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丰碑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步骤:(一)导入在海拔2000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来学习一篇课文丰碑。(教师板书课题)(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三)学生朗读课文1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语句通顺。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4正确理解下列词语: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袭击:本课指出其不意的打击。恶劣:非常不好,很坏。严峻:严肃、严厉。覆盖:遮盖。晶莹:光亮而透明。冰坨:成堆的冰块。课文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说明天气非常寒冷。安详:形容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不迫。考验: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正确。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四)自学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可能会有这样几个问题:(1)在整篇文章中,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2)文章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或: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3)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五)研究问题1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l)先通过理解第l2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先理解什么是严峻的考验,然后从环境恶劣、装备差这两方面理解考验的严峻。(抓重点词:a4个可能;b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通过理解将军的一句话,体会他的心情。(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严峻。)(2)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a理解单薄破旧的含义。b启发学生联系前两自然段谈。(天气冷,装备差。)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3)理解将军的心情。结合第812自然段,谈谈: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的心情是怎样的?(先概括地说,将军先愤怒了,后又被感动了,再联系有关词句重点理解。主要抓吼道、红着眼睛、豹子、抖动等词。)感情朗读第810自然段。(体会将军愤怒的心清。)当将军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呢?(4)理解描写军需处长死去时的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再次显示大雪覆盖军需处长的画面,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从哪儿看出来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神态很镇定、安详?(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来谈。)再谈谈他为什么会这么镇定和安详?(5)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句子对比a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b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6)理解丰碑的含义:联系第13自然段,再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理解最后一句话。(六)总结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教学步骤:(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独自练习朗读,边读,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些句子深刻的含义。2小组内每个同学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朗读,互相评议。3小组推荐人选参加全班朗读比赛。(二)学习写作方法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并说说为什么?2讨论交流:(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神态变化写的详细,以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红军部队的任务,所遇到的困难写得简略。)(三)总结分小组讲自己课下准备好的有关长征的小故事,然后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看谁讲的最感人。(五)布置作业1熟记本课的生字。2在感情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丰碑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