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县政府干部培训考察报告今年3月底至4月初,县委组织部于组织经济管理部门 部分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共 42人赴江苏省无锡市开展了学 习培训。培训班于 3月29日在县委党校报到并集中培训,3月30日晚出发,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有斌带队,县 委组织部派员跟班管理,赴江苏后,在无锡市委党校进行了 为期7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无锡市委党校安排专家教授结合 华东地区发展,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若干问题分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人力资源开发创新”、“无锡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探索”、“招商引资”等6个专题进行了授课讲座,期间还参观考察了江苏红豆集团、隆力奇集 团、张家港市容市貌、麦德隆物流、无锡工业新区、华西新 农村建设等项目。这次赴外培训,我们按照县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周密 安排,事先与无锡市委党校联系衔接了讲座课题和考察项 目,并对参训人员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培训纪律等方面 提出了明确要求。培训期间,除正常上课和安排考察外,还 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进行分组讨论,谈体会、谈认识、话 发展,撰写心得体会 36篇。由于学习内容丰富,参观考察 点多面广,使参训干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看到了 差距,增强了加快肃南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无锡市及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无锡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总面积 4788平方公里,总人 口 447万人。入围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和十大活力 城市、品牌经济城市、最佳商业城市。长三角经济圈有城市 51座,其中包括1个直辖市、3个副省级城市、11个地级市、 36个县级市,1308个建制镇的庞大城市群。20XX年无锡市gdp总虽达3000亿元,财政大口径收入 517亿元,地方一般 预算收入220.9亿元。“十五”期间,累计分别完成协议注 册外资和到位注册外资 252.6亿美元和99亿美元,五年引 进超亿美元项目 48个,进出口跻身全国十强,全市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经济的“领头半”。按照该市“十一五”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 地建设“五个中心”,全力打造“五个名城”。率先实现现 代化,努力建成经济繁荣、 生活富裕、科技发达、环境优美、 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和谐宜人的新无锡。抢抓机遇,敢为人先。无锡市发展起步早,速度快,工 业化程度高,究其原因除了改革开放先行试点、靠近经济发 达的大上海、外连大都市经济圈黄金地带外,更主要的在于 他们认真分析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密切关注国内经济环境 的变化和国际资本流向,尤其是抓住了三次大的机遇:一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抓住国有银行信贷宽松的契机,大做“借 钱”建设的,完成了民企规模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了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之 后,抓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契机,大做“卖厂” 改制,把一些前景好的乡镇企业纷纷挂靠世界和国内的大企 业、大公司,使之成为世界名企的加工厂,在顺利完成企业 改制的同时培育出了像红豆服饰、隆力奇化工等一大批国内 外知名企业;第三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即十六大之后, 开展土地储备,大做“圈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遍地开花, 同时对市中心企业实施“离城进园,土地批租”,为大发展 赢得了空间。正是由于他们超前抓住了这些稍纵即逝的机 遇,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发挥优势,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立市之本。上世纪八十 年代前,机制灵活、产权明晰的乡镇企业在无锡率先发展, 曾一度创建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靠的就是其自身地 理优势、信息优势、劳动力优势和资本优势,发展壮大到今 天,涌现出了一批产业集团。为促进民营经济集约化发展, 他们乂因势利导,通过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 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战略,规划建设了一 大批技术创新和综合服务功能配套的特色工业园区和乡镇 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大,经济外向度高。无锡市始终把招商引 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政府的 第一要务,把服务作为第一投资环境,把为企业提供运营成 本最低、服务最便捷、产出最高的创业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 重要目标,面向国内外争项目、争人才、争发展空间、争老 板、争资源,使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单体规模越来越大、利 用外资的领域越来越宽和外资企业对无锡贡献率越来越高 的良好态势。开发人力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无锡市解决经济发展这 一深层次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全 市有各类人才36.1万,且拥有相当数虽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在无锡的两院院士有 7人,国家级专家有150人,有享受国 务院特贴人员600人,每万人中拥有人才 800人,位居江苏 全省前列。在人才建设工作中,鼓励干部职工、群众参加学 历和非学历教育,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 氛围,广泛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了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 和使用的机制,激励知识、技术创新者,带动全民知识技术 素质的提高,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二、无锡市及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强化发展观念,一心一意谋发展。他们紧紧抓住解放思 想这个“牛鼻子”,坚持“发展就是硕道理”,强化“项目 是生命线,投资者是上帝,引资是功臣”,破除陈腐思想的 束缚,树立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论英雄的观念,始终坚 持以发展说话,发展以数字说话,数字以事实说话。在工作 中树立和宏扬“四千精神”和“四自精神”。“四千”指“历 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白计”“四自”指“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 坚持围绕发展抓合力,形成合力促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 广大干部群众都围绕发展这个中心,转变观念、相互支持、 密切配合,坚持“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理念,形成了“一心一意抓发展、万众一心求发展、千军万马快发展”的 良好局面。依托自身优势,不断优化发展方略。杭州市在大力发展 旅游业的同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 息化,着力构建“天堂硅谷”,成为杭州建设绿色生态工业 城市的主攻方向,取得了明显成效。苏州在“依托古城,开 发新区”的思路下,借助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在与上海的 错位竞争中把自己变成上海大企业产品加工的“大车间”。 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发展“走出去”经济、区域块状经 济、轻工业为主的特色经济。昆山由一个60万人口的农业县,上世纪80年代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发展乡镇工业, 实现了 “农转工” ;90年代发挥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发展外 向型经济,实现了 “内转外”,形成了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 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上海浦 东新区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工业基地为目标,以“三港”、“三网”、“三能”基础建设为核心,注重城市 规划与城市建设,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坚持外向带动战略,增强发展动力。华东地区经济发展 呈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与其坚定不移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积 极扩大招商引资,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的重要机遇, 不断巩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密切关系。以招商引资为龙头,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开放。在招商引资方面主要采 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政策招商,制定优惠政策,对有实力和 发展潜力的商家,适当牺牲一定的眼前和局部利益,促使他 们落户生根;二是网络招商,在网上发布信息,宣传自己, 捕捉信息,寻觅商机;三是会展招商,派人参加各类会展, 收集信息,结识朋友,捕捉商机;四是以外引外招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良好环境, 让外来商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以此吸引外商的合作伙伴、 朋友来当地兴业;五是产业招商,集中优势资源,把某一个 产业做大做强,增强产业的集中度,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 六是中介招商,凡对招商引资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中介人,不 论身份,都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了 “大招商大报酬,小招 商小报酬,不招商零报酬”激励机制;七是运用行政手段推动招商,主要是加大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压力,大力推行末 位淘汰制、绩效工资制,将招商引资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 钩,直接与干部的升迁挂钩。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增强经济总体素质。杭州以加工工 业为主,逐步形成了以娃哈哈、养生堂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行业;以汽轮动力、万向等企业为龙头的机械制造行业 以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通讯行业;数虽 众多、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纺织服装行业这四大支柱产业, 并全力打造it产业和新药产业等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全国 软件产业四大基地之一。温州打响“温州制造”品牌,建立 了 14个国字号轻工业基地,创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基地、 集散基地、创新基地。浦东立足区域优势,以金融贸易区、 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为基础,形成了功能完备 的产业园区。注重载体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在二十多年的市场磨砺 与整合中,规模化的园区建设为长三角经济拓宽了发展空 间,接轨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把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 窗口、对内辐射的基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园区建设强化了 发展主体经济的拉动效应,使园区内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 群和完整的产业链。苏州工业园九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200多亿元,其中16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了 “九通一平”的 国际标准,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海关物流等方面获得 相应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创造了 “不特有特,比特更特” 的良好条件。浦东新区在建好大载体的同时,注重构建功能 特色园区互补联动的发展格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形成了聚 合国际现代化金融贸易功能,拥有中外金融机构145家;张江高科技园区形成以现代生物与医药、微电子为主的高科技 产业;金桥出口加工区形成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拥 有中外加工企业 520家;外高桥保税区实现区港合一,形成 了自由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等功能,有效促进了资本、 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使得浦东新区成 为上海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象征。优化发展环境,构筑社会经济发展的软硕平台。在倾力 投入建设硕环境的同时,规范政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优 化和改善发展软环境。“你办项目,我办手续”,立项、征 地、登记等都由政府代办,全程服务,创造了 “四个环境”: 一是上下同心,开明开放的舆论环境。二是主动热情、廉洁 高效的服务环境。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着力建 立长效服务体系,推行服务全程代理制,从各个环节降低客 苞投资成本。确保政策不在自己手中截留,差错不在自己身 上产生,企业不在自己这里受冷遇。三是公正严明,安全稳 定的法治环境。四是优惠宽松、公平兑争的政策环境。在创新管理体制上,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 式,科学地构筑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区 别于一般行政区的管理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寓管理于服务 中,使政府的管理行为具有法制性、规范性、国际性。杭州 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 2.92平方公里的“浙江杭州出口加工 区”,实施“境内关外”的一系优质政策,由海关实行时间 式管理,运行按电子报关,口岸直达方式进行,外向型经济 特点明显,开发区已成为杭州市对外开放的创业基地、人才 基地,以及享受国家特定政策,实现科技创新和管理体制创 新的重要基地。构建人才高地,以人才开发形成知识经济聚集点。国以 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 才的竞争。华东地区经济的飞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 一批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队伍。他们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民学习,终身 教育的良好氛围,还通过多种措施,引进、培养了一大批思 维创新、锐意进取、层次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为发展蓄积了 后劲,满足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智力需求。苏州坚持“政策 引人、事业留人、环境育人”方针,推进人力资源的市场化 运作,引进了国内外一流名校、名师,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 育体系。浦东新区20XX年投入26亿元发展社会事业,拥有 上海科技馆、浦东图书馆、少年宫等,投资2亿元迁建华师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