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校名 推荐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1关于“秦岭一淮河”一 叙述, 的是A我国一月0等温 大致 的地区B 和暖温 的分界 C我国旱地与水田分界 D我国季 区与非季 区界 玲玲在朋友圈分享“四月的早晨,广 的田野一望无 ,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田野翠 的稻秧迎 起舞,采桑姑娘 歌笑 ,塘基蔗苗茁壮。”据此回答23 。2玲玲描述的景象在我国哪个地区A 北平原B 北平原C 黄土高原D珠江三角洲3有关 区域地理特征,不正确的是A外向型 达B城市化 展迅速C地 江沿 D与港澳 系 密4舌尖上的中国 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 境下不同的 食 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区居民主食是 、包子、 子B地区的特色食品有 、刀削面、年糕C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 美食D地区的藏族人喜 喝酥油茶和青稞酒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人文地理特色。符合“旱地种小麦, 喜食面食,有民居四合院”的是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 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如 ),回答 6 7 题1名校名 推荐6甲、乙两条地理区域分界线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分别是A降水地形B气温地形C地形降水D气温降水7能体现M区域地理环境主要特征的是藏民脸上泛着“高原红”森林茂密,山青水碧昼夜温差大雪山连绵ABCD8我国某省是典型山区,不少地方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加上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该省位于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9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类型东耕西牧B人口和城市一东疏西密C传统民居南平北尖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左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右图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1012 题。10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左图中的甲山脉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B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11右图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左图中的A地区B地区C地区D地区12图 1 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A地区中温带半干旱区B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2名校名 推荐C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D地区亚热带湿润区13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句不符合区域景观的是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4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 B、 C、 D 表示四大地理分区,其中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描述的现象位于地区;“雪山连绵入天际,时在七月遇高寒”描述的现象位于地区(填: A、 B、 C或 D)( 2)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往往成为地理差异的界线。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是:(山脉),(河流)。( 3)竹笋多分布于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清华大学颜教授经常说“竹笋是她家乡常见食材”颜教授家乡最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 4)合肥市某中学周丽同学准备今年中考结束后和家人一道前往青海湖进行为期两周的自驾游。周丽和家人旅游目的地所在的地理区域海拔高、面积广, 形成气候,指出为应对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周丽同学一家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名校名 推荐北纬 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 个省市自治区,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1) A 地区主要耕地类型为。舟山群岛所在海域为我国的海。( 2)节目组经过的C 处主要地形区是。( 3) B 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为,在 B 地修建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16读我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及沿36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处的地理名称。海洋a:;半岛 b:。( 2)四大地理区域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地区;太阳能、地热能最丰富的是地区。4名校名 推荐参考答案【答案】 1 D【答案】 2 D 3 C【答案】 4 B【答案】 5 B【答案】 6 A 7 C【答案】 8 D【答案】 9 A【答案】 10 A 11 D 12 A【答案】 13 B【答案】 14( 1) C D( 2)秦岭淮河( 3)南方( 4)高原山地 氧气袋 抗缺氧等药品,高压锅,防晒物品,防寒衣物等【答案】 15( 1)水田 东( 2)四川盆地( 3)高寒 青藏铁路【答案】 16( 1)东海山东半岛( 2)北方青藏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