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1917-1949 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 双簧戏:1、1918 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 命” 、 “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 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 的信予以批驳, 两信同时发表名为 文学革命之反响 , 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921 年成立于北京, 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 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说月报 、 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 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 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 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 潮。 3 创造社:1921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 创造周刊 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 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 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 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 留学生。重要刊物 : 晨报副刊 诗镌 新月 (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 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 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 5 语丝社:成立于 1924 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 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 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 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 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 、 “代圣贤立言” 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 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 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 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 彷徨奠定了新文学 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 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 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 。除 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 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 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 神 、郁达夫的沉沦 。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 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 、 翡冷翠的一夜 。欧美重要的 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 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 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 学的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要人物有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等;太阳社 的成员主要有蒋光慈、钱杏邨等。 10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于 1930 年 3 月在上海成立。 主要人物有沈端先、钱杏邨、鲁迅、田汉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 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主要成就: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 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 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11 中国诗歌会:1932 年 9 月成立,发起人穆木天、杨骚、蒲风、任钧等。 会刊新诗歌 。诗内容方面提出“歌唱新世界的意识” ;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 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 12 京派:是 30 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 文、李健吾等。称之为“京派” ,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 文学杂志 、 文学季刊 、 大公报文艺 。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 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 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 说。 13 论语派:论语派是 30 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 物有 论语 人间世 宇宙风 , 以刊登小品文为主, 提倡幽默、 闲适、 性灵。 论 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 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 幽默也流于说笑话。 14 文协 : 1938 年 3 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 主要人物有老舍、郭沫若、茅盾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文协是 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 历时最长的文艺刊物。 文协的口号是“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这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 农兵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 15 孤岛文学:就时间而言,是指 1937 年 11 月上海沦陷至 1941 年 12 月珍 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止。这期间曾发生过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论争。 戏剧特别活跃:于伶长夜行 、阿英的碧血花 16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以艾青、田间为首,其他有 绿原、亦门、曾卓等, 主要刊物七月 希望 ,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 体为主要形式。 形成贯串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 派。 17 九叶诗派:是 40 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有辛笛、 陈敬容、 杜运燮、 杭约赫等。 主要刊物有 诗创造中国新诗 。 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 的表现艺术和手法。 18 战国策派 : 活动于抗战中期,因陈铨、林同济等创办的战国策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文艺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 母题” 。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 ,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第二章鲁迅第二章鲁迅 1 分析呐喊 、 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 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 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阿 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 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 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惊人冷漠。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 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但却治不了病。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 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 并不理解。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小说既暴露了封 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 ,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 ,以惊 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2 分析呐喊中的阿 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集呐喊中的阿 Q、 故乡中的闰土、 风波中的七斤,是三 种类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 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二、不同点: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 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 他像个木偶人。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 “辫子风波” ,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 愚昧落后缺乏觉悟。阿 Q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 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 屈辱的处境。 通过阿 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 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 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 问题。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 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3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主要有阿 Q 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 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 在未庄,阿 Q 受到影响要“革命”了,他的“革命”观中有不少糊涂观 念和错误思想。假洋鬼子成为未庄的革命风云人物。在县城,清朝的知县老爷、 把总还是原官,但官的名称改了,而且也参加了革命党。这些描写,深刻揭示了 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 了革命胜利果实。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 主主义觉悟。 4 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 ,揭露得异常 深刻: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 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 最本质的揭露。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人人“吃人”也“被人吃” 。吃人 者不仅有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大哥;也有妇女和下层人民,他们是受礼教残害最 深重的;也有青年和小孩。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 和批判精神, 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 寄希望于未来, 发出 “救救孩子” 的呼声。 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从上述分 析可以看出, 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 的特色。 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现实主义,作品 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同时作 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运用日记体形式;以 心理描写为主,是*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 文学史上的意义: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 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 显示其现代意义。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心 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具有现代意味。 5 分析评价阿 Q 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阿 Q 正传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思想上成就之一:小说通过辛亥 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 Q 的 典型形象。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 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 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等种种方法自欺自慰,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 之中。阿 Q 无法清醒认识自己的悲惨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 反抗斗争。阿 Q 还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深恶造反、 “男女之大防” 。是个集 中了较多国民劣根性的艺术形象。 阿 Q 革命观中还夹杂着许多落后的观念。 阿 Q 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因 此,阿 Q 是一个“现代的我们的国人的灵魂” 。 思想成就之二:提出了农民问题,即农民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和他们缺乏 民主主义觉悟的矛盾。阿 Q 过着被剥削、受压迫的生活,但是他缺乏觉悟。作 者把阿 Q 放在辛亥革命中考察。他有革命的要求,但是他的革命观中狭隘报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