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20xx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20xx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七五”普法启动为契机,以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 育全覆盖水平为抓手,努力开创法治宣传教育新局面,为服务保障全市经济和社 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一、科学谋划,尽早启动“七五”普法1. 制定“七五”普法规划。在全面总结“六五”普法基础上,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围绕服务民生、 服务发展、促进稳定,扎实做好“七五”普法规划编制工作,提请市委、市政府 印发,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相关决议。2. 营造浓厚的宣传余围。结合全市第三届法治文化节等活动, 及时举办 “七五”普法启动仪式,精心设计种类丰富、格调高雅,具有吴文化特色的法治文化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法治宣传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媒体平台 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集中宣传,形成强大的“七五”普法宣传声势,着力提升 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知晓率。3. 搞好动员、部署。进一步抓好“六五”普法情况和经验总结,安排部 署全市“六五”普法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比工作,并择优推荐省、全国表彰。尽 早策划部署,落实准备工作,召开“六五”普法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先进集体和 先进个人,全面部署“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层层抓好动员发动。4. 抓实各项基础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完善有关普法工作制度,出台市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实施情况考核验收办法,科学合理分配考核项目权重比例, 加强考评结果应用,强化考评导向作用。建立“七五”普法组织领导体系,抓好工作任务分工,明确责任。着力做好“七五” 普法讲师团、普法联络员、普法志愿者等普法骨十遴选、培训工作。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内容宣传5. 深入宣传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和媒体平台, 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 全会的精神,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的任务要求,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 “七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法治中国建设成就,使全社会了解和掌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 求,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6. 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形成宪法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好宪法宣誓仪式。积极创办宪法教育专门阵地,开发创 作宪法知识宣传作品,深入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系列活动, 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 基本构成、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 贯彻落实。7 .深入宣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紧扣我市“ xx五”时期经 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着眼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宣传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方面 的法律法规,开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主题教育活动;着眼 推动农业现代化,大力宣传农业经营体制、耕地保护补偿、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 的法律法规;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宣传文化交流、文化娱 乐、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着眼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宣传劳动就业、社 会保障、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着眼从严管党 治党,大力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法律 法规;着眼改革发展时代需求,大力宣传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投 资、贸易、金融法律法规。8.深入宣传法治创建实践。注重应用各类媒体,宣传我市科学立法、法 治政府建设、公正司法、法治宣传等法治建设的经验、成果,展示形象,增强信 心。加强对法律法规、热点事件、司法案件的法治解读,准确阐释社会生活所蕴 含的法治理念和原则,深化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认识和信仰。坚持德法同 行,把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精神文明创建有机融合,精心 策划、组织好“法润法治宣传春风行动”等活动,倡导崇德尚法的社会 风尚。三、精准普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9.着力培育领导十部法治思维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十部法治教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领导十部学法用法制度,将宪法法律作为党委(党组)理 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进一步明确公职人员特别 是执法人员接受法律知识培训的时间、 内容等具体要求,把学法用法工作与日常 工作开展和述职述廉考核相结合。提高领导十部、公务员“菜单式”选学课程中 法律课程的比例,提升领导十部的法律素养,强化法治思维养成。依托普法wang 站、微信、xxxxAPP等新媒体平台组织在线学法考法活动,以考促学,切实提升 领导十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10. 不断深化宵少年法治教育。充分利用宵少年学法系列教材未成年 人法治教育读本释法明理,切实落实课程课时。开展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 法治课教师轮训,提高帅资水平。动员发动各级各类学校创办校园学法阵地,结 合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计划地兴建各类宵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并充分发挥其宣 传、培训、组织法治教育活动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宵少年法治教育的方法路径,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宵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格局,提高教育实效。11. 持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务工人员的普法宣传。组织开展企业防范 法律风险宣传活动,提高依法管理水平。结合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等工作, 积极 探索农民工学法用法的新举措。 针对农民工工作、生活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农民 工学法活动月、送法进企业等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抓好在农民工集宿区、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各类法治宣传阵地、农民工法治学校、新市民学法俱乐部建设, 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学法活动,丰富农民工法治文化生活。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 重视村居法律顾问的作用发挥,积极引导农村“两委”十部不断提高依法履职和 服务的能力。12. 深入开展基层法治实践。科学的法治实践和严格规范执法是最好的普法。要继续组织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和“依法治校示范校”评比活动,不断 夯实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基础。认真组织好第七批国家民主法治示 范村(社区)、第十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申报工作,加强对已创建 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动态管理,全面落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治 宣传制度,推进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的深度融合, 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质量和整体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民主法治实践中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治意识。四、注重特色,做强法治文化品牌13. 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动各条线、行业筹建以宣传部门法为主的法治宣传阵地,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和企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力度,更好地 实现“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已有各类法治文化阵地的综合效能,重点在提质扩面、增强效能上下功 夫。加大全市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建设和升级改造力度,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全 覆盖,逐步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实体化运作。深化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工 作,开展第六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申报命名, 并择优推荐申报第五批省级法治 文化建设示范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14. 繁荣法治文化作品创作。鼓励社会各界将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与法治元素有机融合,开展法治漫画、动画、法治题材民间艺术品等征集评比活 动,创作、挖掘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探索 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发动社会力量创作优秀法治歌曲、小说、故事、 微电影。动员法律、文化、宣传相关专家参与法治文化作品繁荣行动,助力法治 文化作品研发、选荐、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市级法治文化作品资源库,积极参 加全国、全省组织的各类法治文化产品评选征集活动,扩大法治文化作品的影响力。15. 创新法治文化传播方式。强化“互联 wangl思维,加大普法wang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建设和应用力度,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 体互融互通,以宣传形式多元化对接互动型服务型法治宣传新模式,积极培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媒体普法平台,不断提升新媒体法治宣传的影响 力。转变思路,更多地应用新媒体组织开展意见征集、 民意调查和各类法治宣传 活动。加强协同合作,举办新媒体应用培训,不断提高普法工作者新媒体应用水 平。16. 举办第三届法治文化节。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精选活动内容,精心策划方案,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办好第三届法治文化节,通过丰富多彩、 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体现法治为民、惠民的要求。五、立足效果,夯实法治宣传工作基础17. 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抓好工作联动和分工,建立联 络员联系制度,落实宣传计划、总结备案和重点工作项目汇报制度,推动各市(区) 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纳入本级政府绩效考评内容。强化“大普法”机制,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开展“以案释法”、“法治大讲堂”等活动,根据不同需求 为不同群体打造特色普法产品,提高普法精准化程度,着力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全 覆盖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不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提质增效。18. 壮大各类普法队伍。选优、配齐、配强法治宣传专职人员,确保机 构、编制、人员、经费保障到位、运行顺畅。成立“七五”普法讲师团,抓好普 法联络员、普法信息员、法治副校长等普法骨十队伍的遴选、培育和管理,不断 壮大“七五”普法志愿者队伍,着力造就一支有激情、能创新、重实十的“七五” 普法生力军。坚持向成熟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和积极孵化新型社会组织 “两手抓”, 鼓励基层积极探索,促进部门联动,大力培育多元化的社会普法组织。19. 提升普法业务能力。加强学习调研和督促指导,平时通过即时工具开展经常性的业务指导,抓好普法专兼职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各类普法 队伍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20. 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健全各类普法专兼职人员工作分工、培训管理、 考核记录等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各 类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规模化。依托市志愿服务总会,探索建立志愿者登记注册、积分管理、星级评定等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社会资源有效整合、社会力量有 效聚集、政府社会良性互动的具体实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