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结题报告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沈菊芳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的数字、符号、公式、算式、图形、表格、方程、解题方法、思路都是美丽的。然而在有些学生心目中,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课程,伴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淡漠,有些甚至开始厌恶数学。反思这种现象的成因,教师应该承担起很大的责任。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应该作为一种美的承载物来感染和启迪学生的心灵。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学习为愉快学习,从而创造出数学的美。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呢?一、利用教材,让学生感受数学内容之美美是数学教材中固有的,数学教师应当善于用美的眼光审视教学内容,去挖掘、整理、显示出教材中的数学美。特别新课改之后的数学, “美丽”又多了些外在的东西,色彩艳丽的插图、童话般的学习情境,这些充满“美”的新鲜事物,更贴近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灵,成为他们快乐学习的源泉。1用数学的眼光欣赏数学教材上的图画美翻开小学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第一页就是一张美丽的图画,这张画面展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美丽的画面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这张美丽的画面蕴含的数学知识。在这张画面的启发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发现生活情境中更多的数学问题。再如:学习认识乘法第一课时,教材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一个充满生机的公园里,小桥流水,绿意盎然,可爱的小兔、小鸡在草地上玩耍着。如果用教材配套的光盘展示,这样的画面更是有声有色,但数学教材中的图画不同与美术书上的图画,它具备了数学的规律、形式美,教师要目的明确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规律与形式的美,如这张画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小兔是两只两只站立着,小鸡是三只三只站成一群的,为今天所要认识的乘法的意义服务的。2引领学生发现数学的形式美和内在美数学教材上除了这些美丽直观的主题图外,更多的是一些数字、符号、公式、算式、几何图形、表格等,这些内容所呈现出来的简单、整齐以及对称的美是形式美的体现。数学中的字符是全世界通行的语言。从 0 到 9,从四则运算中的“+、”到比较大小的“、号”,还有改变运算顺序的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等等,这些字符都讲究大小适中,上下左右对称,同时它们的书写形式和意义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何知识包括直线、线段、射线、角、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体、正方体、球的认识和画法等。这些图形都是美的因素,它们本身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则。数学中的对称美反映的是自然界的和谐性,这种对称美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表现。在几何形体中,最典型的就是轴对称图形。像圆、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有着无数条对称轴的圆被2誉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小学数学中的对称美还表现在一些表格和计算中。其中循环小数计算结果中出现数字周期性的排列是最常见的例证。简洁性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数学具有形式简洁、有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可以归纳为简单的数学公式。例如,各种各样的三角形面积可以统一用一个公式表示:S=ah2。又如用字母表示数,从算术到代数的飞跃,不论从结构还是形式上,都使人感到式简意明。数学的内在美和谐美和严谨美。数量的和谐,空间的协调是构成数学美的重要因素。例如,加、减、乘、除的运算意义和法则,构成一个整体之间的相依、相反关系,从横向分析,加与减、乘与除之间存在着可逆的关系;从纵向分析,加与乘、减与除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乘法也可以转化为除法。还有,除法、分数和比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性质,和谐、统一而又各有特点。小学数学的几何图形中,如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圆等更显出几何图形的和谐美。数学中的严谨美,是数学独特的内在美,我们通常用“滴水不漏”来形容数学。它表现在数学推理的严密,数学定义准确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然界里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发掘数学的美,并逐渐引领学生进入美的天堂。介绍数学史,让学生欣赏历史上的数学美3介绍数学史,让学生欣赏历史上的数学美我国是数学王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教材上的“你知道吗?”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王国的故事,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等,使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进而帮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例如我在教学数的产生时,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全班交流时,学生分小组汇报了自己收集整理的结果,有的小组有数据说话,有的小组还从网上找到了许多相应的图片,有的小组收集的是我国古代的记数方法,有的小组收集了外国的记数方法。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从摆石到结绳,从刻痕到算筹,每一个数的诞生,无不凝聚着人类集体的智慧和创造,这是一部数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首人类对美不断追求的诗篇!还有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华罗庚等等发掘、发现数学美的功绩有口皆碑,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的很好的材料。二、借助课堂,让学生体会教学过程中的数学美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往往需要教师唤醒、点化,方能使学生感悟和领略。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审美教育因素,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处处创设美的氛围,向学生展现数学美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高雅情趣和创造美的强烈愿望,提高其人文素质。让学生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情绪得到调适,审美修养得到提高,思维品质得到改善,创造能力得到诱发。1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利用各种手段,挖掘蕴含在数学中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充分调3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求知成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必能事半功倍。而为学生创造一种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发现,则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优美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让学生感知到美、欣赏到美,从而受到较好的审美教育。如学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设计一节数学活动课,以“小猫逛集市”为主题,将练习题、复习题设计成小猫在逛街、购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配以优美的森林画面、五颜六色的鲜花、动听的音乐、可爱的小动物、有趣的表演,让学生在这种优美的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便能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审美教育。2从教师本身做起,展现数学教学之美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增强审美意识,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运用美的语言和手段去进行审美教育,才能在教学中进行美的创造。 (1)简洁、生动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新课标中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是教师借助口头语言进行师生对话。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尽量逻辑严密,简洁明白,所说的一切必须是有序的;而生动形象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富于儿童化、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不仅能給学生以美感,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体验,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工整、漂亮的板书。板书是教师的书面语言,字迹工整,美观大方,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绘图正确,良好的板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有示范性作用给人一种美感。例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后,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联系,用规范的板书,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的统一美和结构美;通过动手操作使图形之间相互转化,从中又感受到数学的运动美。学生在教师工整、美观的板书的熏陶下,作业不整洁,字迹潦草、格式不规范这些现象会逐渐减少,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本本字迹工整、计算正确、格式规范的作业,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3)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可以充分、恰当地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数学美尽情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的结论充实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必须不断潜心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形成精湛的教学艺术,使课堂更精彩。3精选习题,体验数学解题方法之美数学中频繁出现的数字符号,看上去杜燥乏味,但随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我们会发现数学的美。数学题目中凝聚着数学王国的精华。在提出数学问题时,揭露它的新颖、奇异或形态的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使他们感受到化归、变换、数形结合、分解与组合、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巧妙、新奇、别致,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解题中通过对问题的解法的比较,体会到一题多解美中更美的创造乐趣;在把知识加以整理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和谐、统一、简单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4轻记忆的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品尝到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使学生在受到数学美的熏陶的同时,不知不觉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学3.141.9+31.40.81、0.6660.7+0.2220.9、 (1251.25)0.8 这几道计算题时,如果按照原来的顺序计算就很麻烦,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和规律之后,可以进行简便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通过简便方法的运用,不仅使计算化烦琐为简单,而且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也体现了数学解题的思维美。再如同一道数学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而灵活巧妙的解法往往让人赞叹,其实本身也蕴含着一种美。例如在学习了用替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后,我补充了这样一道应用题:有一批水果,用大筐 80 只可装运完,用小筐 120 只也可装运完。已知每只大筐比每只小筐多装运 20 千克,那么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大部分学生运用了替换的策略,有的把 80 只大筐替换成 80 只小筐,列式为 8020(120-80)120,也有的把 120 只小筐替换成 120 只大筐,列式为 12020(120-80)80,也有的学生列方程解答,设每只小筐装 X 千克,每只大筐装(X+20)千克,列方程 80(X+20)=120X。这时有学生从分数意义的角度,用解工程问题的方法来解答这道题,学生说把这一批水果看作单位“1”,每个大筐运走这批水果的 1/80,每个小筐运走这批水果的 1/120,每只大筐比每只小筐多装运 20 千克就可以看作这批水果的(1/80-1/20)是 20 千克,列式为20(1/80-1/20) ,其他学生都为这种解法鼓掌,有些学生说,我怎么没想到呢?这种方法太妙了!由此可见,数学题目的解答,一次又一次把人的智力推向新的境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沿着不同思维途径通向问题的答案,就会激起层层精神的涟漪,令人感到审美的愉悦。4动手实践,创造数学美我们知道一名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并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的精神。数学的精神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根源所在,而这种数学精神的培养过程就是数学美的创造过程,数学美的创造是数学美的升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采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去体验美,去欣赏美,形成对数学美的规律性认识,再用这些规律去猜想、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达到数学审美的最高境界创造数学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引导他们在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