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 vts 求时间t=s/v 密度公式: V m 重力与质质量的关系: G = mg 压强公式: P=F/S(固体)(固体) 液体压强公式: p=gh 浮力公式: F浮 浮=G物物 F示示 物理量 单位 v速度 m/s km/h s路程 m km t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1min=60s 1 m/s=3.6 km/h 物理量 单位 G重力 N m质量 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物物体的重力 N F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3=1103kg/m3 1m3=106cm3 1L=1dm3=10-3m3 1mL=1cm3=10-6m3 物理量 单位 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 或 N/m2 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2 =10-4m2 1 mm2 =10-6m2 1dm2=10-2m2 注意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 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 积 注意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 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 或 N/m2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2 F浮 浮=G排排=m排排g F浮 浮= 液 液gV排排 F浮 浮=G物物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或写成: 1 2 2 1 L L F F 滑轮组: F = n 1 G总 总 (G总 总= G物物+G动动) )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对于定滑轮而言: n=1 F = G物 物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对于动滑轮而言: n=2 F = 2 1 (G物 物+G动动) ) s =2 h 功的的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P =t W 公式变形:W=Pt 提示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 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物物体的重力 N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物理量 单位 F 动力 N G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时,G总=G物) n 承担物重、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总功 J t 时间 s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提示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 (即竖直方向): W=G h 单位换算:1W=1J/s 1kW=103W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3 机械效率: 总 有用 W W 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1) Q放 放 qm(q 为为 J/kg , m 用用 kg) (2) Q放 放 qV (q 为为 J/ m3 ,V 用用 m3) 电流定义式: t Q I 欧姆定律: R U I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结合UI R (串联)(串联)W = I 2Rt W = U I t 结合结合IU/R (并联)(并联)W = R U 2 t 电热热公式(电阻产生的热量)(电阻产生的热量):(串联)(串联)Q = I 2Rt (并联)(并联)Q = R U 2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U I t 如电热器。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比热容 J/(kg) m 质量 kg t 温度差 物理量 单位 机械效率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 J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Q电荷量 库 C t时间 s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U电压 V R电阻 物理量 单位 W电功 J U电压 V I电流 A t通电时间 s 提示提示:机械效率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 1 W有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 总=F s 对于杠杆、滑轮和斜面 W总 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等电动机 提示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 t 高于初温 t0,t = t - t0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 t0低于初温 t,t = t0- t C水 =4.2103 J/(kg) 提示:电流等于 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同一性:I、U、R 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 同时性:I、U、R 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变换式:变换式: RU/I UI R 提示: (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 度度=1 kWh = 3.610 6 J。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4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都相等。表达式: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都相等。表达式:I=I1=I2 电压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串联分压原理:串联分压原理: 2 1 2 1 R R U U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2 1 2 1 R R W W 串联串联电路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串联串联电路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中,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2 1 2 1 R R P P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并联分流原理:并联分流原理: 1 2 2 1 R R I I 电压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表达式:U=U1=U2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1+ W2 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 1 2 2 1 R R W W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电功率 W kW W电功 J kWh t通电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P电功率 W I电流 A U电压 V (并联)(并联)P=U2/R (串联)(串联)P=I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5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1 2 2 1 R R P P 串、并、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之间各个物理量的相关规律及变化比较:中用电器之间各个物理量的相关规律及变化比较: 串联:电流串联:电流 I 相等,分电压相等,分电压 U,电阻,电阻 R 越大,分电压越多,实际电功率越大,分电压越多,实际电功率 P 越大,如果是小灯泡越亮, 产生的电热 越大,如果是小灯泡越亮, 产生的电热 Q 越多,消耗电能越多,消耗电能 W 越多。越多。 (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 U,P,Q,W 都与电阻都与电阻 R 成正比)成正比) 并联:电压并联:电压 U 相等,分电流相等,分电流 I,电阻,电阻 R 越大,分电流越小,实际电功率越大,分电流越小,实际电功率 P 越小,如果是小灯泡越暗, 产生的电热 越小,如果是小灯泡越暗, 产生的电热 Q 越少,消耗电能越少,消耗电能 W 越少。越少。 (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 I,P,Q,W 都与电阻都与电阻 R 成反比)成反比) 初初 中中 物物 理理 公公 式式 一一 览览 表表 物理量物理量主 要 公 式主 要 公 式主要单位主要单位 长度(L)长度(L) (1) 用刻度尺测 (2)路程 (1) 用刻度尺测 (2)路程 vts (3)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W / F(3)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W / F (4) 力臂 =F(4) 力臂 =F2 2 L L2 /2 / F F1 1 1 l (5)液体深度 h=p / (g) (5)液体深度 h=p / (g) (6)物体厚度 h=V / S a=(6)物体厚度 h=V / S a= 3 V Km 、m、dm、cm 、mm 等Km 、m、dm、cm 、mm 等 1km=1000m 1km=1000m 1m=100cm1m=100cm 面积(S)面积(S) (1) 面积公式 Sab S=a(1) 面积公式 Sab S=a2 2 S=R S=R2 2 = D = D2 2 4 1 (2) 体积公式 s=V / h (3) 压强公式 s=p / F(2) 体积公式 s=V / h (3) 压强公式 s=p / F m m2 2、dm、dm2 2 、dm 、dm2 2、cm、cm2 2 1m1m2 2=10=102 2dmdm2 2 1m1m2 2=10=104 4cmcm2 2 体积(V)体积(V) (1) 数学公式 V(1) 数学公式 V正 正=a =a3 3VV长 长=Sh=abh V =Sh=abh V柱 柱Sh V 球 RSh V 球R3 3 3 4 (2) 密度公式 (3)用量筒或量杯 V=V(2) 密度公式 (3)用量筒或量杯 V=V2 2VV1 1 m V (4) 阿基米德原理 浸没时 (4) 阿基米德原理 浸没时 VVVV排 排F F浮 浮/ /液 液g g 部分露出时 部分露出时 V V排 排V V物 物V V露 露 m m3 3、dm、dm3 3、dm、dm3 3、cm、cm3 3 1m1m3 3=10=103 3dmdm3 3 1dm1dm3 3=10=103 3cmcm3 3 1cm1cm3 3=10=103 3mmmm3 3 1m1m3 3=10=106 6cmcm3 3 时间(t)时间(t) (1)速度定义 (1)速度定义 t=s/v t=s/v (2)功率 t=W/P(2)功率 t=W/P (3)用钟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