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好的故事 教学设计 课题好的故事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 了解作者,掌握课文中“综、锦、萍”等12 个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 2. 理解课文,找出体现故事“美丽、幽雅、有趣”的句子读读。 3. 朗读课文,对于难懂的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4. 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学 重点 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好的故事” 。 教学 难点 通过文本体味文中描述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了解作者,掌握课文中“综、锦、萍”等12 个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 2. 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好的故事”。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话题导入 在鲁迅先生的许多文章中,有很多处写梦境,而梦里 大多写到的是故乡情景,可见鲁迅先生的故乡情节是心中 自然的情愫,并非偶然。本文也是一篇和故乡有关的故事, 一个充满美好梦想的故事。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进鲁 迅先生,走进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走近他心中那好的故 事 【课件 1:课题】 (板书:好的故事)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写作背景 【课件 2】 好的故事是野草中比较突出的一篇散文诗。 作于 1925 年,当时全国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 着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在封建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平, 更是一片黑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蔑视黑暗,憧憬 光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精神鼓舞着他,虽说 中国当时是黑暗的,但他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好 学生在了解鲁迅 的基础上来学习鲁迅 的文章,会对文章有更 深刻地理解。 的故事就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四、初步感知 1. 读课文,学习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课件 3】 膝髁:骨头上的突起,多长在骨头的两端,也指大腿骨或 膝盖骨。 伽蓝:佛寺。 皱蹙:蹙:收缩。皱着眉头,眯眼睛。形容不满的神态。 瘦削( xu) :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霓色:虹的一种。 2.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简析本文结构。 【课件 4】 (13)在昏暗的夜,朦胧中, “我”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411)具体描述了这故事的美丽、优雅、有趣。 (12)“我”从梦中回到现实, 我总记得这一篇好的 故事。 3. 读梦境一部分,看着梦里都有些什么? (板书:梦境乌桕、新禾、野花农夫、村妇、村 女天、云、竹) 五、研习探究 (小组交流,师生合作) 1.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眼前这个好的故事。 (明确)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 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 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作者对梦境的描写共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简要概 括一下。 【课件 5】 (明确) 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借回忆以前来写眼 前梦境,表现了作者对眼前之景的憧憬和向往;第二部分 写所见故事更加清晰,作者的情感更加强烈和对理想的坚 定。 2. “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 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 (明确)在好的故事里“我”的思绪飞扬和那种思想深处 本课词语在平常 出现得较少,因为这篇 文章的写作时间是 1925 年,离现在比较 久远, 许多说法和现在 不一样了。所以,有必 要拿出时间把这些词 语弄明白。 小组合作,把文章 的结构弄清楚,有利于 下一步对全文中心的 理解和对重点内容的 探究。 的对美好事物执着的追求。但“我”一旦从美好的梦境再 回到现实中,淡淡的怅惘就会油然而生,不难看出鲁迅对 理想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 “昏沉的夜”,从文章的开始 到结束完成了一个美好的故事回环,作者是怎样将这些 看似琐碎的影像合成一个整体的? (明确)一开始处在昏沉的夜,是在灯火渐渐地缩小了的 昏暗背景中,然后渐渐明亮起来,次第写到“蒙眬”“闪 烁的日光”“清楚起来”“分明”“皱蹙”“凌乱” “影子撕 成片片” “碎影还在”,最后又回到那“昏沉的夜”里的凝 视与沉醉,完成了一个美好故事的回环。 (板书:现实昏沉的夜) 对课文中含义深 刻的句子来深入探究, 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 情感世界中,对文本的 解读才能更深一层。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zng h chng b dn y n hu y n sh n jin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综()搁()萍()藻() 掷() 踪()阁()苹()澡() 郑() 三、按照要求写词语。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扩号内。 吵闹()平静()肥胖()整齐()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扩号内。 优美() 迷糊() 摇荡()瘦弱() 猛然 () 【答案】 一、综合澄碧荡漾火焰瞬间 二、综(综合)搁(搁置)萍(浮萍)藻(绿藻)掷(投掷) 踪(跟踪)阁(阁楼)苹(苹果)澡(洗澡)郑(郑重) 三、 1.安静动荡瘦削凌乱 2.幽美昏沉荡漾瘦小陡然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 理解课文,找出体现故事“美丽、幽雅、有趣”的句子读读。 2. 朗读课文,对于难懂的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3. 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分 钟 一、整体回顾,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好的故事”,了解了故事 的大概,这节课,我们再来深入理解课文。 导入课文,回顾旧 知,衔接下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重点赏析 1. 【课件 7】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 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 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赏析:作者让我们“看见一个好的故事”中许多美的 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 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这句话表现 出了鲁迅思想深处那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自然而然 的成为本文的文眼。 2. 【课件 8】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 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 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赏析: “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的画卷中,作者的 思想感情也产生一种层次性的变化先是在昏沉 的夜里恹恹欲睡,再接着, “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 的故事” ,然后,感受着“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 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都在表达“我”的感情在美 好的遐想中逐渐升华和清晰。 3. 【课件 9】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 把 重点 句子 的 理 解与全文中心的把握 结合起来,学生既可以 从重点句子中看出作 者的写作意图, 又可以 从全文中心意思着眼 来深入理解句子含义, 相得益彰。 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 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赏析:鲁迅先生用这样的暖色笔触来描写他的想象世 界和回忆中清晰的故事,不仅是一种精神慰藉,更是 一种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随着故事的 逐渐清晰,作者的感情在逐渐掘进的过程中已达到了 一个高峰,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板书:美丽、幽 雅、有趣) 三、写法探究 1.“圆形结构”中展开构思(现实梦境现实) 文章从昏沉的夜开始到昏沉的夜结束。在这情结中, 以渐渐缩小了的灯火,燃起了一种美好的希望,展开 了一幅美好的回忆图景。 (板书:现实梦境 现实) 2. 结尾处意义深长。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 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 完成他,留下他。”但“我”只见昏暗的灯光,只见 昏沉的夜。希望和虚无,孤独和寂寞,给人一种淡淡 的哀愁。 探究文章写法, 可 以学到写作经验, 指导 今后的习作。 作业内容的开放, 实际是促进学生思维 的开放,给学生一个宽 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不 仅能从文本中寻找答 案,还会在生活中有新 的发现。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分钟 四、提炼升华 鲁迅先生把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信念可以编织在 梦里,再从梦中又回到现实里继续战斗,这真是一种 执着的追求, 也足以证明鲁迅先生对故乡的深厚情结 和对“昏沉的夜”的憎恶。 板书 内容 现实 好 的梦境:美丽、幽雅、 事有趣 情 现实 乌桕新禾野花 农夫村妇村女 天 云 竹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字组词。 雅()综()澄()苹() 稚()踪()橙()萍() 馅()消()郑()徒() 焰()削()掷()陡() 二、说说这篇散文诗主要写了几层意思? 三、品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都倒影 在澄碧的小河中 , 随着每一打桨 , 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 , 井水里的萍藻游鱼 , 一同荡漾 。 四、谈谈你对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的理解。 【答案】 一、优雅幼稚 错综 行踪 澄碧橙子 苹果 浮萍 肉馅 火焰 消灭 削弱 郑重 投掷 徒 弟 陡坡 二、共分四层:(13)在昏暗的夜,朦胧中, “我”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411)具体描述了这故事的美丽、优雅、有趣。 (13)“我”从梦中回到现实, 我总记得这一篇好的故事。 三、倒影表现了大面积的, 相对静止的景物;夹带则表现了斑斑点点的动态;而荡漾则表 达了作者对河水、对水乡浓浓的、沉醉的爱, 那河水就像醇醇的米酒 , 荡漾在作者的心头 . 四、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两次提到“昏沉的夜” . 他用“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 暗. 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 就总会过去 , 天, 总是要亮的 , 太阳终 究会照亮大地的。 教学反思 好的故事这篇文章,比较难懂。我的教学思路是尽可能地采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的方式,在再三品读文本的基础上慢慢引出先生的精神,让学生能够透过文本看到文字背 后的先生。 课堂教学设计分下面的步骤进行:1. 了解鲁迅先生和好的故事的创作情况;2. 初品课文,交流第一印象;3. 细品课文,初步探究“好的故事” ;4. 深入文本,共析“倒 影” ;5. 体味“昏沉的夜”,由品读关键句入手抓住其特点;6. 深入探讨“深暗的夜” ,探 究背景,体味鲁迅先生的寂寞心情和人生态度。 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了教师“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学生对这样 一篇比较难懂的课文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中心,学习了解了写法,弄清了重点句子的含义, 总结出了鲁迅先生的复杂情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从整个作品来看,作者通过一个梦幻的、好的故事,表现了对于昏沉现实的否定,对于 美好理想的追求。在作者看来,好的故事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还是不可能的,它只是存在于 作者的思想中,存在于作者的梦幻中。虽然如此,它也时时给在黑夜中生活的作者以生的鼓 舞,让作者有所追求,有所奋斗,因而,这篇好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作者内心真、善、 美世界的表露,它让读者看到了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对于作者一再声明自己的彷徨 苦闷有了新的、更深刻的理解。 “永是生动,永是展开” ,才是作者对理想人生的渴望,对生 命本质的体悟。 整个作品将梦幻与现实相交织,既表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对抗,也揭示出作者内心世界的 向善追求。同时,敏锐的感受、细腻的观察和真实的描写相映成趣。作者对于河边的景物的 感受和对于河中倒影的观察非常敏锐和细腻,读者在欣赏一幅幅变化多姿的美妙图画之余, 不得不为作者的感受力、观察力和语言的表现力感到赞叹。作品立体式的图景展示,既给读 者一种立体的美的感受,同时又引导读者在他的文字中构想自己的图景,大大增强了读者的 参与欲望,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创造性和可塑性。 【作者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 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 ,曾用名周樟寿( 1898 年 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 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 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 化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在 20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