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谈语文选修模块的教学操作严格说来,目前我们高中语文新课程的选修课尚不能称之为“选修”,因为学习内容无法界定是属于必修还是属于“选修”,教材的编选者事先没有对教材内容作过严格的区分筛选;学生缺乏自主选课的权利,基本上是被迫限定模块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趋同甚至完全一样,选修变成了“逼修”。这样学校的“选修”多是徒有其名,与新课程当初的设计宗旨相去远矣。因为选修课程属性不够明晰,教学操作上越来越没有人去理会必修与选修要有什么区别。现在重新拣起几年前的老话题,重新梳理或是强调一些操作原则,并非多余,恰是回到教学的根本上来,还“选修”一个本来面目。一、少些求新求异,多些务实高效选修与必修模块两部分,如果学习任务、性质趋同,那么不需对二者作教法学法上的区分。一般来说,面对选修模块,不要刻意追求教学方法的新。实施新课程,不要为了新而去“新”。大家都知道,必修模块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模块则更多地体现选择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化需求。不管必修、选修,只要为了学习的有效性,任何教学方法都是可行的。必修教学的手段选修部分可以用,选修的教学手段于必修部分一样适用。因为语文学习内容上的特殊性,选修课程也有基础性的属性(基础性的学习内容和基础性的教学任务),必修、选修在许多地方往往是兼融共通的,难以区分,因此如果选修模块某些特定的学习内容旨在奠定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与必修模块一样,那么二者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完全可以一样,根本没有必要刻意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事实上,目前选修模块最主要、最基本的还是沿用必修模块的教学方法。但是,选修课的部分内容往往比必修课更深、更广、更细、更活,这就要求教学上转换教学定位,改变教学策略,如变“基本了解”为“深入探究”,变“整体把握”为“具体研讨”;变“单向联系”为“多向整合”等等,我们下面稍作探讨。二、少些大包大揽,多些放手自学这其实是一个教学理念问题。很多老师长期习惯于一个人独占课堂,将学习任务大包大揽,老是担心学生不去学、学不会,不愿意放手,结果学生反而越学越不愿学。我们应该要充分相信学生,多多放手,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请看下述一则教学体会:选修课,教师一定要敢于“放手” 。在高二我们选修学习唐诗宋词鉴赏,学第一专题时,我选了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认真讲评,让学生充分发挥,朗诵讨论,其他的诗学生自己选学。但是看着全书有十多个专题五十多首诗词,要求的时间又不到半学期,我就又担心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自己不学、或者不会学、学不好,而且当时考试时总会考课内诗词鉴赏,为了出成绩,我就选择把每首诗词都给学生在课堂上讲到,所以后来,我几乎每节课讲三四首诗,每天备课我都累得筋疲力尽,每节课我也都讲得口干舌燥,两个月下来,我自己倒是提高很快,对诗词的研究深入了很多,然而我的学生却是每节课都听得晕晕乎乎,有的当时听懂了,一下课就忘了,考试时答题,比起以前根本就没进步。就这样,我的诗词鉴赏选修教学以失败而告终的。我觉得自己的失败,就在于不敢“放手” ,把选修课上成了比必修课还“必修 ”的课,加上时间短,每 节课都是绷紧神经,滔滔不绝像打仗一样,学生朗诵、讨论等活动就相应地减少了很多,学生经常是对前一首诗歌还没感悟透彻,后一首就开始了,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即使再认真的学生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怎么能深入思考?怎么会有时间消化老师讲的理论方法?怎么能陶醉到诗词的美好意境中去? 我只是一味的担心学生自己学不好,不自觉去学,自己大包大揽,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力,改变了选修课的性质,结果提高了自己,忽略了学生,这还是“教 ”学吗?事后,经过反思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太为学生着想,不敢“放手” 反而害了学生,违背了选修课的要求。(关于选修课的两点实践感受,山东省枣庄市第一中学成利)事实上,不相信学生的教师,教学操作既辛苦,又没实效。选修模块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用任务驱动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他们去学。不然,教学长期由教师统包统揽,其结果只是教师一个人弄懂了,学生却没学会,反而害了学生。三、少些共同任务,多些自选目标选修课上学生有所“选”,才能有所修,否则这个学习就没有什么特性了。一个模块也好,一个单元也好,一篇课文也好,教师除确定一部分主要的学习任务外,要给学生多留出一些自选学习目标,以突出教学的选择性和个性化。看下面一个案例: 鉴于唐诗宋词鉴赏选修的经验教训,在后来的几个选修课中,我慢慢地积累了一些经验,收获不小,现在我就以语言规范与创新的选修课例,谈一点感受。这门选修课,规定学习时间也是两个多月,我们组所有老师都提前熟悉内容,制定计划,最后决定:1关于字音、字形、字义、成语熟语的文本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分工合作,指导学生方法,定时抽查。2对于病句、仿写、扩写等文本内容,教师结合例子,进行理论型的归纳总结,直到学生实践,然后让学生自己分类学习,最后教师分类精选习题,检测学生,总结问题。3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大体的实际情况,针对主要的优缺点,进行精讲精练,组合或者分解有的模块,因材施教。比如:我们班学生的语法知识和病句分析都很差,就把模块“ 句子成分” 和模块 “语病分析”组合在一起,自己先 归纳总结,把两者联系起来,再做了一个课件,设计几个典型例题,给学生上了一节理论实践结合的指导课。效果很好,学生学会了把两者结合,用句子成分的语法知识,分析病句,用病句的错误现象更好的巩固语法知识。效果很好。老师教会学生自己去选择时间、选择内容、选择重点学习,也教会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其实,这就是“授人以渔” 的做法。教师不必按部就班地每节文本内容都不放过,应该重点选择,精讲精练,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自觉自学的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当然,这也要求我们要多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动向。忽视这一点一切都是空谈。( 关于选修课的两点实践感受,山东省枣庄市第一中学成利)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愿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意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是设计、构拟选修课程的初衷。以上案例中教师的作法就是真正实现了教学的“弹性”,保证了“基本口粮”,又能让学生自行追求“特别口味”,张弛有致,收放有度,颇具艺术性。四、少些全线出击,多些攻其一点语文学习要“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由于课时有限,精力有限,每节课能“一课一得”就足够了,积小流,终可成汪洋大海。我们再来看一则教学反思: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对辛弃疾的诗词特点及写作风格都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在选修课中我们就不必面面俱到,可以从一点着眼,抓住一个主要的方面详尽的透彻的去分析。选修课中辛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的阅读难度较大,为此把它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合起来学习,用类比鉴赏的方法,力求品出两首词在情感抒发上的异同,希望能以此为突破口,带学生走进辛弃疾的词,在心目中树立起辛弃疾这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为日后自主学习辛词奠定基础。在讲解时,我淡化了对两首词的艺术手法上的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力求读出两首词的情感,领悟文本的主旨:英雄泪。为何流泪,为谁流泪?这就把握了这两首词的根本。再通过对话交流,拓展阅读,了解辛词的豪放本色,体会英雄情怀,品味英雄血泪。岁月增添了辛弃疾的政治智慧,却没有给他任何施展雄才的机会,伤痛与悲愤依旧。 (品尝这套自助餐酸甜苦辣话“选修”,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张秀娟)其实,我们每一节课定向突破一点,长期坚持,我们的选修一定会是有效学习。反之,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一节课下来却往往无所收获。五、少些单向挖掘,多些纵横比较有人说,语文教学有时是比较的艺术,学会了比较就学会了语文教学,是颇有几分道理的。作家创作时无论是选词、炼句还是谋篇,都是在比较中进行,用之于教学,我们也可以用比较法去欣赏去探究,由此追溯和还原作品的魅力,达到教学目的。如:我在讲授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曾经小试过牛刀- 教学生用比较法梳理知识,感 觉挺好,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望大家批评指正。比如,在学习杜甫的诗歌时,我先让学生将学过的若干首杜诗搜集起来,然后给他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在杜诗中,激发杜甫情思的意境有什么共同点?、杜甫爱在他的诗中抒发一种忧思,你能总结一下吗?同学们经过认真地阅读和比较,很快根据“无 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等写景的句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杜诗中触发作者忧思的往往是壮阔、辽远的意境,所以“沉郁顿挫”成了杜诗的独特风格。同时,也根据“出 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等句子,得出了另一个结论:杜诗抒发的忧思往往不仅仅是个人四处飘零的家愁,更多的则是对动荡不安的国家和人民的忧思,这也是他能成为“ 诗 圣” 的根本原因。再比如,在讲授古代历史散文时,我将史论散文过秦论阿房宫赋与项羽之死鸿门宴廉颇与蔺相如列传等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前者是文学家写的历史散文,后者是历史学家写的历史散文,它们在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区别?经过课下的认真准备和课堂上的激烈争辩,学生很快达成了共识:文学家写历史大多是借古讽今,所以往往抓住一点尽情夸张,不在乎观点是否太偏激。如贾谊的过秦论说秦朝是因“仁义不施” 而亡,杜牧的 阿房宫赋则说秦朝是毁于太奢侈。而历史学家则是尊重历史的真实,因此他们也只能在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稍微夸张点而已。(牛刀初试,让选修课不再心忧,山东烟台牟平育英艺术中学赵国华)事实上,当我们教学感到“山穷水尽”时,比较法往往能使我们“柳暗花明”。必修课程已为我们作了大量的资源储备,在选修过程中完全可以信手选来,纵横捭阖,多加比较,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六、少些固定课型,多些灵活变化我们目前很多选修课教学单一,课型呆板,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师应该创造性设计课型,多些变化,使课堂多姿多彩,学习过程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受到选修的乐趣。我们看下述一个例子:下面列举我们开设 选读模块时 主要采用的方法:讲授式教学法。如太史公自序等文史知识复杂,可由教师讲授。滑稽列传刺客列传等可由学习小组共同设计教案,选出最佳教案,由学生小组一人或几人协作讲授。探究式教学法。教师积极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有关研究资料、网站、书籍等,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探究,提出疑难问题,通过对话、探究,达成共识。也可提供相应的研究话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设专家讲座。充分利用南京高校师资强大的优势资源,邀请史记研究专家开设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激发阅读兴趣。通过音像资料,赏析史记中的影视片断。如让学生欣赏霸王别姬英雄等,比较改编后的剧本与史记原文的异同,品评其优劣。组织辩论会。如学习太史公自序屈原列传及报任安书就“生”与“死”话题 展开辩论,学习 淮阴侯列传就“ 韩信是真谋反,还是被诬陷”设正方、反方展开论辩。等等。举办话剧节,让学生将史记中的一些精彩的片断改编成话剧,并进行表演。如让学生表演“鸿门宴”“易水送别”“高祖还乡”等 经典片断,提高学生的 鉴赏 力,增强书面和口语表达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举办成果展示栏,可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与论文在校园内及时展示。营造研读、探究史记的浓烈氛围,让学生有阅读、探究成就感。(高中语文史记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南京师大附属中学孙雷中)长期以来,我们很多老师习惯于一个人独霸讲台,讲读课多,课堂型态单一,当老师兴致高涨在口若悬河时,学生多是麻木漠然或是在昏昏欲睡。试想,在孙老师的设计下,学生学习这个模块时一定会有滋有味,饶有兴趣,因为学习的过程是如此变化多姿。假如每一个选修模块的学习都有这般多样化的学习过程,学生怎不喜欢语文?语文选修模块的学习,若能自如地掌握以上这些要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能提高,新的课程理念就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