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_姓名:_卷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感慨(ki) 踱步(d) 煞有介事(sh)B桑椹(shn) 撅着(ju) 踉踉跄跄(qing)C斑蝥(mo) 搓捻(nin) 混为一谈(hn)D譬如(b) 枉然(wng) 花团锦簇(c)【解析】A项“踱”应读du;C项“混”应读hn;D项“譬”应读p。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竹筛腋下猜想废寝忘食B脑髓 走廊 秕谷 众目葵葵C确凿 锡泊 陌生 饥肠辘辘D狼呗 企盼 灌溉 威风凛凛【解析】B项“葵葵”应为“睽睽”;C项“泊”应为“箔”;D项“呗”应为“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A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B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C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D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解析】C项词语运用不恰当,“琳琅满目”意为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而文句表达的意思是场面的宏大。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解析】A项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C项前后搭配不当,“加快”不能跟“质量”搭配。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得”。5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C)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A尽善尽美内容脱颖而出境界B融会贯通 内涵 更胜一筹 情境C炉火纯青 内涵 出类拔萃 境界D出神入化 内容 遥遥领先 情境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D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解析】A项“随州日报”的书名号应该去掉。B项中省略号的作用和“等”的作用相同,所以应删掉省略号。C项“是”后面的冒号去掉,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7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B)A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拟人)B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拟人)C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比喻)D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夸张)【解析】A项是比喻;C项是对偶,D项是排比。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C)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A B C D【解析】分析句子间在内容上的关联性,首先发现两句一正一反,应该连贯出现;接着深入分析,发现句关联紧密,句末说“热得不得了”,句紧接着解释“温度太高”如何;另外句也是如此,第句末说“多了一层保护膜”,第句紧接着解释“保护膜”的问题;再分析剩余的第句,发现该句具有总括上文的作用,它对引领的部分做了总结。综上看,整体排序为/,结构关系为“分/分/总”。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B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等。C林海音被称为香港“祖母级的人物”,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冬青树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等。D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解析】林海音被称为台湾“祖母级的人物”。10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解析】B项考查十二生肖的排序,姐姐的生肖是“巳蛇”,弟弟比她小2岁,所以弟弟的生肖应是“未羊”,应该买与“羊”有关的礼物。卷(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1(1)三军可夺帅也,_匹夫不可夺志也_。(论语十二章)(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传不习乎_?(论语十二章)(3)正是江南好风景,_落花时节又逢君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不必说碧绿的菜畦,_光滑的石井栏_,_高大的皂荚树_,紫红的桑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诗人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之情的名句是:_遥怜故园菊_,_应傍战场开_。(6)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荒凉、凄冷的氛围的句子是:_回乐烽前沙似雪_,_受降城外月如霜_。二、阅读与理解(40分)(一)古诗赏析阅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完成第12题。(共5分)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2(1)说一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2分)_“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绝妙。_(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_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轮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_(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共12分)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1)不亦说乎_同“悦”,愉快_(2)温故而知新 _旧(知识)_14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_(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_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_15“温故”与“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4分)_“温故”“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如果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孔子认为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_1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一则与文中哪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_思而不学则殆。_(三)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共10分)老师!老师!阎连科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