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异同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链条上的两个相连的环节。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之间是相互继承的关系。戊戌变法正是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 洋务运动为中国引进了西学,为戊戌变法的发生起了启蒙作用19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兴办“洋务”,引进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大机器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近代军用企业、民用企业、新式教育机构等。洋务运动的创办活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态度,形成了一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潮流。戊戌变法人士也从西方的科学知识的政治制度中寻找到了变法的理论依据和途经。 一、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体系对戊戌变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体西用”作为一股思潮,早在19世纪60年代即已形成,并成为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洋务派一面维护着封建专制制度,一面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政治统治。“中体西用”对“戊戌变法”的影响力也很大。虽然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然而“中体西用”的思想却并没有消失,而是继续存在,在理论上日趋完善。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就是秉承“中体西用”这个宗旨,同时它又是维新变法直接留下的仅有成果。 三、洋务运动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戊戌变法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洋务运动在中国大地上,首先办起了一批中国人自己的军民用近代企业,揭开了封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序幕,使中国生产由手工劳动发展到了机械生产。近代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出现的发展,刺激和促进了中国民资本的产生和发展,相继而来的是产生了新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社会力量的出现和成长,使改良派的维新活动具有了比较坚实的阶级基础,由此迅速发展起来。 相同点:1.三次运动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发生的; 2.都来涉及军事、经济、文教方面的改革; 3.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 4.它们对历史的发展进程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5.从目的上看,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6.从方法和步骤上看,都主张购买并仿制西式炮艇,建立新式海军; 7.从结果上看都归于失败,鸦片战争失败,使抵抗派的主张随之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的覆灭,则标志着洋务运动走向低潮, 戊戌政变的发生,使戊戌变法如昙花一现,很快归于失败。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运动的区别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都是发生在民族危机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但是这两场运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时间不同:前者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后者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2、阶级属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3、从目的上看,洋务派与抵抗派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维新派则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4、领导阶级不同: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即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开明官员);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 5、探索之路不同:洋务运动是走军事器物救国之路;戊戌变法想通过变法图强。 6从内容上看,洋务派、抵抗派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而维新派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改革教育制度,要求鼓励发展民族工业。7、性质不同:前者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后者既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8、从失败的根本原因上看,抵抗派的失败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而洋务派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 (三)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促进了传统观念意识向近代化的转变,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在保守观念极为浓厚、顽固派反对甚烈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洋务运动,它本身就是对传统保守观念的一个有力冲击。 “师夷长技”的观念,承认中国在科技方面的落后,认识到必须向西方学习,使人们逐渐改变轻一些旧观念。” 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二、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军事近代化变革 中国近代化观点的形成是从对洋枪洋炮的认识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近代化开始的,军事近代化走在了中国近代化的最前列。通过海陆军改革,清军战斗力有所加强,对外国的侵略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洋务军事近代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与军事本身,作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始,它有重要意义,它代表着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中国产业技术近代化的开始,改变了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结构。 三、“泛化”到经济领域的近代化技术和近代生产关系 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采取的这些措施,虽然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却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四、 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对教育近代化的影响,主要是创立了新式的学堂,派遣出国留学生,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科技文化的有机构成。“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 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新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管理的出现,推动了教育近代化的进程;留学教育的推行,使中国近代教育主动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戊戌变法既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又是洋务运动的发展。维新派提出了“定宪法”、“开国会”的政治要求,虽然这些政治要求并未列入百日维新的议事日程里,从政治思想史方面看,提出定宪法、开国会的政治要求仍然是对洋务运动的发展。这些要求是兴起于洋务运动中的中国资产阶级成长程度的政治上的反映。民权、立宪的理想虽然早于洋务运动若干年,但洋务运动发轫者们提不出这种政治要求,能提出这种要求的资产阶级还在生产之中,与封建上层建筑冲突的生产力才从国外引进来。提出定宪法、开国会的要求,只是到了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为其服务之时才可能,只是到了资产阶级成长到有了政治觉悟之时才有可能。提出定宪法、开国会的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要求从经济向政治发展的表现。而洋务运动则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清朝帝国主义解体的情况下,一部分封建地主、官僚、买办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不自觉地行动的表现。 所以,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的发展正表现着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本身的发展。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差距,正是历史的差距。我们不可将洋务派与维新派放在同一历史时期同日而语。那种因戊戌变法提出了某种洋务运动不曾提及的更高的要求,而否定洋务运动的企图,显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