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遗存的生产性空间构成与保护策略,以南京市浦镇车辆厂为例,何静,史晓华,何依,摘要:生产性空间是工艺流程的物质载体,是工业遗存价值特色的重要体现,在当前物质本体导向下的“表 象化”保护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本文以工业遗存中的生产性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南京 浦镇车辆厂为典型案例,以工艺流程为主要线索,从生产单元、生产流线与工艺节点的生产逻辑出发,分 析了生产性空间的类型及其要素构成特征。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生产性空间的针对性保护 策略,提出:功能的合理置换从工业生产到综合服务、流线的优化重组从工序转换到活动组织、 节点的重点设计从生产操作到展示体验三种适应性转型思路,试图在整体层面延续工业遗存的历史记 忆并激发其内在活力以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同时也为其他类似案例提供一种方法借鉴。,关键词:工业遗存,生产性空间,要素构成,保护策略,浦镇车辆厂,1 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众多,且在理念层面一直有动态发展。2006 年,我国在下塔吉尔宪章的基础上颁布了无锡建议,提出对工艺流程等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2010 年,在芬兰坦佩雷举办的国际工业遗产联合会议中,与会代表提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不应只限于物质空间,而应是对工业、技术、流程及各种产品的展示。”,1由此可见,工业遗产保护的理念正由单纯注重物质遗存转向关注生产技艺,研究生产性空,间的构成及保护策略,对于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工业遗存并不等于工业遗产,我国的工业遗存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生产流程完整、工 艺特色鲜明的特点,这类工业遗存往往是以仍在进行生产、但面临停厂搬迁的形式存在,因 此很多还未被认定为工业遗产。相较于大多废弃已久的工业遗存,它们内部的技术流程仍然 清晰可见,具备一条或多条完整生产线,技术价值完整,且在空间上具有要素遗存量大、厂 区空间完整的特点。本文认为生产技艺与物质空间载体在工业遗存中是共生的,生产性空间 与工艺流程具有同等的保护价值:从生产角度看待工业遗存,明确各物质空间要素在生产线 上的具体角色,物质空间遗存的“功能价值”就会凸显;从空间角度观察技术流程,可以帮 助还原生产性空间的内在设计逻辑,为保护更新提供创新性思路。,文章结合南京市浦镇车辆厂城市设计,提供一种逆向的思路,以“生产性空间”的保护 和利用为途径,从技术价值的视角切入工业遗存保护的问题。通过梳理“生产性空间”还原 厂区空间逻辑;通过对“生产性空间”进行保护策略的探索,在工业遗存更新中,实现对核 心生产线的活化利用,保留物质遗存之间内在的生产性联系。,2 工业遗存的生产性空间及其构成,2.1 生产性空间的概念,相对于“工业遗产空间”2的整体性概念,本文所指的“生产性空间”是其中与传统生 产流程直接关联的组成部分,由一条完整生产线上的技术空间及其他相关遗存物共同组成, 如生产车间、室外操作场地、传送运输空间等。“生产性空间”是工艺步骤、操作技能、设 备运作的发生载体,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是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且相互之间有着密切 的生产性联系,它们共同支撑起完整的生产过程,拥有动态完整性的特点。 相对于“非物质文化工业遗存” 1中纯粹的生产工艺、操作流程而言,“生产性空间” 更注重空间逻辑,即生产步骤的操作载体。它们是厂区空间内在秩序的表现,在生产功能结 束之后,仍能反映出工业厂区独特的、基于实际生产需要的设计生成逻辑。 2.2 生产性空间的构成,“生产性空间”由生产单元、生产流线和工艺节点三种类型的要素组成。其中生产单元 是以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工艺区块划分的面状要素,如结构加工单元、组装单元、面饰单元等, 一般每个生产单元都包含若干车间,共同完成某一具体工序,生产单元的空间相对独立,有 严格的人员及设备进出管制;生产流线是以生产工序之间,不同的衔接方式划分的线状要素,是从材料到成品过程中,,中间品的移动和转换路径所依赖的空间载体,如道路、铁,路、转换台等,体现为工序之间固定的“顺序”与“关联”,3;工艺节点是以具体的工艺操作载体划分的点状要素,即,镶嵌在生产流程中某个特定“位置”的节点空间,承载某 一具体工艺步骤,如拥有固定用途的各个车间厂房、室外,操作台、大棚等;生产单元、生产流线、工艺节点的组合,图 1 生产性空间示意,关系体现了生产性空间严格的空间秩序和生产顺序(图 1, 表 1)。下面以浦镇车辆厂为例具体阐释。,(图片来源:笔者自绘),表 1 生产性空间组成的三种类型(表格来源:作者自绘),三种类型 生产单元 生产流线 工艺节点,技术价值 工艺结构 技术流程 具体技艺,要素形态 面要素 线要素 点要素,空间属性 节点,典型代表,结构加工单元、组装单元、面饰单元 道路、铁路、转换台,领域,场所,厂房、室外操作台、大棚,浦镇车辆厂始建于 1908 年,厂区自 20 世纪 30 年代起就经历了不断的扩建、新建过程, 尤其是在 1940 年代被收归国有后,厂区空间被迅速布满,发展至今,浦厂已扩张有多处厂 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始建于 1908 年的主厂区部分(下文简称浦镇车辆厂),其位于浦口区 顶山街道南门地区,用地面积约为 39.8 公顷,厂区内集中分布了建厂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厂房建筑和完善的铁路设施,总体格局完整,生产工艺别致,且厂区仍在进行正常的生产活 动。下面从生产单元、生产流线、工艺节点三种空间要素类型出发,利用分类研究的方法, 对浦镇车辆厂的“生产性空间”进行梳理认识和内在分析(图 2 )。,(1)生产单元,随着我国铁路线的调整和完善,津浦铁路已于 1965 年全线停运,浦镇车辆厂的编组功 能、维修功能逐渐弱化,目前主要进行火车的生产和调试。浦厂的生产工艺虽然繁多,但各 步骤之间有着清晰的串并联关系,且生产步骤几乎与生产车间一一对应,因此厂区生产性空 间呈现整体有序、布局紧凑的特征。,浦厂现存生产性空间分为主要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两部分,其中,辅助生产区包含动力 单元和机修单元;主要生产区内工艺复杂,车间众多,可划分为预加处理单元、车体加工单 元、车体组装单元、喷涂单元和试验单元。动力单元和机修单元相对独立,在正常的生产活 动中,是提供能源支持与维修技术的配角,与“生产线”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并联;主生产区 内的各生产单元则关联紧密,它们之间有固定的先后操作步骤的联系,是串联的关系,将完 整的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大步骤,因此这些生产单元所体现的空间秩序也相对紧凑。 (2)生产流线,生产流线类型的要素在浦厂的生产性空间中体现为铁轨和跑盘。铁轨是火车生产最为重 要的交通依托,火车生产线上的作业几乎全部在铁轨上完成,这也是浦镇车辆厂生产工艺的 独特之处。铁轨线上不断进行着原材料的输送、中间产品的传送、成品的编组等工艺步骤, 它是各生产单元之间重要的维系纽带,保障了生产的不间断进行,同时提升生产效率;跑盘 是车辆厂生产流程中一个极具特色的连接装置,由一个低于地平面凹槽空间和带有滑轨装置 牵车台组成,迁车台上同样布有铁轨,可以视为一段“可移动的铁轨”,它位于铁轨线上某 些关键环节,用以实现工序之间的转换和交接(图 3)。,目前,基地范围内保留了大量的铁轨和三个跑盘,界定了生产性空间的范围,也构成了 独特的地表景观。铁轨线从西北出入口进入,分两路穿越机修区、动力区、生产区,组织其 中有条不紊的生产,最后从东出入口延伸出厂区,完成成品最终的编组出厂步骤;跑盘空间 总共有五处,分别是 1 号跑盘、2 号跑盘、3 号跑盘、4 号跑盘和圆跑盘。 (3)工艺节点,浦厂生产性空间中的工艺节点型要素主要包括工业建筑和室外操作场地这两种类型,与 其他类型的工厂相比,工业建筑主要集中在试验间、仓库、钢结构厂房、组装厂房、面漆厂 房等相对有限的类型,普遍具有内部空间方正高大、外观工业气息鲜明的物理形态,且内部 设施布置具有鲜明特色;室外操作场地主要是指面漆外道。这些点要素位于各个生产单元内, 单独或共同承担某一工艺步骤,如车体结构加工单元包含有四栋车间厂房,共同完成车体结 构的结构生产,它们的功用最为相似;钢结构车间和组装车间两个点要素位于不同生产单元, 它们的功用存在前后承接的关系;而位于维修单元和动力单元内的点要素,它们与生产线的,直接联系相对来说较弱。工业建筑中包含三栋历史建筑,历史痕迹明显,镶嵌于车辆厂建筑 群中。,图 2 浦镇车辆厂的生产性空间(图片来源:笔者自绘),图 3 跑盘及其作用示意(图片来源:笔者自绘),3 浦镇车辆厂生产性空间的保护策略,浦口地区曾是南京“浦子口城”三次选址所在地,与南京老城隔江相望,而“铁路”从 1908 年开始,就贯穿了浦口从清朝起直至今天的发展历史,深刻影响着这一地带产业与空 间的发展变迁。浦镇车辆厂就是在 1908 年英、德合建“津浦铁路”(天津至南京浦口)的重 大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在当时作为沿途的火车编组及维修基地之一,后来经历英据、日据、 收归国有、改革开放转型等过程,运营至今。浦镇车辆厂现已经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百 年生产历史的铁路制造基地,目前属于中国中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我国专业研发、制造 铁路客货车和城轨机车的大型企业。,对于工业遗存来说,当应发展需求,厂区的生产功能被置换时,相关生产性空间之间的 动态联系也会随之消失6。然而,对于浦厂这种还在进行生产的工业遗存,其鲜活的生产流,程仍然可见可感,因此如何在更新中实现对这部分生产流程的保护成为问题的关键。 经前期调研分析,浦口区津浦铁路段是国内保存最完整、体系最完整、特色鲜明的铁路 文化遗产段,浦镇车辆厂作为这条线上的编组站、修理站和生产站,是唯一活态存在且工艺 完整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更新的整体思路是:从保留和呈现厂区生产工艺切 入,结合历史资源及周边地块发展,寻求一种更新途径,能在长久保留厂区生产技艺和记忆 的同时,引导地块承担新的城市功能。具体的设计策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明确更新的配套 服务对象,确定更新后生产性空间的功能内容;二是聚焦生产性空间,对技术流程及生产性 空间进行理想化保留,并以传统技艺展示为主;三是对生产性空间内部的功能重构做进一步 的研究设计。从这三个方面,对生产单元、生产流线、工业节点这三个类型的要素进行重构, 实现核心生产线的活化利用。,3.1 功能的合理置换从工业生产到综合服务,“功能的合理置换”就是对生产性空间的“生产功能”进行优化调整。在城市设计中, 城市旧工业地段的更新改造要注重“整体性”4,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结合城市上 位规划对旧工业地块的功能部署以及城市整体旧工业空间转化情况,确定厂区的发展定位; 二是应与周围城市社区的整体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旧工业地段作为周围社区的有机组成部 分,寻求共同发展,来保证旧工业地段有机的生命力。,首先,上位规划将浦厂定位为“全国机车车辆生产基地,南京重要的近代工业遗存,生 产工艺流程别致、具有较高可塑性的百年制造园区”,因此更新后的浦厂要成为南京市铁路 文化的重要对外展示窗口。其次,南京已有的 5 处旧工业空间转化,均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模 式,模式较为单一。浦厂迁出后将会带来大片空地和失业人员,其更新改造要对江北新区的 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拉动作用;此外,基地周边地块开发以居住区为主,且长期受铁路经济影 响,周边现有很多铁路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基地等与铁道教育相关的单位,浦厂曾是他们实 地学习的重要基地。综上,考虑对浦厂进行混合功能的设置4,使其拥有多种功能,容纳不 同活动,为本地市民、外来游客、铁道教育单位提供综合服务,成为集旅游体验、教育实训、 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地块(图 4)。,浦厂整体功能更新策略敲定,其中外围空间被置换为社区服务功能,而本文重点研究部 分核心生产性空间,功能被置换为“教育实训产业”和“旅游体验产业”。“教育实训产 业”是应用性产业,为南京市乃至更大服务范围的铁道相关学校提供一个生产实训基地,满 足课堂以外实际操作演练的教学需求;“旅游体验产业”是服务性产业,主要为游客展示浦 厂动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4 浦厂功能合理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