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装订线班级:姓名:考号:鹏展学校九年级中考语文辅导资料课外文言文练习(15 篇)1、引婴投江【原文】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吕氏春秋察今【注 释】过:经过。见:看见。方:正在;正要。 欲:想要。之:代词,代“婴儿” 。 婴儿:这里指小孩。 故:原因;缘故。善:擅长、善于。虽:即使。岂:难道。遽:就,遂。以,用。任:处理。亦:加强语气。悖:荒谬。【知识链接】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 )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辑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阅读练习】:1、根据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A拉开弓 B牵;拉 C引用;征引 D导引;诱导 此其父善游 ( )A交际;交往 B旅行;游历 C游水;游泳 D 河流中的一段,如上游、下游等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以此任物,亦必悖矣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2、凿壁借光【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注 释】发:启;打开。 邑人:同乡人;古代“县”通称为“邑” 。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与:给。 怪: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愿:希望。 资:资助,借给。 大学:大学问家。【知识链接】刘歆(约公元前 46 年至公元后 23 年)字子骏,汉哀帝时为应诚纬而改名秀,字颖叔。少子,西汉皇族,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颇有争议的人物之一。【阅读练习】1、根据句子在原文中的语言环境,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邻居有烛而不逮( )A捉;捕 B趁;趁着 C逮捕 D及;达到 衡乃穿壁引其光( )A穿过 B凿通 C穿透,穿破 D洞,孔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3、草书大王【原文】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 释】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gu):责骂。胡:为什么。【知识链接】张旭(675-750?) ,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 ,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传世书迹有肚痛帖 、 古诗四帖等。【阅读练习】1、请你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2) 使侄录之( )(3)侄罔然而止( ) (4) 执所书问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3、这则故事中,应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七年级文言文第二周练习答案4、滥竽充数【原文】装订线内不许答题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 )【注 释】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很象现在的笙。 “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三百:泛指多数,不是确指。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说:同“悦” ,高兴。廪:粮食仓库。廪食:官家供给饭食。以:给。 湣王立:湣王继位。立:即位。之:代词,指吹竽。【知识链接】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 、 “守株待兔” 、 “讳疾忌医” 、 “滥竽充数” 、 “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阅读练习】1、根据句子在原文中的语言环境,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齐宣王使人吹竽( )A命令,派 B出使 C假使 D使者好一一听之( )A善,好 B友好 C喜欢,喜爱 D很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3、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5、齐宣王好射【原文】齐宜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宜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注 释】选自吕氏春秋壅塞 。说:通“悦” ,喜欢。 疆,同“强” ,硬。 石(dn):弓的强度的计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引:拉。中关:把弓拉弯一半。孰:谁 。是:这。情:实情 终身:一辈子【知识链接】“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 “六艺”指古人所要学习的六种技能,即礼(礼仪) 、乐(音乐) 、射(射箭) 、御(驾车) 、书(书法、文学) 、数(算数) 。“射”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 “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夏朝已经有了教授射箭的专职教员,商朝学校习射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善射的英雄受到人们的尊敬,并寄托以富有想像的希望,所以古代产生了许多关于善射英雄的传说,如“羿射九日” 、“逢蒙学射” 、 “纪昌学射” 。射箭还是军事作战的重要技能,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历代以射法闻名的高手,更是层出不穷。如汉朝的李广“射石没羽” ,北齐的斛律光“射落大雕” ,北周的长孙晟“一箭双雕” ,唐朝的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宋代的岳飞可以“左右手射”等等。【阅读练习】1、请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 其尝所用( ) (2) 以示左右( )(3) 左右皆试引之( ) (4) 终身以为用九石(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3、故事中的齐宣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和他属下的言行让你联想到安徒生的哪个童话中的类似的人物?6、人不可以无耻【原文】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 释】选自孟子尽心上 。 耻:羞耻,羞愧之心。无耻之耻:没有羞耻心的耻辱。大:重大。机变:伪诈巧变。 不耻不若人:不以不如别人为耻辱。耻,以为耻,意动用法。若,如,象。何若人有:“有何若人”的倒装。即有什么办法能赶得上别人呢? 何,疑问代词,在反诘句中前置,表强调。【知识链接】孟子(前 372 年前 289 年)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 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阅读练习】1、你觉得“人不可以无耻”和“不耻不若人”两句中的“耻”意思一样吗?为什么?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耻之于人大矣” 。3、读了这则语录后,你有什么感想?滥竽充数 【参考答案】1、(1)A (2)C 2、 、齐湣王继位后喜欢听处士们一个一个吹竽,南郭处士只好逃跑了。 内装订线班级:姓名:考号:3、人们要有真才实学,不要虚伪骗人,因为骗子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参考译文】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要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齐宣王好射 【参考答案】1、(1) 曾经 (2) 看 (3) 代词,代指弓 (4) 认为,以为2、 、这张弓没有九石的力气拉不开。除了大王以外,谁还能够使用这张弓呢?3、 、齐宣王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喜欢听奉承的好话而不讲求实际,最后落得被人欺骗。皇帝的新装 中的皇帝和大臣【参考译文】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百多斤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 他把这张弓交给左右的人传看。左右的人都试着拉,但只把弓拉到一半,就装着拉不动的样子,都说:“这张弓没有九石的力气拉不开。除了大王以外,谁还能够使用这张弓呢?”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然而,齐宣王使用的力气不过三百多斤,可是他却一辈子以为是用一千多斤。真是可悲啊!人不可以无耻 【参考答案】1、不一样。前一个“耻”是名词, “羞耻,羞愧之心”的意思;后一个“耻”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耻,对感到耻辱”的意思。2、羞耻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3、这则语录要告诉人们的就是:人不能没有羞耻心。【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羞耻,是真正的羞耻啊。 ”孟子说:“羞耻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行巧诈之事的人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不以不如别人为耻辱,有什么办法能赶得上别人呢?”7、齐桓公好服紫【原文】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 管仲日:“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 ”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注 释】素:没有染色的丝织品。吾甚恶紫之臭:我很讨厌紫色衣服的气味。臭,xi ,气味气味。郎中:官名,侍从国君的近臣,此处泛指宫中官员。国:都城。境内:国境内。【知识链接】中国古代对色彩的称呼: 黑色包括:玄、黝、黧、墨、乌、缁、黛;白色包括白、素;红色包括丹、彤、朱、绯、绛、赤等。从历代的服饰色彩可以窥见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民俗人情,如:夏朝尚黑,商代尚白,周朝尚赤,秦朝尚黑,汉代尚赤,唐朝服饰尚黄。明代继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为赤色,官员服色以赤色为尊。当时还规定,玄、黄、紫三色为皇家专用,而官吏军民的服装,均不许用这三种颜色,违者即属触犯法律。从历代的服饰色彩演变中不难发现,古代服饰色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