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课改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考查评价中这样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由此可见,文本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应当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着手:一、重视读,抓好熟读,落实背诵和默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历来学好文言文的传统经验。课改了,并不是说学生就不要读了,只不过读的形式多样化了,在文言文教学中本人认为:在重视朗读的同时,尤其要抓好熟读,落实背诵和默写。本人采取的是以小组为单位,各组进行朗读、诵读比拼。充分利用早自习和课前的三四分钟,搞好课前读,课前朗读竞赛。对于诵读则按分时段加分政策进行,每一课分学前背、学中背、学后背,如到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则按每推迟一天递减0.5 分计算,最后累计分数评出优秀小组,这样做既可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又可能通过小组的舆论力量督促其完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抓好读熟、背诵一环后,我们还要督促学生反复温习并同样采取加分的形式检查默写。二、重积累,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万丈高楼平地起” 积累是学习文言的重要基础。首先要掌握并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字词,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其中要弄清文言实词的意义,应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通假现象等知识。我们可以采用按照特点,分类归纳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有三,即汇合总注、古今对照、综合分析三种办法,所谓汇合总注,就是将几课中的 同义词和近义词找出来,加上总的注释。所谓古今对照,就是将几课中现已消失或古今字面相同而意义迥别的词列出来,要求学生参看注释,写出与之意义相当的现代语词。所谓结合分析,是将几课中字面相同而意义有别(也就是通常讲的“一词多义” 的词)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分析。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入句后,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原来的语法特点,一旦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适用了。活用现象一般包括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一般动词、使动词、意动词;数词活用为动词等等。形式虽多,但较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要好掌握多,因为前者需要大量记忆,有如背记外语单词,而后者只要掌握规律,学会辨识就行。学习实词,还必须懂得一些通假知识,否则,读文言就会遇到很大困难,所谓通假,就是古代书面语言的同音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其次在文言虚词方面,采用点面结合,反复辨析的方法。比如代词,在学生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后,我就指导他们按人称、批示、疑问三类,归纳。对于其中最常见或用法较复杂的代词如“其”、 “之” 、 “彼”、 “夫”、 “或”、 “莫” 等等,指导学生结合句子结构的分析,反复辨析。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几种常用句式即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五种句式。在每学完一课后,本人采取先自己归纳总结后逐渐指导学生而后放手让学生归纳的形式。每组随机抽签展示为主,学生教师师补充为辅。3、重直译,指导学生勤查工具书,帮助学生找“ 窍门”。对于学生来说,仅仅靠读参考资料上的译文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真正学好文言文,必须要重视直译,由落实好单个的字词再到一个句子由此而理解整篇文章。我的做法是:小组分好之后,由小组互指派学生直译文章,要求做到一字一句的准确解释,不能象参考书上那样采取意译的方式;同时其它小组的任一同学或老师可能圈单个的字要求组上同学回答。这样灵活地落实了学生对单个文言字词的掌握程度。只有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并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形成能力。对于些字词资料里没有的,则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当然这样做开始可能显得费时,但随着学生真正的文言句式、实词、虚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速度就会真正快起来,领悟能力也会慢慢培养出来。此外,在翻译理解文言文句子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方法。简面言之五个字:增调换留删。增。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遇到这种省略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把省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是介词词根等)补充上去,以便正确理解文意。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时,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这就是“调” 。换。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这就是“换” 。留。 “留”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均不译。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 ,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会失去引诗所特有的韵味。删。在文言文中,作者常为了加强语气、缓解音节等加上一些语气助词之类的,这一类词基本上无实际意义的。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这些语气助词删掉,这就是“删” 。以上所说的 “增”、 “调”、 “换” 、 “留”“删” 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由上观之,我们无论是对字、词、句式的想象,还是对句子结构的语法分析,都要以平时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积累为前提。因此,我们平时就要下苦功夫记一些有关文言知识和有关译文方法方面的东西,否则就会源泉枯竭,不管怎样找“窍门 ”也是翻译不出来的。4、重学生说,给予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好教师“ 导”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学生常期处于 “填鸭式”的教育,往往是“昏昏欲睡 ”。因此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来讲,来当临时老师、来当临时辩手等。而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就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学钻研,教师则可在旁充当“导” 的作用,及时地给予学生求助。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改理念,同时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具体做是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先在小组内部讲,不会讲的,组上同学可能先教然后再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其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大家动脑、动口、交流、切磋,从而达到深度理解文本,读出情、味、理来,读出新发现来、读出重点核心来、读出对语文的爱来。五、重自学指导,扩大学生阅读面,加强练习。“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 不论是在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过程中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这自学能力的培养。本人认为可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指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第二阶段,指导学生离开注释阅读课文。在这两个阶段,都要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均要求教师比逐句串释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方面,要熟悉全部文言文教材,摸清学生的知识底子,确定在该课应着重讲清什么,并善于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来理解课文。另外扩大阅读面方面,要配合课文,编选一些文章选段,由浅到深,由短到长,让学生标点、翻译,我们可以把平时学生的一些文言文阅读标材料来作为范本。此外,还应推荐一些文言普及读物让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都得力于课外阅读。我们都知道“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中,但仅凭对新知识的识记是不能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的。 ”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积累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