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一国庆节爱国诗歌鉴赏_建国70周年古诗词朗诵祖国日渐强大,日渐辉煌。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的束搏,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东方巨人,他,站起来了!希望以下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希望以下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国庆节爱国诗歌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1. 示儿:给儿子们看。2. 但:只。3. 九州同:祖国统一。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6. 乃翁:你的父亲。赏析陆游是南宋爱国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国庆节爱国诗歌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国庆节爱国诗歌三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注释归老:年老离任归家。宁无:难道没有。元元:指人民。前两句说,离任回家难道还没有五亩田地可以维持生活吗?我读书的目的原来是为了人民的。课:这里作阅读解。蝇头:比喻字小的和苍蝇头一样。这两句说,在微弱的油灯下看书,眼睛已大不如从前了。但我每天仍然要阅读二万多如蝇头一样字的书籍。赏析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优秀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一二两句,确是议论。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确是可贵。三四句是写实,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仔细琢磨,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了。既对自己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怎么能不说它寓意深远呢!国庆节爱国诗歌四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注解1、但使:只要。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国庆节爱国诗歌五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写作背景孝宗乾道八年(1172)正月,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的聘请,从夔州(今四川奉节)赴南郑(今陕西汉中),担任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南郑位于宋、金对峙的前线,陆游的身份又是前敌指挥部中的负责人员,他到任后,曾多次奔走于前线视察军情,投身于收复失地的准备工作。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军事主张: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汉中)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宋史·陆游传)视汉中为收复中原的重要根据地。这段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从军生活,给陆游以深刻难忘的印象,直至晚年,他还留下了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的回忆。过了一年,即乾道九年,那年陆游48岁,奉调摄知嘉州(今四川乐山)。10月,他根据这段在汉中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这首金错刀行。层次结构这是一首托物寄兴之作,在结构上具有由物及人、层层拓展的特点。全分三层意思:第一层从开头到提刀独立顾八荒;,从赋咏金错刀人手,引出提刀人渴望杀敌立功的形象。第二层从京华结交尽奇士;到一片丹心报天子;,从提刀人推扩到奇士;群体形象,抒发其共同的报国丹心。第三层从尔来从军天汉滨;到结束,联系眼前从军经历,揭明全诗题旨,表达了中国;必胜的豪情壮志。内容述评陆游生活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南宋国势衰微,恢复大业屡屡受挫,抗金志士切齿扼腕。陆游年轻时就立下了报国志向,但无由请缨。他在年将五十时获得供职抗金前线的机会,亲自投身到火热的军旅生活中去,大大激发了心中蓄积已久的报国热忱。于是他借金错刀来述怀言志,抒发了誓死抗金、中国;必胜的壮烈情怀。这种光鉴日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体现,永远具有鼓舞人心、催人奋起的巨大力量。诗人感叹丈夫五十功未立;,这里的丈夫;,是一个爱国壮士的形象。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段话有助于我们理解丈夫;的涵义。诗句中所说的功;,不能仅仅理解为陆游个人的功名,而是指恢复祖国河山的抗金大业。一片丹心报天子;一句,似乎有忠君色彩,但在那时的历史条件下,天子;与国家社稷难以分开,报天子;即是报效国家,其积极意义仍应肯定。诗人还指出: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意即怀抱报国丹心的并非只有自己,当时朝廷中已经形成一个爱国志士群体。隆兴初年,朝中抗战派势力抬头,老将张浚重被起用,准备北伐,陆游也受到张浚的推许。这些爱国志士义结生死,同仇敌忾,是抗金复国的中流砥柱。因此,诗人在诗的最后发出了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时代最强音。相关文章:1.国庆节诗歌朗诵选集2.国庆节诗歌朗诵选集3.国庆节诗歌朗诵素材4.建国70周年诗歌朗诵5.2019建国70周年诗歌朗诵精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