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回收模式 人工对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两个桶内的垃圾二次分拣。北京 房山区一家公司承包的政府招标项目采用的是这种模式。 具体做法: *小区内要有督导员负责指导、监督居民分类投放。*小区 内每个楼道口附近只放厨余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各一个,每 天工作人员将桶内的垃圾进行二次人工分拣,承包人再把分 拣后的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分装,用专用车辆运输到“燕山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 、 “北京海川得益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处 理厂”可回收的运到专业公司的处理厂。 模式四: 互联网 +再生资源回收 “e”袋公司在连云港多个小区做的公益试点项目具体做 法: 1、互联网线上线下收购再生垃圾。 2、小区内设有可回收垃圾点,有工作人员上班。3、线上 有工作人员上班,网上预约上门收购。 4、 可回收垃圾线上可兑换成账户余额,线下在垃圾点可兑换 现金或物品。 5、收购的可回收垃圾卖到再生资源处理场。模式五: 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生活垃圾分类 此模式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这种模式 能更好的满足项目需求和服务内容,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有优 势,但成本太高。 益趣科技公司、中国天楹公司在杭州、天津居民小区垃圾分 类试点(不是承包)项目,采用的此种模式。 具体做法: 1、每个小区内设有宣传橱窗、展板、 标语、 活动室等宣传设 施。 2、 小区内配备一定数量的智能分类(不含厨余垃圾) 垃圾桶、 智能垃圾袋发放机, 智能积分礼品兑换机,分类系统平台 (二 维码管理)、互联网系统, 实现投放人刷卡自动、领袋自动、 兑换自动、数据统计自动,互联网监控等功能。 3、小区内设有垃圾(存放点)分拣场地。4、小区内其它 垃圾不负责运输。 5、 小区内安排3 名工作人员负责指导居民投放、协助分拣、 运送等工作。 6、 有毒有害垃圾运送到顶点处理厂,可回收垃圾运送到再生 资源回收点。 五、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实施(接摊)方案 1、 和甲方对接, 由甲方牵头召开街道、 (乡镇、村) 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垃圾末端处理厂协调会。 2、在甲方、 物业配合下, 做好居民垃圾分类宣传发 动工作: 制作并发放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宣传海报,普及垃圾分类 政策、垃圾分类常识。 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橱窗,固定、临时标语。组织举办 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小区内设置垃圾分类公示牌,公示内容:居民投放黑白 榜、积分兑换礼品办法。分类容器投放点布局图等。 3、入户采集居民信息存入“垃圾分类智能系统”,制作二维 码标签、数据相对应的积分卡。制作完成的积分卡发放到各 户居民手中,一户一卡。此项工作难度大,需要甲方和物业 配合。 4、确定居民定时定点投放方式 如果选择放置普通垃圾桶,要规定定时定点投放方式,既 住宅小区居民在约定时间、约定地点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至 分类容器的方式。定时定点投放为主,其他方式为补充。 厨余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开放时长每日设置三四个小时。 并选取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时间段,一般为上午79 点,傍 晚 不变。 6、人员配置: 管理人员: 1 人,垃圾分类指导员:2 人。垃圾分类 指导员的职责: 在投放时间段值班,负责开袋检查、劝导指导、居民投放垃 圾后刷卡; 负责小区内巡视, 监督小区内居民随意乱倒垃圾, 做好规劝引导工作;垃圾分类指导员配备流动垃圾收集车负 责在小区内收集居民误时投放的垃圾;智能垃圾系统的管理; 负责居民投放时称重、刷卡器刷卡、积分记录。 7、垃圾运输设施配置: 生活垃圾的分类运输设施要与前端垃圾分类设备配套,采 用统一外观标识,密闭的专用车辆运输。 配备餐厨垃圾车1 辆,负责厨余垃圾运送到堆肥处理厂, 做到日产日清。 有毒有害垃圾放在小区内固定场所临时储存,定期运送到 有毒有害垃圾处理厂。 可回收垃圾放置储存点,进行人工二次分拣打包。然后 运送到再生资源回收点。 大件可回收物可预约上门有偿回收,或自行送至再生资 源回收点。 8、制定居民垃圾投放奖励措施: 对每户居民垃圾投放种类、数量进行记录,录入积分管 理系统,积分管理系统与积分终端实现网络互联。回收物资 积分等数据及时上传积分管理系统。(智能垃圾桶包含此项 功能),如果选择非智能垃圾桶,需单独购此设备。 制定有毒有害、可回收、厨余垃圾正确投放奖励办法: A、积分兑换实物 *制定积分标准。如投放1 斤厨余垃圾记5 分;1 斤废纸记 10 分 *规定多少分兑换一件实物;如20 分兑换 1 块香皂*制定 积分兑换办法,可线上兑换或线下兑换。线上随时兑换,线 下每月两次。 B、每月公示居民生活垃圾投放光荣榜 C、举办垃圾分类表彰活动,表彰先进人物,发放奖品9、 对垃圾分类的管理、居民投放、收集、运输等活动的图片、 记录、相关数据整理备案,存档,供甲方考核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