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文言文二则一、辨字组词。弈( ) 俱( ) 援( ) 盂( )奕( ) 惧( ) 缓( ) 孟( )2、 读拼音,写词语。xu y bin du zhun xn zh zh ( ) ( ) ( ) hng h pn y cng cng ling ling ( ) ( ) ( )三、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4.及其日中如探汤。( )( )四、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五、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中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表现出孔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从两小儿辩日中你体会到两个小孩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六、课内阅读。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每句中“之”字的含义。之:A.弈秋的教导 B.天鹅 C他,这里指前一个人 D的(1)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4)虽与之俱学。( )2.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 )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3用“_”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4.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七、课外阅读。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曾子: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之:到,去。女:通“汝”,你。 顾:回来。彘:猪。 适:往,到。 特:只不过。待:依赖。子:你。 遂:就。1.当曾子的妻子阻止曾子杀猪时,曾子是怎么说的?(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写出你积累的与本文表达的教子观念相同的名人名言。 参考答案一、学弈 俱全 援助 痰盂 博奕 惧怕 缓慢 姓孟二、学弈 辩斗 专心致志 鸿鹄 盘盂 沧沧凉凉三、1.全国 善于、擅长 2.教导 其中3.他,指前一个人 一起 不如 4.到 热水四、1.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听着,但是心里却一直想着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2.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但是中午的时候离人远。”3.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五、1.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另一个人三心二意。2.孔子具有谦虚的品质。3.敢于对问题进行思考、辩论。六、1.(1) D (2) A (3) B (4) C 2. B D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4.专心致志是学好的唯一秘诀,如果自恃聪明,三心二意,就是老师再好,也是学不好的。 七、1.曾子说:孩子年纪小,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教导。如果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2.示例:做人要讲诚信,尤其是家长,要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诚信的表率,让孩子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3.示例: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汉字与中国心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