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窃读记比较阅读教案 市直四初 魏华 学习目标:1学习一种读书方法比较阅读。 2锻炼三种能力:默读能力、概括能力、抓关键词、句、段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一种读书方法比较阅读。 学习难点:锻炼三种能力:默读能力、概括能力、抓关键词、句、段的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些篇目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方法,快速把握文意。再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分析综合层级的能力有待提高。 知识链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副题:旧事重提之六,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辗转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寻求一丝安慰而写的。 窃读记写作背景:在旧中国,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买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在那个社会,男女地位悬殊,“女子无才便是德。”正因为如此,女孩子读书的很少。林海音(年),就是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岁的时候随父母来到了北京,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虽然家里供她读书,但是因为家里条件比较差,再加上父亲早逝,根本没有闲钱给她买书看,可她心中酷爱读书的情结一刻都没有放松过,她想尽办法读到了许多梦寐以求的书,为以后的写作道路铺下了扎实的基础。 记叙的顺序和作用: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有波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情节更曲折,内容更充实。 文体知识: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叙述中往往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感情,以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叙事散文侧重于通过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来反映人或事物的本质,叙事讲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但不求情节完整。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确凿( ) 菜畦( ) b( )谷 cun( ) 急zo( ) 众目睽睽( ) 踉踉跄跄( ) gn( )尬 贪ln( ) 自bi( ) 2、根据意思填写词语。 (1) :少有人来。 (2) :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3) :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4)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3、默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下列问题。(可在书上圈点勾画) (1)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找出各个部分的起止段,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提示:1、本文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找出文中表现“我”感情的词、句、段,说说都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提示:结合背景资料思考) 二、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可在书上圈点勾画) 1、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找出各个部分的起止段,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提示: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结合记叙的顺序思考本文的结构。) 2、找出文中表现“我”感情的词、句、段,说说都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提示:结合背景资料思考) 3、归纳总结 试着从结构、内容、感情、文体等方面思考两篇文章的异同。 两篇文章的相同点: 两篇文章的不同点: 三、反馈达标 1、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2、窃读记以“ ”为线索,通过对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 ”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之中读书、借雨天读书等场景的描写,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表现了“我”对读书的 和对知识的 。 复制文字已复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