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师范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综合333 最后面有一些经验之谈,可以先看看2010年真题1、 辨析题1、 答: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这句话是错误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的要求,依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任务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的。2、 答: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这句话是错误的。教师的发展需要经历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五个阶段。任何一名教师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解决在各种成长阶段遇到的困难并逐级的使个体专业化,所以并不就是获得教师资格证的过程。3、 答:人是教育的产物,这句话是产物错误的。教育作为人类总体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活动,是其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传承社会经验的活动;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活动。4、 这句话不太妥当。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包括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特征。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并不能说哪一种气质是最好的。5、 这句话不太妥当。定势虽然对问题的解决有使思维固定化,不寻求创新的消极影响,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其运用已有的方法快速解决同类课题的积极作用。2、 简答题1、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构成的。而课程结构的优化即课程结构的合目的性改造,就是人们为了既定课程目标全面而充分实现对课程的所有内部要素和外部支持系统的整合。其基本要求包括:(1)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和课程观;(2)变革传统的教学体制;(3) 改革不合理的考试制度;(4) 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制度2、 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的需要关系的反映。经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后确立了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表现出一下特点:(1) 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2) 重视基础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3) 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4) 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5) 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6) 强调国际意识的培养;3、 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将心理不健康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其中,具有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正常人是心理咨询或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必要时要考虑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1)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2) 严重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相对激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情绪反应充分泛化。(3)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特点是:问题表现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通常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问题程度还没严重到被诊断为神经症或神经病。4、 动机之间常会互相冲突、互相排斥,并出现矛盾现象,这就构成了动机的冲突。这些动机冲突的形式主要有:(1) 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有着同样动机的强调,而必须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比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2) 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的一种目标时,产生的困扰心理状态。比如:牙痛就要就医,而又怕治疗时的疼痛。(3) 接近回避型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或目标对人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在接近目标的同时,又故意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比如:又想参加篮球赛又怕耽误学习(4) 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有时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不能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另一种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叫做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5、 当我们背诵一篇课文时,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就容易想不起来,这种现象就是系列位置效应。这种效应是由两种干扰造成的,一种叫做前摄抑制,一种叫做倒摄抑制。(1)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内容对学习和回忆后学习的内容产生干扰(2) 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内容产生干扰还是背课文的例子,课文的开头一开始学,只会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类似的课文的结尾,只会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而课文的中间部分,既受到前摄抑制,又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课文中间部分的记忆受到的干扰最大,被遗忘的内容也就最多。3、 论述题1、教育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的主导作用发挥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教育对个体的发展都起正向的促进作用。有的教育发挥的作用是负向的。主要表现在:(1) 不仅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还使学生产生自卑,怯弱心理,激化师生矛盾,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甚至出现逃学,流落社会等现象,埋下并衍生其他社会问题。(2) 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我们生长的两个家园,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个领域。由于对科学理性的盲目崇拜,过于追求知识教育,忽视了人作为人的基本生活态度教育,忽略了关于正确认识,处理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教育(3) 应试教育偏离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片面强调知识灌输和 机械训练,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刚性管理抹杀学生个性;同一教学内容,方式,进度,标准化考试,忽视了学生个别差异性。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发扬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努力消除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从而使个体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2、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事业的理性认识,是教育活动中坚守的原则,信念或追求的理想,是实现教育目的思想保证。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依法执教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教育理念。(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核心是以人性为本位,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人的价值观,重视能力培养,强调学习中情感因素,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与和谐教育氛围。(2) 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反映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核心内容是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有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意识,努力更新知识和教育理念,提高自身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3) 创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次,要以实践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以成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4) 依法执教教育理念指教师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即教师要做到懂法,守法并有意识地宣传法律意识(5) 主体性教育理念是指教师要重视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和创造精神。总之,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才能使教育事业健康地发展。3、(一)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的意识,是主题觉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历程;是人对自身状态机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二)(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发展自我意识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对自我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身的潜能。(2)让学生学会接受自我,悦纳自我,培养自尊,自信心理1对成绩落后生要充满信心,努力挖掘他们的优点,用多元标准评价他们,鼓励和允许他们用多元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进而接受自我和悦纳自我;2注意发扬学生各自优点,通过正面积极地引导,激发他们的自尊;3通过创设不同情境,使其看到自己的能力与长处,以增强自尊,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尊和自信。(3)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引导,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批评和夸奖,引导学生正视成功和失败。(4)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让他们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强化对自己进行调控的愿望和自觉性,使其坚信可以养成自我调控的习惯,多创设让其实现自我调控的机会,组织其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4) 通过角色互换训练增强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摆脱自我中心的控制,在自我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对比,体验他人的观点,最后得出较为客观的观点或结论。(5) 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教师用优秀格言和人物事迹来感召和鼓舞学生,促使其树立远大目标。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近期学习目标,并引导和督促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总之,在学生自我意识培养上,要关注从认识和评价自我(识我),到接受和悦纳自我(爱我),并能够控制和调节自我(主导自我),然后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这几个阶段。而这几个阶段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识我,才能爱我。只有具有主导自我,才能在爱我的基础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4、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的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不仅指向个人乐意要做的事,而且指向应当要做的事;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的。它表现在某些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就不由自主地立刻把感官朝向这些刺激物。试图来认识它。 从材料中很容易可以看出甲老师在组织教学时主要采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加深学生对学校目的的理解,加强意志锻炼。乙老师主要采用无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优化教学环境,合理组织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 甲老师教学组织策略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习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够集中注意去完成学习任务,锻炼自己的学习意志力,但是容易引起疲劳对学习产生厌倦。乙老师的教学组织策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变得主动和乐于学习,而且学习情绪很高,但是不利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甚至对重难点知识掌握不足。 应该结合两种注意规律的优缺点来组织教学,不能过分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学习,但是也不能让学生只凭无意注意去学习,应该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规律相互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在一堂课上,刚开始教师要采取措施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无意注意规律来进行教学,但当讲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则必须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的注意后,则可以改变策略使学生放松一下,在课堂结束时,应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2011年真题1、 名词解释1、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的,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育学的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其不足之处是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2、 过度教育:受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受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雇员拥有比其工作要求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3、 显性课程: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并作用于学生,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学生参与这类课程是有意识的。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