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折线统计图教学课例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过程中,了解简单折线统计图 的基本结构, 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 数据。 2、引导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进行合理的 推测,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统计意识。 3、 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并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 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这是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 统计意识和经验,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 的。学习折线统计图, 有利于学生采用恰当的统计形式表达数据,更 好地反映数据特征,也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统计图。 学情分析: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 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 有着不同的用处。 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是条形统 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 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所 以要使学生学会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 设计理念: 2 维果茨基曾提出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教学要把那 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进,强调学生发展中的探究与体验过 程。折线统计图一课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了: 1、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 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 探究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 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 能够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 况的信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知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什么有关吗? 学生汇报(师板书:统计) 师:学校马上就要举行田径运动会了,可是老师为选拔运动员的 事遇到了难题,愿意帮忙解决一下吗? 师:请看大屏幕。 跳远项目还差一个人, 这是班上平时两个跳远 成绩比较好的两位同学的训练测试成绩统计表,你们觉得老师该选谁 呢? 3 学生自由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发现乐乐有一 次跳得最远, 应该选乐乐; 有的认为成成绩每天都在提高,训练效果 很好,应该选成成。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师:有的同学说可制成条形统计图来比较。在条形统计图中能一眼看 出他们的变化情况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 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智慧地“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 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由课始分析统 计表,不能直接比较不同时刻气温的变化。启发学生学习数学不能停 留在现有的水平,要作出新的思考。于是,新课中学习折线统计图的 制作,学生了解其特点、作用,教师应结合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 例子巧妙地融汇,开启学生思维之门,自然天成,却不着痕迹。 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播放微课视频,交流讨论。 师:在这个统计图中, 像这样的一条水平的线叫横轴。横轴表示 什么?这条竖直方向的线叫纵轴。 纵轴表示什么?纵轴的一个单位长 度表示多少米?( 0.3 米) 师:在折线统计图中, 你还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是用什么表示 出来的? 生汇报。师板书:点数量多少 师:真如老师所说的, 一眼就能看出哪位同学的成绩一直在上升 吗? 4 师:看出来的请举手。生汇报。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看法,我也同意。在这幅图中的线越长,增 长就越快。 师:你来用手势比划一下,增长很快的。增长不快的。如果有下 降的,应该怎么表示?表示下降得快, 表示下降得慢?没有变化呢? 师:刚才我们是逐年逐年地看的,如果我们从总体上看, 跳远成 绩的变化是用一条什么线表示的? 生答折线。 师:所以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折线统计图。(师板书课题) 师:你能分析一下成成同学跳远成绩不断增长的原因吗? 生汇报。 师:请你预测一下, 下一次,成成的跳远成绩会有怎样的变化? 师:为什么?就没有不同看法的吗? 师:孩子们,你们的回答都很精彩,但这只是一种假设。结果无法预 料。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成成的成绩确实增长的可能性大一些。 【设计意图】:智慧地“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不是一个简单 的观察过程,需要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整理有效数据,分析情况,解 决问题,需要教师的精心点拨和指导。通过对文本的适度加工,教师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掌握统计变为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使数学成为 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同时,在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处、学 有疑虑处、思维断层处,教师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加以指点。于是, 师生碰撞、智慧的交锋最终不断生成创新的火花和创造的萌芽。 三、学以致用实践操作 5 师:孩子们,我们学会认识折线统计图。 想不想完成一张折线统 计图? 出示我国历届奥运金牌统计表,学生试着完成统计图。 教师收集 学生作业纸,并展台展示重点出错的学生作业。 师:今天早上, 老师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阿姨。她从偏远的 农村来到县城, 想找一份工作。 现在县城有两家超市都给了她一张员 工工资情况统计图。 可是这位阿姨文化水平不高, 她怎么也看不明白 这两张统计图, 所以不知道去哪家超市上班合算。孩子们,愿不愿意 用你们今天学到的统计知识,帮帮这位阿姨? 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苏果超市和永辉超市都给了一张7 - 12 月员工工资统计图。你想建议这位阿姨去哪家超市上班? 生汇报(去苏果超市)。 师:你为什么选择苏果超市?又是怎么想的? 师:刚学的,对吧?就没有不同意见的吗? 师:终于有不同意见的了。谢谢你!观察真仔细。如果没有你, 我们现在就可以下课了。 师:还有同意刚才那位同学意见的吗? 师:所以,刚才我们说的线倾斜的角度越大,变化越大,必需有 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 师:孩子们,数学真好, 学习数学可以帮阿姨找到一份满意的工 作。 6 师:其实,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它。课件出示 去风景区旅游行走统计图、病人体温统计图、人体心电图、深证股市 走向统计图、 上海火车站客流量走势统计图等学生分别分析,说说自 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智慧地“引”。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指出,思维 过程最初的时刻通常是问题情境。 教学时,教师采用问题情境的方法, 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由例题的初步观察,到练习的尝试应用, 再有新知的拓展延伸,学生经历着矛盾冲突时的“心潮激荡”,更有 问题解决时的“峰回路转”。学生已有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新 知的建构与熟练运用, 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精进,一切源于教师智 慧的引领。 五、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张我校502 班学生参加个兴趣 小组人数统计表和至德小学2007-2012年学生数统计表。(课件出 示)你认为这两张表, 哪张适合制成条形统计图, 哪张适合制成折线 统计图?为什么? 学生对比分析原因。 师:关于统计的知识很早就已经运用。例如远古时代的结绳计数就是 一种统计思想。其实,不仅是人类,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动植物也用 到统计的知识。出示大屏幕:树的年轮、鹦鹉螺、乌龟的纹路等。自 然界中还有许多的数学之谜,至今无法解释。希望同学们长大以后, 能够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去探索更多的自然界中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真正成了师生双方相互“敞开”、“接 纳”的思维共享过程,学生的个性得到舒展和张扬,创造性灵感得到 淋漓尽致地发挥,课堂浸漫着恒久的思维魅力,数学学习的内涵、折 7 射出的统计思想也更深入人心。 六、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附: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多少 线增减变化 关于执教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思考: 本节课是折线统计图的第一课时,主要培养学生正确读图的能 力,并且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预测。后面的第二课时就是 我设计的最后一个练习: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和 用途。第三课时,学会简单的图形绘制的方法。 通读教材之后, 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何跳出教材教数学。教材 是很好的一个教学蓝本。 但是否有更适合学生心理需求的东西,那就 是教师如何挖掘教材背后的更为学生喜欢的话题那就是生活中 的数学。生活中获得数学不一定是教师告诉学生:你在生活中还能看 到那些折线统计图。 可以是教师将它无形的渗透在教学内容当中,潜 移默化德为学生所领悟。 因此,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学生是在什么基础上学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比统计表来的更为直接,形象,这是所有统计图的优势, 学生从表和图的对比辨析中引入折线统计图我觉得就和学习条形统 计图时处于一个层面了。 认识了条形统计图, 为什么还要学折线统计 图呢?我的理解是条形统计图侧重于更能清楚的反应数量的多少,也 能反应数量的变化,但没有折线统计图那么直接,强烈,相比,折线 统计图更能反应数量的变化。 这种需要,可能作为第一课时学生初步 8 认识折线统计图, 在还没有充分认识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特点,这种 需求怎会强烈 !相反,在充分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后再回头反思, 这种需要才更强烈, 在试教的过程中, 在课尾的学生小结中可以看出 学生已经有了这种需求, 这不正为折线统计图的后续学习打下一个强 烈的心理需求吗? 第二、关于对统计意识的培养问题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不是一节课所能承 载的。但如何在我的课堂中能有所体现,而不是仅停留与表面技能和 技巧的训练。 在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深入解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原 本的教学目的有三: 1、能通过看点知道具体的数量。2、具体分析 线的不同变化情况,有上升、水平和下降。3、在通过对线降幅的比 较中看出变化最快的是哪个阶段。教学到这里就停止了。 我不禁问自 己:我们学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其实生活中更多的是通过对折 线图中线的变化的分析得出整体变化趋势把握,从而根据整体趋势进 行合理的推测,作出超前的判断,我还没有真正地读懂教材!基于以 上的思考,所以在对点和线的细致分析后, 我又重新调整了教学目的, 增加了后两个环节:借助整幅折线图,体会这周气温的整体变化趋 势?并预测这周以后的气温可能会怎样?联系实际,看看制表日期, 哪种可能更大些?让学生真正理解统计的作用。 当然,在试教过程中,还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如课堂评价的缺乏 和泛滥,关注学生的问题,尤其要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要做到 这点并不容易, 尤其在这种公开课比赛活动中,有时我们往往更关注 教学环节的进行 ,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我觉得课堂上不光有语言 的交流 ,更重要得是眼睛 (心灵)的交流 .如果我们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 可能会发现好的教学契机,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不可预知的生命力。 由于对学生回答问题能力的预知不够,也可能是自身设计的问 题指向性不够明确。 个人感觉本节课有很多的遗憾。下面敬请各位领 9 导老师们不吝赐教, 对我的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指正,不 胜感激。这将是对我个人、也是对学校活动的一次促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