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籍数字化与古代文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是通过数字化比对的手段形成。 古籍数字化可以为学生自发地去印证或者反驳传统观点提供新的考察方法,从而形成新的视角。 比如在讲授先秦文学中的神话这一章节时,如果就书本有限的篇幅和课堂有限的时间,学生对于这一类型文学解必然是肤浅的,甚至在文学史的学习中一带而过不甚在意。那么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是不好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成果进行比对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的认知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笔者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古代神话文学数据库”,在建设的过程中,将不同版本中收录的古代神话尽数录入,并且予以有序和系统的分类,还将与神话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甚至是跨学科的有联系的作品都做了收集。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这样的数据库。比如在讲授中国的神话类型时,我让学生们认真阅读了有关神话文学,并请同学思考古老的神话中的神是属于哪一类性质的神。学生普遍认为是英雄神、创世神。但我通过数据库的展示,将同样是人类文学起源的希腊神话对比阅读后,学生发现,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更多的是自然神、社会神。: 。 学生对于中国古老的神话的文化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通过讨论和反思后提出,中国神话中神的性质还有一个是他们开始没有认识到的,即“道德神”,还有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都是后世我们主流文化的渊源所在。通过这样的比对,不仅让学生读懂了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且由于数据化建设可以提供纵向横向的多角度比较,让学生也领略到中西文化中虽然有些相同的文化因子,但是背后蕴含的文化模式是不一样的,由此达到了知识的深化和跨学科知识的关联,对课程学习的文学种类的发展嬗变轨迹和规律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目前状况而言,这一类古籍数字化的成果在不断的开发和建设中,可能对于建设者而言,他们最初目的是为了科研,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其中适合的成果运用于教学中,让文学课程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更好的启发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形成热烈研讨的气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可以适当引入古文献辅助阅读系统。古文献辅助阅读系统,似乎让古代文学学习进入了某种傻瓜程序。比如一段没有标点的古文,学生甚至不需要自己的思考,只要输入自动标点系统,电脑就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将句读全部标出。但是这种辅助系统的利用,最主要的作用并不是让古代文学学习不用再费神费力,而是通过辅助系统的操作,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甚至疑问,从而能够有自主性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比如讲先秦文学的时候,孟子中提到孔子的一个观点,引用了孟子的原话,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那么这段话如果标点。利用两套不同的文献标点系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标点。区别主要在“其无后乎”四个字后面的标点,一种是“!”,一种是“?”。那么出现了差异,就有了问题。有了问题,就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当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解决问题的需要,他们才能专心研读,获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3余论 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教师的科研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让教师能够将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而对学生来说,在无形中也接触到了古代文学学科领域研究的前沿,这对古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转贴于论文联盟 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literature/ancient/xx09/135237.html . 上一页 1 2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