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必要性 1 智能运输系统 1.1 发展智能运输系统的原因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 加。尤其是在大城市,交通拥挤阻塞以及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和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是 我国城市面临的极其严重的“城市病”之一,而且它们现已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问题。 解决交通问题的传统办法是修建道路,但对于有限的城市区域来说,可供修建道路的 空间越来越小。另外,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单独从车辆方面考虑或单独从道路方 面考虑, 都很难完善的解决交通问题。 在此背景下把车辆和道路综合起来系统的解决交通问 题的思想就油然而生了,这就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ITS(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 。 12 智能运输系统的特性 (1) 运作协调性。 与一般技术系统相比,ITS 建设过程中的系统整体性要求更加严格。 表现在: (1)跨行业; (2)跨技术领域; (3)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共同参与, 恰当的角色定位和任务分担是系统有效展开的重要前提条件。 (2) 系统创新性。 智能运输系统是建立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它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交通基础设施和潜力,并引导合理的交通行为。 总之,智能运输系统建设不仅是一种技术研究开发过程,而且是一种组织创新、管理创 新和观念创新的过程。 2 城市发展智能运输系统的必要性 21 城市的主要交通问题 (1)交通政策不配套,交通管理技术薄弱,造成交通拥挤堵塞,车速下降,交通效率降 低。 (2)缺少快速路走廊,各等级道路比例失衡。同等级道路横断面不统一,旧城区路幅偏 窄,畸形路口、多叉路口多,交叉口等级功能不明确,通行能力低,存在严重和交通安全隐 患。 (3)机动车发展速度过快。城市近几年虽然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都以较大速度增长,但 却远远落后于车辆的增长速度,交通状况日益恶化。 由此看来, 现有的交通设施已不能完全适应交通需求的增长, 而新建交通设施又会带来 新的交通需求,因而单纯依靠道路建设,难以从根本上全面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在不断加 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必须加快城市智能运输系统建设,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交通 状况,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 面临的挑战 在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同时, 城市交通的发展还必须面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 转型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1) 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生产企业向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 使得社会对城市交通的需求将会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机动车拥有量仍将持续大幅度增长。 (2)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周围地区各县区城镇的现代化水平将大幅度提高,使周 围 地区卫星城镇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更加密切,外来车辆进入中心城区需求的增长将会增大 对城市交通的压力。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竞争机制的引入,单位和个本交通运输趋向 活跃,使社会化公共客货运输体系受到冲击和挑战。 (4) 城市居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客运交通的需求,不仅反映在“量” (出行 次 数)的增加,而且在“质”的方面也要求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的交通方式。今后公共 交通的服务水不如不能得到明显改善以满足加速增长的出行需求, 势必将会促使小汽车、 摩 托车等个体交通工具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致使城市交通状况进一步恶化。 3 城市发展智能运输系统的战略目标 为了适合城市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为将城市在 21 世纪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打下坚 实的基础, 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立起系统比较齐全、 功能较为完善的高效运行的智能化交通 运输体系。我们认为,城市智能运输系统建设的战略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为交通运输规划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化的决策支持手段。 (2) 构建高效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使整个交能运输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3) 通过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引导合理的交通消费模式,使交能行为 由无序变为有序。提高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效率。 (4) 通过建设交通住处系统,利用网络、无线广播、可变信息情报板、可变标志、路 侧通信、车辆导航等为出行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其能在车内、家里、办公室、车站等地点 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出行信息, 作为出行方式与路线选择的决策参考, 以便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5) 通过智能化的公共交通系统、综合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引导交通运输向合理的模式 转变,提高商业车辆的运行效率,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生产率,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成本, 从而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 (6) 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交通运输业 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运输系统是运输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政府、企业、提供就业机会,保证交通 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增长, 为全国的智能运输系统 建设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4 发展 ITS 为社会带来的效益 41 社会效益 4 1.1 改善环境节约能源 使交通出行整体对能源的需求减少, 为社会节约大量的能源; 进而减少对污染治理所需 要的费用;交通噪声是城市噪音的主要来源,实施 ITS 后,可减少车辆的速度变化频率和停 车次数, 进而降低交通造成的噪声污染; 交通智能化可使现有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得到充分 发挥,路网的利用率提高,相对减少路网规划中新建、扩建的道路数量,从而节省修建道路 所占用的土地资源。 412 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ITS 的实施会促进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交通管理的法制建设;改善、加强交通管理的 服务意识, 提高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 促进交通管理从单纯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服务型转变; 通过运用各种先进技术解决交通问题,相应提高交通管理人员的素质。 413 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智能运输系统是现代高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集成和应用, 不仅交通领域的现代化水平不 断提高,同时也要求相关产业为 ITS 提供更先进的技术、产品和更高水平的服务,从而促进 相关产业进而改善产业结构,推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 414 改善产业结构 智能运输系统和建设将会造就一个新兴产业交通信息产业, 并带动传统交通产业以 及信息、通信、计算机、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由此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城市整 体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 改善城市的产业结构布局, 促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高科技、 低能耗、 重环保的技术密集型转变,为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契机。 42 经济效益 421 直接经济效益 具体表现为低行车成本,提高运输的劳动生产率,减少出行时间,降低交通事故率,延 长车辆使用寿命,减少能源使用等。 实施 ITS 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运 行效率,使人们出行更加愿意选择公共交通,特别是对于这种机非混行,以自行车交通为主 要出行方式的城市来讲,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422 间接经济效益 ITS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以汽车制造、通信、信息、计算机等相关产业为依托,ITS 的 发展也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参与。 ITS 建设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智能运输系统和建立会改善周边地区的交通环境, 进而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另 一方面,由于 ITS 的实施,带来了路网服务水平的改善,出行效率的提高,由此给各行各业 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无法估量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