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 _误差、_误差和_误差,相应的处理手段为_、_和_。 答案:系统,粗大,随机,消除或减小,剔除,统计的手段2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为 _、_、_和_。答案: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3. 用测角仪测得某矩形的四个角内角和为3600004,则测量的绝对误差为_,相对误差_。答案:04,3.1*10-54在实际测量中通常以被测量的、 作为约定真值。答案:高一等级精度的标准给出值、最佳估计值、参考值5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条件包括:、 、。测量人员,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材料、测量环境6. 一个标称值为5g的砝码,经高一等标准砝码检定,知其误差为0.1mg,问该砝码的实际质量是_。5g-0.1mg7置信度是表征测量数据或结果可信赖程度的一个参数,可用_和_来表示。标准差 极限误差8指针式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根据_误差划分的。 引用9对某电阻进行无系差等精度重复测量,所得测量列的平均值为100.2,标准偏差为0.2,测量次数15次,则平均值的标准差为_,当置信因子K3时,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为_。0.2/sqrt(15),3*0.2/sqrt(15)10在等精度重复测量中,测量列的最佳可信赖值是_ 。平均值 11替代法的作用是_,特点是_。消除恒定系统误差,不改变测量条件12.对某电压做无系统误差等精度独立测量,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已知被测电压的真值U 0 79.83 V,标准差(U) 0.02V,按99%(置信因子 k = 2.58)可能性估计测量值出现的范围: _。 79.830.02 V*2.5813R 1 150 , R 1 0.75 ;R 2 100 , R 2 0.4 ,则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绝对误差为_。 R=R1*R2/(R1+R2), R=14. 用两种方法测量长度为50mm 的被测件,分别测得50.005mm;50.003mm。则_测量精度高。第二种方法15. 用某电压表测量电压,电压表的示值为226V,查该表的检定证书,得知该电压表在220V附近的误差为5V ,则被测电压的修正值为_ ,修正后的测量结果_为。5V,226+(5V )=221V16. 检定一只2.5级、量程为100V的电压表,发现在50V处误差最大,其值为2V,而其他刻度处的误差均小于2V,问这只电压表是否合格_。合格17. 电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按_分级,计算公式为_答案:引用误差,引用误差=最大绝对误差/量程18.二等活塞压力计测量压力值为100.2Pa,该测量点用高一等级的压力计测得值为100.5 Pa,则此二等活塞压力计在该测量点的测量误差为_。答案:-0.3Pa19.误差计算时,随机误差与标准差之比值称为_,常用_表示,当测量列测量次数较少时,该值按_分布来计算。答案:置信系数,t, t分布或者学生氏分布20.发现等精度测量列存在系统误差的常用方法有_,_,_。答案:实验比对法,残余误差观察法,残余误差校核法(阿卑-赫梅特准则,马利科夫准则),不同公式计算标准差比较法任选三个。21.不变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有_, _。答案:代替法,抵消法,交换法任选2个。22. 动态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_,_,_。答案:参数估计,相关分析,谱分析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由于误差是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所以误差是个准确值。( )2测量不确定度是说明测量分散性的参数。( )3标准不确定度是以测量误差来表示的。( )4误差与不确定度是同一个概念,二种说法。( )5. 半周期法能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 )6A类评定的不确定度对应于随机误差。( )7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为统计方法。( )8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为非统计方法。( )9测量不确定度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认识程度而改变。( )10标准不确定度是以标准偏差来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11数学模型不是唯一的,如果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不同的测量程序,就可能有不同的数学模型。( )12在标准不确定度A类评定中,极差法与贝塞尔法计算相比较,得到不确定度的自由度提高了,可靠性也有所提高了。( )13扩展不确定度U只需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表示。( )14扩展不确定度U与Up含义相同。( )15方差的正平方根是标准偏差。( )16极差法是一种简化了的以统计方法为基础,以正态分布为前提的一种评定方法。( )17测量误差表明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18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A”类“B”类是与过去的“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分类相对应的。( )19以标准差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扩展不确定度。( )20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的可靠程度依赖于观察次数n充分多。( )21用代数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系统误差的值称为修正值。( )22实验标准偏差就是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23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的不确定度称为扩展不确定度。( )24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来源于随机性或模糊性,主要原因是条件不充分和事物本身概念不清。( )25. 对多次测量的数据取算术平均值,就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26. 在间接测量中,只要直接测量的相对误差小,间接测量的误差也就一定小。( )26. 在间接测量中,只要直接测量的相对误差小,间接测量的误差也就一定小。( )27. 多次测量结果的权与测量次数成正比,与相应的标准差成反比。( )28. 多次测量结果的权与测量次数成正比,与相应的标准差的平方成反比。( )29. 已定系统误差指误差大小和方向均已确切掌握了的系统误差,按方和根法合成。( )30. 标准差越小,测量精密度越高。( )31. 2个等精度测量列,标准差相同。( )32. 在判断含有系统误差时,违反“准则”时就可以直接判定。( )33. 在判断含有系统误差时,遵守“准则”时,得出“不含系统误差”的结论。( )34. 误差传播系数具有误差单位转换和放大缩小功能。( )35. 回归平方和反映总变差中由于x和y的线性关系而引起 y变化的部分误差。( )36. 残余平方和,反映所有观测点到回归直线的残余误差,即其它因素对y变差的影响。( )37. 正规方程指误差方程按最小二乘法原理转化得到的有确定解的代数方程组。( )38误差绝对值与绝对误差相等。( )39等精度测量列的标准差与任一单次测得值的随机误差相等。( )40. 正规方程指测量误差方程。, , , , ,40三、选择题(每题为2分,共20分,每题为12项选择)1正确的A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是( )A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方法B测量误差分析法C修正值法D以上方法都不对2测量误差是( )A测量结果减去参考值B测量结果减去修正值C测量结果除以约定真值D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3测量误差有以下特征( )A是无正负号的参数B有正号、负号的量值C是表明测量结果的偏离真值D是表明被测量值的分散性4自由度是表明了标准不确定度的可靠程度的一个量,所以()A越大越可靠 B越小越可靠C越稳定越可靠 D以上说法均不成立5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是用()表征A估计的标准差B实验标准差C随机误差D测量误差6测量结果减去( )是测量误差A参考值B修正值C被测量的真值D约定值7测量不确定度有以下特征( )A是无正负号的参数B是有正负号的量值C是表明测量结果的偏离真值D是表明被测量值的分散性8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 )概念。A. 定量 B. 定值 C. 定性 D. 精密度9方差是来表示测量的可信度或品质高低的特征量,即描述随机变量的( )A. 分散性 B. 离散性 C. 真实性 D. 正确性 10测量不确定度是表示测量结果的( )A. 误差 B. 分散性 C. 精度 D. 分布区间的半宽11某次测量中,测量次数为7,求实验标准差时用贝塞尔公式计算,自由度为( )A. 6 B. 3 C. 5.3 D. 4.512正态分布是重复条件或复现条件下多次测量的( )的分布。A. 矩形 B. t分布 C. 投影 D. 算术平均值13不确定度是恒为( )A. 正 B. 负 C. 常数 D. 零14下列中哪些是导致不确定度的来源的( )A. 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B. 测量人员不认真;C. 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D. 测量效率不高。15B类评定是用( )表征A. 随机误差 B. 置信概率 C. 估计的标准差 D. 实验标准差16输入量相关时不确定度的合成中,相关系数的求法有( )A. 统计法 B. 物理(实验)判断法 C. 公式法 D. 估计法17扩展不确定度u由( )不确定度乘以包含因子K得到。A. 仪器 B. 相对 C. 合成 D. 合成标准18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中,已知置信区间半宽a和对应于置信水准包含因子K,则B类标准不确定度u(x)为( )。A. ak B. k/a C. a/k D. a+k19 使用最小二乘法时,偏差的平方和最小意味着你和只限于整个实验数据的( )A不相关B偏离度大C偏离度小D以上3个都不对20 下面那个参数可以反映测试系统的随机误差的大小( )A灵敏度B重复性C滞后量D线性度21.数字式仪器在正负一个单位内不能分辨的误差属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