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心得体会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心得体会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 即在于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 他们从心理上正处于从 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心理上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外界 的侵犯 ; 另一方面,我们这个社会还是一个以成年人为中心的社会,所制定的法律政策的主 要参照物是成人。 因此我认真的学习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后感触颇深: (一)分层教育,上好法制课。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并密切联系 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践中,一是注意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 特点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 分层次施教。 比如高中阶段主要学习法律基本理论和知 识,帮助学生树立宪法权威的意识和依法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同时,要按 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 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要把法制教 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要指导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 有意识地渗透法律知 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 (二)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比如举办主题班队会、模拟法庭、开展社会调查、 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形式, 通过宣讲法律故事, 进行典型案例审理等, 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教育效果。 (三)突出重点,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除进行必要的法律 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 性的教育,对少数有不良行为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实施重点帮扶,预防和减 少犯罪。一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发动教师对全体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对父母双方或一 方外出打工的学生的校内外表现重点掌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信 息,同时,学校领导、老师结对帮扶,防患于未然。二是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预防 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一环。 法制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 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 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 ; 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 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 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 总之,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主与法制的推进,都寄希望于广大青 少年。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