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如何拟定管理组织与制度,温馨提示: 扫一扫,加关注!更多实用、前沿的企业管理资源第一时间发布,尽在博商微信。,第一节 现代企业的设立与解散 第二节 企业管理组织及其结构 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的设立,(一)现代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 (三)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 (四)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程序,第一节 现代企业的设立与解散,(一)现代企业的基本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公司制的优点,公司制企业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适合于现代企业经营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1)资本社会化使众多分散的、数量有限的资产所有者通过股份企业的财产组合机制实现资本联合,进行规模化生产; 2)有限责任解除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鼓励和刺激了投资的欲望和积极性; 3)资本所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自己拥有的股权转让出去,较方便地转移所有权; 4)企业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效率高,企业寿命长。,(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1、发起设立 2、募集设立,(三)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1、发起人要符合法定人数 2、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应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应符合法律规定 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 5、有自己的名称、场所和组织机构,(四)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程序,1、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公司的程序 2、以募集方式设立公司的程序,二、现代企业的变更、破产与解散,(一)现代企业的变更 (二) 现代企业的破产 (三)现代企业的解散 (四)现代企业的清算,第二节 企业管理组织及其结构,一、企业管理组织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二、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及其设计 三、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 四、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一、企业管理组织及其结构,(一)企业管理组织的概念 P32,一、企业管理组织及其结构,(二)企业管理组织的构成要素 1、人员 2、岗位 3、权力和责任 4、信息,二、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及其设计,(一)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概念 1、分工关系 2、部门化 3、权限与沟通 4、程序化,二、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及其设计,(二)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1、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概念P33 设计的依据 战略 环境 技术 组织规模与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一、企业管理组织及其结构,2、组织设计的原则,(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2).权责对等的原则,(3).命令统一的原则,(4).有效管理幅度与有效管理层次的原则,(5).集权与分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三、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一)直线制组织,(二)职能制组织,(三)直线职能制组织,(四)事业部制组织,(五)矩阵制组织,(六)多维组织,三、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一)直线制组织(Line-system),组织内上级管理层与下级管理层按垂直系统进行管理。信息沟通和传递渠道只有一条直线通道。一个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管理者的命令,而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优点:结构简单,权责明确、领导从属关系简单,命令与指挥统一,上呈下达准确,解决问题迅速,业务人员比重大、管理成本低 缺点:没有专业管理分工,对领导的技能要求高,领导容易陷入实务主义,不能集中精力解决企业的重大问题。 适应对象: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三、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二)职能制组织( Staffing System ),职能制结构是按分工负责原则组成的机构,各级行政负责人都设有相应的职能机构,这些职能机构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都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因此,下级行政负责人,除要服从上级行政领导的指挥外,还要服从上级职能机构的指挥。,优点:促进管理专业化分工,解决了管理人员的品质技能与管理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决策者从日常繁琐的业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思考重大问题,提高管理成效。 缺点:破坏了命令统一的原则 适应对象:无,三、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三)直线职能制组织( Staffing System ),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生产行政领导者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直线管理人员对下级发布命令,指令;职能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业务指导,以贯彻直线管理的指示、意图,起参谋作用。,优点:在保持直线制统一指挥优点的基础上,吸收了职能制发挥专业管理部门作用的长处 。 缺点: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容易发生脱节和矛盾。特别是当各职能部门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领导时,仍然存在多头领导的问题。 适应对象:中型企业,三、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四)事业部制组织,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产品种类或地区划分,建立事业部。 各事业部实行相对独立的经营,有独立的产品或市场,实行独立核算,每个事业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是一种“分权式”组织形式: 公司最高管理机构负责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掌握影响公司成败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权; 事业部的经理根据总公司的指示,统一领导其主管的事业部的工作。,三、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 (事业部制),优点:有利于公司最高管理者摆脱日常行政事务,专心致力于公司的战略决策,充分调动各事业部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经营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便于考核。 缺点:职能机构重复设置,容易造成人、财、物的浪费;职权下放过多,最高管理层的控制能力有所削弱,不利于全局协调;实行独立核算,容易使各事业部产生本位主义,忽视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适应对象: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多元化经营企业,超事业部:在事业部上又多一个层次,来管理事业部,总经理和董事会来管理若干超事业部。,三、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五)矩阵制组织,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工程项目)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即在同一组织结构中既有纵向职能部门又有横向的管理系统。,优点:弹性灵活、集中优势解决问题;资源共享,交流畅通。 缺点:组织复杂,双向领导,易产生临时观念。 适应对象:重大工程与项目、单项重大事务的临时性组织。,三、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五)多维组织,由三大管理系统组成:产品事业部、专业管理机构、经销区域管理机构。 优点:事业部、矩阵制的优点 缺点:决策过程周期长,费用高 适应对象:跨国经营、跨地区经营的企业,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扩权让利(1978-1984年) 第二阶段:利改税(1984-1986年) 第三阶段:承包制(1987年到1990年) 第四阶段: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1 至今),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与特征,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而展开的由各项具体制度所组成的、用于规范企业基本经济关系的制度体系。它是为适应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需要而提出来的特定概念,是企业制度的现代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与特征,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的现代形式,(二)现代企业制度是由若干具体制度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系统,(三)企业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四)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五)现代企业制度以公司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与特征,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一)产权明晰,产权明晰是指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企业的出资者与企业的基本财产关系,尤其要明确企业国有资产的直接投资主体,国有企业产权清晰的第二个内容,是要明确资产所有者代表,国有企业产权清晰的第三个内容,涉及到对“产权清晰”的动态理解,国有企业产权清晰的首要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是要弄清“家底”,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与特征,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二)政企分开,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和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分开,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分开,(三)权责明确,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自主经营。企业以独立的法人财产对其经营活动负责,以其全部资产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与特征,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四)管理科学,1现代企业领导制度,2现代企业劳动人事制度,3现代企业财会制度,4现代企业破产制度,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一)产权和产权制度 1、产权的含义与特征 2、产权制度及其模式,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二)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要求 1、归属清晰 2、权责明确 3、保护严格 4、游园顺畅,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一)股东会: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二)董事会:公司的常设权力机构 (三)高层经理人员:公司经营管理的执行机构 (四)监事会:公司的监督机构,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1、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2、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内容,3、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机构的权责界定,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1、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一般而言,理想的公司治理结构标准包括: 1)应能够给经营者以足够的控制权自由经营管理公司,发挥其职业企业家才能,给其创新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保证经营者从股东利益出发而非只顾个人利益使用这些经营管理公司的控制权。,)能够使股东充分独立于职业企业家,保证股东自由买卖股票,给投资者以流动性的权力,充分发挥开放公司的关键性优势。,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2、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内容,1)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形式,公司治理的组织制度坚持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原则,由此形成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并存的组织框架。,(1)决策机构 权力机构股东大会 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 (2)执行机构高层经理人员 (3)监督机构监事会,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2)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的制衡关系,(1)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委托关系,(2)董事会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3)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经理人员、监事会 间相互制衡关系,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1)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委托关系,股东大会 委托 董事会 管理法人财产 负责经营 表现为: 董事会受股东委托经营公司,成为公司法定代表,并对全体股东负责; 受托经营的董事不同于受雇的经理人员。董事会只是全体股东的代表,为全体股东的利益行使公司经营权力; 在法人股东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大法人股东一般会派出自己的代表充当被持股公司的董事。,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2)董事会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经理人员,特别是总经理作为董事会的意定代理人拥有: 管理权管理公司内部事务 代理权诉讼和商业代理,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 经理人员作为聘用代理人,其权力受到董事会委托范围的限制 法定限制法律、公司章程; 意定限制董事会授权范围(营业方向、经营策略、财产处置等) 对经理人员的委用是有偿的; 必须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激励。,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3)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经理人员、监事会间相互制衡关系,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3、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机构的权责界定,(1)股东大会,(2)董事会,(3)总经理,(4)监事会,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1)股东大会,A、地位、性质 a、最高权力机构 股东大会是公司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行使职权,决定公司一切重大事项: 董事的选举和更换 公司资本的增加和减少 公司解散与合并 公司章程修改 ,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b、公司法定必要机构 法律规定:股东大会为公司法定必备机构。 股东出资后其对出资享有的所有权转化为股权,不能直接参与经营,但对经营享有表达其意志的权力,这是保护股东利益的需要。 c、由全体股东组成 d、非常设机构 属决策机构,定期开会,会议决议由董事会、经理人员、监事会执行。股东大会对内不能直接管理公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