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 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9104 学年学季:20202窗体顶端单项选择题1、生产价格形成后,全社会商品生产价格总额( )1. 等于全社会商品生产成本总额2. 等于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额3. 小于全社会商品生产成本总额4. 大于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额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1.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2.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3.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4.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3、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1. 购买阶段2. 生产阶段3. 销售阶段4. 上述3个阶段4、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力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 )1.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2.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3. 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4. 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5、如果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增加,则( )1. 实现一定商品价格总额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就越少2. 货币流通速度就减慢3. 实现一定商品价格总额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就越多4. 实现一定商品价格总额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不变6、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1.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2.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3. 土地的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的差别4. 农业中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7、正确反映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概念是( )1. 利润率2. 平均利润率3. 剩余价值率4. 年剩余价值率8、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价值贬值而发生的损耗,是( )1. 固定资本折旧2. 物质损耗3. 精神损耗4. 固定资本更新9、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因为它( )1.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2. 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3.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4. 是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10、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 )1.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结果2.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3. 延长工作日的结果4. 降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11、1只绵羊=2把斧子所表现的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是(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3. 一般价值形式4. 货币形式12、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 )1. 物质资料价值的总和2. 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3.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值的总和4. 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1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1. 社会分工2. 商品交换3. 物质资料生产4. 生产社会化14、两块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一块离市场较近,一块离市场较远,租用前者须多交的地租属于( )1. 绝对地租2. 级差地租3. 级差地租4. 垄断地租15、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 )1. 货币资本职能2. 商品资本职能3. 生产资本职能4. 流动资本职能16、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1. 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3. 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4. 商品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17、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 )1. 存款利息低于贷款利息的差额2. 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3. 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4.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8、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 )1. 相对剩余价值2. 绝对剩余价值3. 超额剩余价值4. 垄断利润19、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是( )1. 货币2. 使用价值3. 价值4. 商品20、反映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的基本经济指标是( )1. 国有收入2. 社会总产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人均国民收入2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 )1. 分工学说2. 货币学说3. 资本积累学说4. 剩余价值学说22、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1. 生产剩余价值2. 实现剩余价值3. 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4. 为剩余价值实现准备条件23、假定资本家投入1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80万元(假定不变资本一次转移),可变资本20万元。雇佣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是1. 502. 100%3. 150%4. 200%24、要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 )1. 商品生产2. 商品交换3. 商品分配4. 商品消费多项选择题25、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1. 资本有机构成2. 不变资本的节约3. 原材料价格变动4. 剩余价值率5. 资本周转速度26、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 )1. 增加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2. 增加预付的可变资本3.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4.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5. 提高剩余价值率判断题27、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1. A.2. B.28、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 A.2. B.29、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1. A.2. B.30、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1. A.2. B.31、纸币发行量的增加,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1. A.2. B.32、个别资本家只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便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1. A.2. B.33、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1. A.2. B.34、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1. A.2. B.35、(vvmx)可以与第二部类有关部分进行交换。1. A.2. B.36、资本积累就是投资者把全部资本集中起来,追加投入生产过程,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1. A.2. B.37、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正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反比。1. A.2. B.38、(Cc)可以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内部实现双重补偿。1. A.2. B.39、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反比,与周转时间成正比。1. A.2. B.40、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1. A.2. B.41、个别资本家只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便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1. A.2. B.42、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正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反比。1. A.2. B.43、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货币都是资本。1. A.2. B.4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劳动力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下降。1. A.2. B.4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1. A.2. B.46、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1. A.2. B.47、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 A.2. B.48、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值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1. A.2. B.49、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下降。1. A.2. B.50、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1. A.2. B.51、商业信用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前提条件。1. A.2. B.52、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大。1. A.2. B.5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劳动力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下降。1. A.2. B.5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 A.2. B.55、剩余价值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并发生作用。1. A.2. B.56、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资本价值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1. A.2. B.主观题57、简述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参考答案: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窨上并列存在,即具有并存性;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资本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具有继起性。58、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59、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参考答案: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