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念 改善生命品质,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 成 峰,前 言,佛法的宗旨 认识心的规律 引导心的健康发展 达到心的解脱,一、关系是人世间问题的核心,关系的种类 个体身心 人际交往 人与自然,二、正念对治烦恼,1、正念定义 正念的定义记载于相应部经典六道相应八分别中,佛陀介绍:“云何为正念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以随观身,而热诚、正知、具念、以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以随观受,而热诚、正知、具念、以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心以随观心,而热诚、正知、具念、以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法以随观心、而热心、正知、其念、以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诸比丘!此名之为正念。”,二、正念对治烦恼,正念的几个特点: 1、此时此刻 2、无选择:没有特定的观察对象。 3、无期待:别试图创造什么东西。 4、不评判:单纯地觉察了知体验。,二、正念对治烦恼,2、树立正见 无常、苦、无我,二、正念对治烦恼,3、培养正念 (1)活在当下日常用心的态度 在中阿含根本分別品溫泉林天经中,佛陀说:“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若作圣人行,孰知愁于死?我要不会彼,大苦灾患终。如是行精勤,昼夜无懈怠;是故常当说,跋地罗帝偈。”,二、正念对治烦恼,(2)识别烦恼与烦恼保持距离 在大念住经介绍心念处章节中,阐述了怎样用正念观心,包括如何处理觉知与贪欲、嗔、痴的关系:“,二、正念对治烦恼,复次,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心,随观心识? 于此,诸比丘!于此,比丘心贪欲时,了知:心贪欲;心无贪欲时,了知心无贪欲。心嗔恨时,了知:心嗔恨;心无嗔恨时,了知心无嗔恨。心愚痴时,了知:心愚痴;心无愚痴时,了知心无愚痴。心收缩时,了知心收缩;心散乱时候,了知心散乱。心广大时,了知心广大;心不广大时,了知心不广大。心有上时,了知心有上;心无上时,了知心无上。心专一时,了知道心专一;心不专一时,了知心不专一。心解脱时,了知心解脱;心未解脱时,了知心未解脱。,二、正念对治烦恼,如是,它安住于心,随观内心;或安住于心,随观外心;或安住于心,随观内外心。他安住于心,随观生法;或安住于心,随观灭法。或安住于心,随观生、灭法。它建立起唯有心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是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它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二、正念对治烦恼,(3)接纳烦恼 不评判:对于在身心现起的各种苦乐感受以及各种贪嗔痴烦恼,我们往往在识别的基础上,刹那间就会产生回应。比如,我们会对乐受生起贪爱、对苦受起嗔恨拒绝、对不苦不乐受处在无觉知的痴的状态。由此,我们的心念摆脱不了烦恼的相续。,二、正念对治烦恼,不排斥 关于这个话题,在杂阿含经470经里面详细记载了对于痛苦的感受采取的两种不同的应对方法以及起因和导致结果: 佛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苦痛逼迫,乃至夺命,忧愁啼哭,称怨号呼。”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二、正念对治烦恼,(4)处理烦恼 保持观照 在中部怖骇经中详细记载了佛陀本人在修行过程中,如何使用正念来帮助自己转化恐惧怖畏心理的过程。,二、正念对治烦恼,“婆罗门!彼时,我又生如是思念:然!我于特定之夜,即半月之第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之夜,于闲林之墓所、森林之祠堂、树下之祠庙等甚恐怖、身毛竖立之处,不停止设座,然而亦见其畏怖惊骇。于是,我于其后特定之夜,即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之夜,于闲林之墓所、森林之祠堂、树下之祠庙等甚恐怖、身毛竖立之处,不停止设座于其时,我住某处,有野兽靠近、有孔雀打落木片或风吹动落叶声。其时,我如是思念:其畏怖惊骇从此方来也。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何故我于此,等待希望抑制畏怖耶?不如我如实于何种姿势如有向我而来之畏怖惊骇,则我如实如是排除其畏怖惊骇。,二、正念对治烦恼,于是,在我经行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经行,不停止、不生、又不横卧,而如实地于经行排除彼之畏怖惊骇。婆罗门!又我于站立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站立,不经行、不生、又不横卧,而如实地于站立排除其畏怖惊骇。又我于端坐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端坐,不横卧、不站立、又不经行,而如实地于端坐排除畏怖惊骇。又于我横卧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横卧,不坐、不站立、又不经行,而如实地于横卧排除其畏怖惊骇。 。,二、正念对治烦恼,B、理解领悟 正念禅修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和理解,当我们通过观察觉知发现身心的变化规律之后,我们就可能明白烦恼并不可怕,对于烦恼的恐惧和漠然和执着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有可能逐渐了解自己的生命现状以及对自己的生命倾向深入地了解认识。对于佛陀所开示的无常苦无我的真谛才能够逐渐接纳,最终走向生命的自由。,三、正念在身心与人际关系中的运用,1、正念在身心个体身心和谐中的运用 改变我们同老、病、死的关系 正念可以美容等,三、正念延伸到人际交往之中,1、正念对话 2、正念相处,谢谢大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