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 P23 图 1.2,1.3) 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 P5 图 1.6) 构成类型特点判断方法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均3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1 出生率、死 亡率、自然 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 自然增长率1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 P67)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地区差异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 20 世纪 50 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少数国家负增长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 型的转变。 生产力水平是根本原因 国家政策 社会福利 文化观念 宗教信仰 自然环境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 P89 图 1.8) 人口迁移分类特点方向 19 世纪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由于殖民扩张,人口从欧洲迁往美 洲和大洋洲 国际 人口 迁移二战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欧洲经济发展快,变为人口迁入 地拉丁美洲人口迁往美国、加拿 大和西欧西亚由于石油开采,招 募大批外籍工人 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前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 籍管理制度,多是有计划、有组织 的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 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迁移国内 人口 迁移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人口迁移以 自发迁移为主,规模大频率高 由内地向沿海迁移;由农村向城市、 工矿区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主要因素(课本 P1011)其他因素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等)的变化。其中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 个人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 政策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 P10 图 1.10) 时间原因方向 19 世纪中期南北战争人口大规模西移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由乡村流向城市 20 世纪 2060 年代自然灾害、农业危机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20 世纪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新资源、新兴工业的发展从东北部工业区迁往西部和南部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迁入地迁出地 有利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加强与外界社会、 经济、 科技、 文化联系,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协调; 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 度,增大了就业及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而影响经济发展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 P12) 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 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 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 资源数量。 影响因素 资源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 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负相关);(5)经 济发达程度(正相关);(6)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 3.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 P13) 合理人口容量 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 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 会发展战略 实现的措施 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 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后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三、P14 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 : 实行计划生育, 保护环境 ;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2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补充)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 影响因素 平原地形,用地规 整,形态集中 地形限制、河流阻隔或规划 控制 沿交通线分布,受地形限制或沿河 分布 城市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 汇处,又是丘陵山区) 、浦东 新区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2.集聚效应:(课本 P18)理解 3.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 P1920) 功能区形态特征区位选择原因 商业区点状、条状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 路口 交通便捷、市场广阔 工业区集聚成片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减少对城区的污染, 保护 环境;交通便利;地租低 高级住 宅区 城市外缘地势高的地方, 靠近 水源,与文化区相联系 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 人口素质高 住宅区 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 地利用方式 ; 建筑质量 上出现高、 低级住宅区 的分化,背向发展 低级住 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 工业区相联系 便于工人上下班;收入 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 P22 图 2.6)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课本 P23 图 2.7,2.8) 风向(单一、对吹、不定) 工业区一般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 小风频的上风向自然因素 河流(上游、下游)工业区一般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环境效益 因素 居民点可以和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交错分布; 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点距离; 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建设防护隔离带 经济因素 (主要因 素) 地租地租(地租高低决定于交通便捷程 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付租能力 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 业区) 影响: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 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 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 他地方形成工业区 其他因素 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 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 P2526) 等级划分标准及类型按人口规模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城市服务范围城市本身、 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不固定、 无明确界限) 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 服 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目越少 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地理位置(课本 P27 案例 2) 、资源、交通、人口、行政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本 P2729 图 2.12,2.13) 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意义)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 P3132 图 2.16,2.17) 表现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农村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 力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意义 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 ; 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 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 P33 图 2.19)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 P32 图 2.18)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 P36 图 2.24) 有利影响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不利影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水质、水量,水循环;影响土壤质量;影响大气水热状况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 P37 图 2.25) 类型污染来源 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尘;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噪音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 P38)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2)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 环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水平发展速度问题 初期阶段(开始城市化)水平低慢土地利用方式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加速阶段(郊区城市化) 水平较高推进很快 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问题 后期阶段(逆城市化)水平高趋缓甚至停滞市中心空洞化 发生空间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原因 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的发展;人们对 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国家 起步 时间 目前 速度 城市化 水平 所处 阶段 城市化与 经济发展 产生差异的原因新的趋势 发达 国家 早趋缓高后期相适应 资本主义发展早,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大 批农业劳动者向城市迁移 逆城市化 发展中 国家 晚快较低 初期、 加速 不相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 劳动力剩余 畸形城市化 3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3.农业区位因素(课本 P42 图 3.3) 区位因素影响 气候水热条件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耕作制度、生长发育和产量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 25的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利于水土保持 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如东南丘陵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自 然 因 素 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来说,是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限制因素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