书翻译和古书注解的知识。古书有悠久的历史,古人在翻译古书和注释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了解古人注解古书的方式和术语,来帮助我们阅读古书。 2、文选:先秦散文和唐宋仿古散文3、怎样学习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工具课,也是历史语言的基础理论课; 必须摆正语理与语感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终身阅读古书打下良好的基础;注意读注;提倡熟读和背诵;关键在于有理论指导的进行词汇的积累;不断提高对积淀在现代层面上的历史语言现实的锐敏性关键在于有理论指导的进行词汇的积累“质”的引申义列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质”多次出现,具有以下7个义项,只有第8个义项是课本以外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由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负斧质请罪” 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礼,俯身倾耳 以请。”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屈原列传:“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墨子:“两柱同质。”用本义、引申义的系联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古今词义系联为一个有序的义列: 本有的(本质)通指 垫底的(斧质、质地) 先天的(素质、体质)指人柱质 原生的(地质、物质)指物 相对的(对质、质问)互换的(人质)将以下文言词义置入义列,找到位置,即可由难变易。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促织:“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三峡:“朝发白帝,暮至江陵。”陈涉世家:“二世元年十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不断提高对积淀在现代层面上的历史语言现实的锐敏性在阅读中注意古今汉语的联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巴山夜雨)诗词曲语词汇释:“却,回、返”。退却、望而却步、却之不恭重视探讨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构词理据现代汉语双音词结构的原由,语素与语素结合的可解释性,叫做构词理据。 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构词理据一般要在古代汉语中去探求。特别是那些结合后又总体引申的词,更是如此。责备:先秦汉语“责”有“要求”义,“责备”本当“求其完备”讲,所谓 “求全责备”,即是它的原始意义。淮南子泛论训:“夫尧舜汤武,世主之隆也,齐桓晋文,五伯之豪英也;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现代汉语的“责备”转为“谴责”之义,与构词意图偏离。要领:“要”是“腰”的古字,“领”有“颈领”义,古代行刑有“腰斩” 与“斩首”两类。礼记檀弓:“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泉也。”管子小匡:“斧钺之人,幸以获生,以属其要领,臣之获也。”这两处的“要领”,都是因刑法而结合的词组。因为“腰”和“颈”都是人体转动的枢纽,因而“要领”引申为“主旨”、“要旨”义,遂使使用义与原初词组的意义偏离。交情:史记汲郑列传有“门可罗雀”的典故,其文曰:“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置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贫一贱,交情乃见。”后以“交情”为这一典故的典面。骆宾王帝京篇:“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现代汉语袭用“交情”为词,淡化了其中的“贫贱交情”的内涵。 物色:“物”字在古代有“颜色”的意思,周礼春官:“以五云之物辨吉凶。”这个“物”就是“颜色”。古代还有一种旗子,是由杂色的帛缝制的,叫作“物”,也与“颜色”之意有关。现代汉语双音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