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惠来一中月考试卷第 1 页 共 15 页广东省惠来一中 20082009 年度暑假高三语文月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部分(必考题)和第卷(选考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部分 必考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寒伧(chen) 拖沓(t) 油脂(zh) 锲(q)而不舍B.复辟(b) 里弄(lng) 泥淖(no) 拾级而上(sh)C.夯(hng)筑 匹(p)配 和(h)稀泥 力能扛(kng)鼎D.巷(xing)道 囹圄(y) 漱(sh)口 两千石(dn)2、依次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一些地区和行业投资过度扩张的不健康的苗头受到有效 。 据计算机专家介绍,电子邮件已经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 。经济发展 形成像森林那样的自循环(落叶为森林提供肥料 )体系 经济生态,即循环经济,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 A遏制 媒介 必须 B遏制 媒体 必需C抑制 媒体 必需 D抑制 媒介 必须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之下, 中学语言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听、说、读、写这些建筑在文字基础上的能力要求就具体而微了。B.科学工作者,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异想天开,这才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C现在有些地方,干部吃喝玩乐蔚然成风, “喝酒七两八两不醉,跳舞三步四步都会,打牌一晚两晚不睡” ,我们一定要狠刹这股歪风。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B.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C.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的房中。 惠来一中月考试卷第 2 页 共 15 页D. 东汉末年长期的大混战,使人口骤减,百姓十里存一,土地荒芜,劳动力非常缺乏。二、本大题含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尚节亭记 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注】大易:指易经 ;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右之器以欹 欹:倾斜,这里指“倾斜的物品”B或以之惩志而自警 惩:惩戒C至于涉寒暑,蒙霜雪 涉:经历D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宜:应该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 于是乎有裨焉B或以之惩志而自警 然则以节言竹 惠来一中月考试卷第 3 页 共 15 页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D予观而喜之 而又与吾徒游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节”字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 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 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 故让国,大节也 好植竹,取其节也 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A B C D8、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涵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同样别的一些物什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亭” 。作者看到以后很喜欢。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庸之道。D 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为人处世,平时在家就开始讲究,他日必能做到应对自如。黄中立却不是这样的。第卷(126 分)三、本大题含 3 小题,共 21 分。9 (1)用“/”给下列语句断句(3 分)传 曰 行 前 定 则 不 困 平 居 而 讲 之 他 日 处 之 裕 如 也 然 则 中 立 之 取 诸 竹 以 名 其 亭 而 又 与 吾 徒 游 岂 苟 然 哉(2)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6 分)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 (3 分)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 (3 分)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渡桑乾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前人评论诗中“无端更渡”四字用得妙, “无端更渡”的含义是什么?(2 分) 答: “却望并州是故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答: 惠来一中月考试卷第 4 页 共 15 页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6 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师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杜牧阿房宫赋)羽扇纶巾,谈笑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人生如一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 。 (杜甫蜀相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中国历史上一场最大的是非垓下一战,项羽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他的命运的悲剧性的显露也就达到了顶点。在整部史记中,司马迁写得最为动情的,大概就是这一段。涤四面楚歌,到乌江渡口,中间经过了霸王别姬的柔肠百转,误入大泽的挣挫不前,斩将夺旗的叱咤生风,而终归于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容惭颜。英雄一死,千秋改容。在秦汉之交的风云变幻中,历史的真正的主角,其实只是嬴政和项羽。一个要将中国归于中央集权下的专制一统,一个要恢复天下到六国时代诸侯联盟的松散政制。这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是否认同统一的历史趋势的问题,现代人常常站在统一的立场上去批判项羽,仿佛只有用铁骑扫平了六国的秦王才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从历史的长时段看,统一的趋势是无法阻遏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中华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明内部各部分长期交往整合的必然结果。问题只在以何种方式统一。可以设想,即便没有秦的武力,天下也终将归于一体,这也为汉以后的历史实际所一次次证明。无可否认的是,秦王的铁骑确实使这一过程大大简化了。看上去。历史似乎少走了许多弯路,细想来却又未必。先不说铁骑下呻吟的民众,是否也有追求自己那一点卑微的生活自由的权力,就是从文明的发展来说,统一的后果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怀疑。中央集权确实加强了国家的权力,使秦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匹敌的强大力量。但是,作为代价。从原始社会时代开始积累起来的那一种有限民主(哪怕是统治阶级内部民主),也彻底丧失了。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士,逐渐变成了可以“倡优畜之”的文人。当秦军焚烧着六国的宫殿。将天下一切珍奇全都劫掠汇聚向咸阳时,中华文明也就从多元变成了一元,从多中心变成了一个或最多两三个中心(所谓“两都”或“三都”)。项羽的恢复六国,常被看作是历史的倒退,但从另一面看,或许也可以从孔子所谓“兴灭国,继绝世,举遗民”的意义上去理解,说得更清楚一点,也就是从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意义上去理解。虽然在细节上、性质上,存在许多重要的差异,但从为文明一体化所选择的道路来说,嬴政与项羽的分别,或许可以拿欧洲近代的拿破仑和今日欧盟的推动者们作比(虽然项羽所行仍是“霸道”)。后世为项羽感到惋惜的人,大半都没有看到历史在这里所隐藏的深刻机微。司马迁写史记时,正感受着秦汉专制主义的压力,因而止不住要从感情上偏向项羽。李清照慨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则只是借楚汉旧事,表达对南渡君臣的轻蔑。杜牧从“兵家”立场出发,不轻言失败。虽然所论只是一时的成败,但也于无意中表达出一种对所谓“历史必然”的怀疑。统一的趋势是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路径选择中就不存在某种偶然。乌江渡口的一幕,其实是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历史时刻。项羽之死,事实上也就宣告了历史发展中另一种可能性的彻底丧失。 (节选自读者欣赏) 惠来一中月考试卷第 5 页 共 15 页12文中说“后世为项羽感到惋惜的人,大半都没有看到历史在这里所隐藏的深刻机微” ,又说“项羽之死,事实上也就宣告了历史发展中另一种可能性的彻底丧失” ,此处,对(1)“深刻机微”和(2)“另一种可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