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科、跨校、跨地专题研习 之 北京、天津、顺德、苏州、新加坡及香港 中学通识教育协作交流故宫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郭郁华、徐启宸、张跃然、禚越、董欣怡、籍力、林苏楠、郭雨嘉、李梦嫣、张星辰、时盈盈指导教师:宋薇(历史教师)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初 0501 班引言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帝办公及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而今故宫亦是中国之象征。故宫的建筑不仅满足了帝王办公、居住的需要,更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从而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通过对故宫的实地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对故宫的保护应是全民族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完成此课题,让更多的同龄人在感受故宫魅力的同时,自觉的成为祖国大地上众多文物古迹的保护者。一故宫之见证历史1、迁都建殿“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决定将都城由南京前往北京自己多年驻守并熟悉的地方。下了一道圣旨将此事昭告天下,并下令修建“紫禁城” 。1407 年到 1420 年,北京的“紫禁城”终于建成了。明成祖下令迁都北京。从此,北京就成为明清两朝的都城,一直延续至今。“紫禁城”的设计者:明永乐年间的能工巧匠蒯祥。他曾设计营造了北京许多皇家或达官显贵的居所、建筑等,奠定了明清两代宫殿建筑的基础。蒯祥精于建筑构造、擅长宫殿装銮。他还善于创新、发明,而被授职“营缮所丞” 。对于蒯祥的建筑造诣,当时就有极高评价,同行叹其技艺如鬼斧神工,皇帝也“每每以蒯鲁班称之” 。可见蒯祥“紫禁城建筑设计师”的职位当之无愧。跨科、跨校、跨地专题研习 之 北京、天津、顺德、苏州、新加坡及香港 中学通识教育协作交流2“紫禁城”名称的由来: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北极星)在三垣的中央,位于中天,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且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故被称为紫禁城。2、改朝换代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 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顺政权。因无力抵抗入关的清兵,只在四月二十九日于武英殿草草举行了即位仪式。入夜,李自成下令放火烧宫(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翌日便撤离北京,只当了 1 天皇帝。随后清军入关,摄政王多尔衮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为理事之所。崇德八年(1643 年)八月,6 岁的福临在叔父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辅佐下即帝位,改元顺治,并于顺治元年(1644 年)九月由沈阳进京,在太和门举行了登极大典,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3、后宫生活清代后妃等级制度在故宫中的体现在故宫的众多房间中,居住地的安排遵循等级的制度。而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宫廷后妃如何选择? 第一步是选秀女。每 3 年由户部主持选阅驻防八旗和外任旗员之女。应选女子入神武门,至顺贞门外恭候,有户部司官在那管理。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妃、嫔、贵人。贵人以上世代出自显贵人家。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孙。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从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由皇帝册封。4、与外国宫殿的对比相比于外国宫殿的宏大规模与豪华的装潢,故宫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其宫殿各具特色,迥然不同于外国的风格,其蕴含人性化的一个个小小景园,给人以美的感受的同时又增添了家的亲切。故宫建筑不失精巧,雅典而不失严谨,华丽而不失别致。另外,故宫最为另类的魅力还是来自于它的特殊历史性,珍妃井、交泰殿等给后人留下的是真实的历史玉玺。故宫虽经历史代皇帝的重修与扩建,其布局依旧保持跨科、跨校、跨地专题研习 之 北京、天津、顺德、苏州、新加坡及香港 中学通识教育协作交流3原貌,其滂沱的气势依旧感染者瞻仰者,他独有的韵味留给世人代代品味。二故宫的建筑艺术与价值1、故宫的建筑特色整体布局: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 ,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宫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心,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殿,其后即为嫔妃子女居住的东西六宫。 空间变化:利用建筑围合院落,并通过院落的空间尺度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氛围和艺术效果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紫禁城规模宏大,单体建筑鳞次栉比,构成众多院落,集中地表现了传统建筑规划布局的特色,尤以中轴线上之建筑院落的空间变化最为典型和鲜明。为强化中轴的感染力,突出紫禁城肃穆深邃的庄严气氛,设计者特别将紫禁城与正阳门之间的距离拉长至 1700m,形成天安门、午门、太和殿三大高潮。(1) “风水阴阳五行说”在紫禁城建筑中的体现:宫殿布局:外朝为阳,内廷为阴。外朝建筑布局疏朗,气势雄伟,体现阳刚之美;内廷建筑布局严谨,内檐装修纤巧精美,体现阴柔之美。为突出外朝的阳刚之气,午门前的中轴线上依次布置了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又在奉天门东西配置文华殿、武英殿作为左辅右弼,使外朝气势恢弘、雄伟壮丽。 数目奇偶:奇数为阳,外朝反复运用三、五、九等奇数。纵轴线上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横轴线上为文华、奉天、武英三殿;奉天殿以南安排有五门;大殿面阔 9间、进深 5 间,暗示天子九五之尊。此外,外朝的踏垛级数、台基和坎墙的砖皮层数也多用奇数。与之相对应的,内廷中多用偶数。形势说:故宫后有景山作为靠山,在中国人的环境观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甚至以风水的形式被固定下来。金水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环境。按五行相生,金生水,故名金水河。跨科、跨校、跨地专题研习 之 北京、天津、顺德、苏州、新加坡及香港 中学通识教育协作交流4(2)颜色的搭配紫禁城的色彩设计中广泛地应用对比手法,造成了极其鲜明和富丽堂皇的总体色彩效果。人们经由天安门、午门进入宫城时,沿途呈现的蓝天与黄瓦、青绿彩画与朱红门窗、白色台基与深色地面的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紫禁城建筑的色彩处理既有大面积经营,更不乏细部推敲。比如皇极殿,其檐下青绿彩画和朱红檐柱、门窗形成了冷暖、明暗对比且互向对方渗透的局面。对比色调在主体色调中所占比重小,并不破坏整体色彩效果,而是起到调和、平衡的作用。大量使用的金色装饰也使两种对比色调的过渡不显生硬。(3)建筑技术的包含排水系统:紫禁城地平面顺应北京地区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呈北高南低之势,紫禁城内总的排水走向是将东西方向的支线排水汇集到南北干沟内,再流入内金水河,最后汇入护城河。防火系统:紫禁城宫殿整体规划时考虑了防火的需要。护城河储水 40 万立方米,内金水河储水 1 万多立方米,提供了充足的消防水源。每座建筑院落中都陈设铜或铁质的大缸,用以贮存防火用水。为防止起火后火势蔓延,紫禁城建筑中设置有防火墙。后三宫的两组防火墙分别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两侧。(4)植被环境:紫禁城的植被主要集中在后宫,其植被配置,既沿袭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风格,又突出了皇家园林的特点。从植被种类来看,宫中多植松、柏、槐、银杏等象征长寿、祥瑞的树种。海棠、玉兰、竹、梅、芍药、牡丹、青桐、紫藤、凌霄等植被则因寓有繁茂、富贵、清雅、刚直秉正、绵延不绝等种种美好含意,成为宫内最常见的花木。植被配置的方式丰富灵活,乔木、灌木、盆景交替运用,行植、丛植、孤植、散植互相结合。植被布局或密集或疏朗,或对比或均衡,或规整或随意。植被配置的特点是与建筑环境紧密结合。建筑是静止的,植物则随时间之变而具有丰富的变化,更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两者共同创造空间意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植物配景相融相济的关系。(5)装饰:天花:故宫中三大殿、后三宫、宁寿宫、慈宁宫等等级较高的宫殿或佛堂建筑跨科、跨校、跨地专题研习 之 北京、天津、顺德、苏州、新加坡及香港 中学通识教育协作交流5以及内廷宫苑的亭堂楼阁内大都采用硬天花;而皇帝寝宫和东西六宫则多采用软天花。和玺彩画:和玺彩画用金量极大,主要线条及龙、凤、宝珠等图案均贴金,和玺彩画主要用于紫禁城外朝的重要建筑以及内廷中帝后居住的等级较高的宫殿。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等宫殿多采用“金龙和玺彩画” ; 交泰殿、慈宁宫等处则采用“龙凤和玺”彩画;而太和殿前的弘义阁、体仁阁等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则是龙草和玺彩画。2、故宫的现代意义(1) 中华形象的代表(2) 中华文化的体现(3)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三故宫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1、家天下的管治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实际上的主流文化是家天下的管治文化。早在夏代,就开始了家天下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到了秦代,秦始皇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文化。从此天下一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种文化一直到清王朝。故宫的建筑从主体上看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体现了这种文化。故宫是附会封建礼制来布置的。社稷坛位于前方的西侧(右) ,太庙位于东侧(左) ,是附会“左祖右社”的制度;太和、中和、保和三殿附会“三朝”的制度;由京城进入皇宫,要经过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等五座门,这是附会“五门”的制度,这一切又都是围绕皇帝此一人、此一家而建。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关系则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制度。前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时的场所。后寝是皇帝居住的正宫。乾清门则将紫禁城一分为二,门前就是前朝,代表“国” ,门后是后寝,代表“家” ,而这一切又都是皇帝一人的,国就是家,家就是国。 “国家”一词,被这道门拦腰一断,只有到了这里才使人恍然大悟到这个词原来是有两重意义的。2、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一个很深刻的概念,现在的理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像两朋友一样,简单来说就是人与宇宙是一体的,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跨科、跨校、跨地专题研习 之 北京、天津、顺德、苏州、新加坡及香港 中学通识教育协作交流6所以人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按自然规律办事就可以得到“天”助,就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比如在建筑时需按所谓的阴阳五行处理。故宫的建筑就体现了这种观念。故宫中前朝在南,后寝在北,按五行说南方从火,阳性,含生长之意,是适合从政的地方;北方从水,阴性,含收藏之意,是适合寝居之地。东方从春,因此凡属文化、文治方面的宫殿及设施,多列于东侧;西方从秋,所以凡属兵刑、武备方面的宫殿设施,多列于西侧。如文华殿在东,武英殿在西。又五行学说认为土为黄色居中,代表国家,表示皇帝所居为天下的中心,所以故宫屋顶多为黄色;火能生土,火为红色,主光大,所以宫殿柱子都用红色,以示兴旺发达之意。阴阳观念在故宫的整体布局上也有体现。前朝,为宫殿的阳区,这一区域内的建筑高大壮观表现阳刚气势。后寝为宫殿的阴区,这一区域内的建筑普遍小于前朝,它的空间组合紧凑,突出阴柔之美。3、男尊女卑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男尊女卑,这一点在故宫的建筑上也有体现。比如在龙图腾和凤图腾的饰刻上就有体现。从大清门一路走来,穿越太和殿直至乾清门,只见龙,很少见到凤的影子。凤在故宫第一次以同等规制出现,是在第五座宫殿上。又比如在宫殿的布局和名称上也有体现。首先中轴线上后三宫,体制规模均小于外朝各殿,后三宫整体占地面积不及三大殿的三分之一。后三宫东西两侧,各有六座宫院像两腋一样依傍着,又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