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5页
第2页 / 共205页
第3页 / 共205页
第4页 / 共205页
第5页 / 共205页
第6页 / 共205页
第7页 / 共205页
第8页 / 共205页
第9页 / 共205页
第10页 / 共205页
亲,该文档总共2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You are welcome!,2,人体断层解剖学 Sectional Anatomy,3,人体断层解剖学,Human Sectional Anatomy,4,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human sectional anatomy): 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的器官的形态、位置以及相互关系。 性质:应用解剖学,绪 论,5,特点原位状态下显示结构及位置关系可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密切结合医学影像学,6,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比,断层解剖学有以下特点: 1. 能保持结构于原位; 2. 可由断层重塑整体; 3. 与临床结合密切。,7,8,研究范围及其任务 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 CT ( Computed Tomography )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f MRI 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9,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 1618世纪 16世纪初,意 da Vinci 绘制了男、女躯干部的正中矢状断面图。A.Vesalius 研究了脑的横断面解剖。 17世纪,数位学者作了脑、眼和生殖器的断面。 18世纪,Camper镌印了盆部的纵断面图,Scarpa则用盆部的断面来表达取石手术途径。 阻碍断面解剖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尸体变硬的方法。,10,第二阶段 19世纪20世纪60年代。 第一、完善了断面解剖方法:Riemer(1818)率先使用冰冻法制备断面标本。Gerota(1895)用5%福尔马林灌注尸体再冰冻切片。 第二、出版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图谱: 18521859年,俄国Pirogoff以天然冰冻法制备断面标 本,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体断面解剖学巨著(796页和213幅断面图)。,11,1872年,德国Braune出版了含有人体三种基本断面的断面解剖学图谱,译成英文,流传较广。 1885年,美国Dalton出版了脑的横、矢、冠状断面解剖学图谱,共三本。 1911年,美国的Eycleshymer 和Schoemaker经九年的努力,从50具尸体中选材, 出版了绘制精美的人体全身横断面解剖学图谱。,12,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发展时期。 超声、CT、MRI等断面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断面解剖学研究的新纪元,并逐步形成了断面影像解剖学的全新体系。,13,14,断面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冰冻切片技术 塑化切片技术 火棉胶切片技术 激光共聚焦技术 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断面影像技术:超声,光学成像,CT, MRI, SPECT, PET等 影像融合技术(image fusion),15,16,发展前景 从横断面向多维断面、从描述向量化、从尸体向活体、从厚片向薄层、从宏观向微观、从真实到虚拟、从正常向结合病理、从断面向三维和四维、从单纯形态相结合功能和代谢等方向发展。以数字化、功能化和分子化为特征 影像断面解剖学研究 显微断面解剖学研究 实验断面解剖学研究 介入放射解剖学研究 数字化虚拟人研究 发育断面解剖学研究,17,美国可视人 1995年,Spitzer等将冰冻铣切和当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完成了男、女可视人计划,其切片数分别为1878和5189个,层厚分别为1.0mm和0.33mm,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18,韩国可视人 2000年,韩国完成了男性韩国可视人的预实验工作,层厚为0.2mm,为世界上第二个实施这一工程的国家。 中国可视人 2002年,第一和第三军医大学相继完成了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的数据采集工作,层厚在1.0mm、0.5mm、0.2mm和0.1mm不等,三维建模工作已部分完成。,19,数字化虚拟人的应用,航空与航天 替代真人应对有害的环境 汽车撞击试验 数字解剖学 外科手术 基础研究 服装,20,学习方法 先修系解和局解 整体与断面结合 标本与影像结合 理论要联系实际,21,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冰冻切片技术 塑化切片技术 火棉胶切片技术 激光共聚焦技术 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断层影像技术:超声,光学成像,CT, MRI, SPECT, PET等 影像融合技术(image fusion),22,在具体内容上,将开展以下六个方 面的研究: 影像断层解剖学研究 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 实验断层解剖学研究 发育断层解剖学研究 介入放射解剖学研究 数字化虚拟人研究,23,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1)做好课前预习,(相关的系 解与局解内容) (2)明确该层断面的切制方法及 其在人体中的部位和位置,并 对照相应的影像图片。,24,(3)重点掌握主要层面上器官 的形态、位置及其比邻关系。 (4)注意观察正常、异常及病 变器官结构在影像学上的断面表现,提高识别能力。 (5)及时复兴、总结和强化所学过的内容。,25,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1 . 断层或断面(Section)断层是沿一定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切片或扫 描,切片所得的结果称断层 标本,扫 描所得的结果称断层图像。断面是指 断层 标本的表面,亦称剖面或切面。 切面或扫描的厚度 越 薄,断层与断面 就越接近,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作 严格区分。,26,2 .横断面(Transverse Plane) 亦称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 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沿横断面所作的切片或扫描,称横断层标本(Transverse sectio)或 横断层扫描(Transverse Scan), 一般观测其下表面。,27,3. 矢状面(Sagittal plane) 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 左 、右两部分,与水平面垂直。通 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称正中矢状面(Median plane),分人体为左、右 对称的两半。 沿矢状面所作的切片或扫描,称矢状断层标本(Sagittal section)或矢状断层扫描(Sagittal scan), 一般观测其左表面,但超声观其右表面。,28,4. 冠状面(Coronal plane) 又称额状面(Frontal plane)同时垂直于矢状面和水平面,按左右方向将人体 分为前、后两部分。沿冠状面所作的切片或扫描称 冠状 断 层标( Coronal section)或冠状断层扫描,一 般观测其前面。,29,人体头部的横断层解剖,30,二、标志性结构,l眉弓 男性较显著,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 2额结节 为眉弓上方约5cm的最突出部,其深面正对额中回。 3.顶结节 为耳廓尖上方5cm处顶骨外面的隆凸部,其下方2cm的深部适对大脑外侧沟后升支的末端。,31,4翼点 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颞、蝶四骨在此相接,多呈H形。,32,5 颧弓 全长均可触及,其上缘相当于大脑颞叶前端的下缘。 6乳突 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其后部的内面有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33,7枕外隆凸 其内面与窦汇相对应。从枕外隆凸向前至鼻额点引一直线,相当于大脑镰和上矢状窦所在部位。 8上项线 位于枕外隆凸的两侧,内面适平横窦。 9舌骨 适对第3一4颈椎间盘平面,两侧的舌骨大角是寻找舌动脉的标志。,34,10胸锁乳突肌 颈动脉鞘居其深面。此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称锁骨上小窝,左侧的小窝深部有左颈总动脉,右侧的深面有头臂干分叉部,两侧深层有胸膜顶。,35,三、头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lReid基线(Reids base line,RBL) 为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基线与此线垂直。,36,横断层解剖,基线: 上眶耳线 眦耳线 下眶耳线,37,2眦耳线(canthomeatal line,CML)或称眶耳线(orbitomeatal line,OML) 为外眦与外耳道中点的连线。颅脑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依检查目的的不同使扫描平面与CML向上或向下成0一20角。CML与RBL向头侧成角1674度士52度。,38,上眶耳线(supraorbitomeatal line,SML) 为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经该线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结构及减少颅骨伪影。SML与RBL的夹角为2612度士456度。,39,4连合间线(intercommissural line) 为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AC)后缘中点至后连合(posterior commissure,PC)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脑立体定向手术和X-刀、r-刀治疗多以此线为准,故人脑立体定位断层解剖研究多以此线为基线。,40,一、解剖学基础,1、颅:颅底内面观 颅前窝 颅中窝 颅后窝,41,蝶骨小翼、颞骨岩部上缘、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颅 中 窝,42,颅底外面观,前部 中部 后部,43,侧颅底界域,Kumar,44,颅底血管神经,45,46,1,2,6,7,3,4,5,47,2、脑: 包括端脑、间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小脑,48,端脑:大脑半球,(1)分叶、外侧面观,49,50,钩,海马旁回,穹隆,透明隔,胼胝体,51,底面观,52,(2)内部结构,脑室,侧脑室,53,侧脑室上面观,前角,体部,后角,下角,三角区,54,基底核和内囊,豆状核,尾状核,杏仁体,背侧丘脑,55,内 囊 模 式 图,尾状核头,背侧丘脑,壳,苍白球,听辐射,视辐射,56,间脑:脑干与各对脑神经:,57,3、脑的血管:,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1) 动脉,58,59,颈内动脉颅内分支,60,大脑前动脉,61,大脑前动脉行程与分布,62,63,大脑中动脉行程与分布(1),64,大脑中动脉行程与分布(2),65,大脑中动脉行程与分布(3),66,大脑中动脉分段模式图,67,大脑中动脉分支分布模式图,68,椎动脉 基底动脉 行程与分布,69,椎动脉入颅(1),70,椎动脉入颅(2),71,基底动脉 行程与分支,72,大脑后动脉行程及分布,73,74,脑底动脉环 (Wills. Circle),75,基底动脉环,76,(2) 静脉,浅静脉组,深静脉组,:大脑上静脉、大脑中浅静脉,、,大脑下静脉、Trolard v,.,和,Labbe V.,: 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大脑大静脉(Galen V.),直窦,77,Trolard V.,Labbe V.,78,79,80,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大脑大静脉,直窦,81,基底静脉,大脑大静脉,82,4、脑被膜,硬脑膜-大脑镰、 小脑幕、 硬膜窦 蛛网膜-蛛网膜下池 软脑膜,83,揭开硬脑膜可见硬膜下隙,84,脑被膜由浅入深为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蛛网膜与软脑膜间为蛛网膜下隙。,85,大脑镰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小脑幕 横窦 乙状窦 岩上窦 海绵窦,86,小脑幕切迹与中脑的关系,87,海绵窦冠状切面,88,脑脊液循环,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经脑室系统注入蛛网膜下隙。,89,脑室系统,各 部 脑 内 位 置 投 影,90,脚间池、桥池,小脑延髓池,91,颅脑断层解剖:,结合临床CT、MRI的实际应用,以横断层面为主,辅以冠状、矢状层面,92,(一)正中矢状切面,93,胼胝体上层面,94,额顶叶中份层面,95,应注意的三个重点层面,鞍上池,基底核与内囊,侧脑室中央部,96,(二)冠状断层解剖 以胼胝体为标志,注意中线两侧结构对称、从上而下观察,97,1、胼胝体前层面,98,2、胼胝体膝层面,99,3、垂体层面,100,4、第三脑室层面,101,5、大脑脚层面,102,6、侧脑室三角区,103,7、第四脑室层面,104,8、顶枕颞叶交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