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子晶体教案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晶体的性质与晶体中微粒的种类、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微粒的排列规律密切相关。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两种典型晶体模型,初步建立了联系构成微粒、晶体类型及晶体性质三者关系的认知模式第 1 课时-分子晶体: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了解常见的分子晶体,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知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晶体结构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第 2 课时-原子晶体:本课时主要是从生活中常见的金刚石和水晶这两个实例出发,以金刚石的结构和性质引出原子晶体的概念,并通过几种原子晶体的键能和性质的对比,理解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教学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利用教师提供的导学提纲,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教案示例:(第 2 课时 分子晶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干冰的宏观性质,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 2.理解分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 3.知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晶体结构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特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利用给定的数据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研讨能力,从而得出分子晶体的性质与其结构特点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子晶体模型,初步建立了联系构成微粒、晶体类型及晶体性质三者关系的认知模式, 教学时应注意:、利用教材上的图和实际模型展开分子晶体的学习; 重点 难点:知识框架:重点、难点: 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教学媒介、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2.利用图片、模型以及教材上的数据,承上启下,使课堂学习环环相扣。 3.课堂上利用学案导学,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迁移应用、当堂反馈等习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问题情景我们已知道,冰易融化,干冰易气化,碘晶体易升华,你知道这些晶体为什么具有上述的特殊性质吗?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利用多媒体展示冰融化,干冰气化,碘晶体升华等图片) 聆听、观看图片 启发学生思考:冰、干冰、碘的性质与离子晶体的区别。板书二、分子晶体 板书1.分子晶体的概念 导学提纲1.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为 ,微粒间的作用力为 ,常见的分子晶体有 。2.碘晶体和干冰晶体的晶胞形状分别是 。 3.说出碘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分别处于晶胞中的位置。 (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提纲) 讨论(1)干冰的宏观性质和应用有哪些? (2)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思考CO 2中 C 原子和 O 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故 CO2形成的晶体为原子晶体。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做出评价并用多媒体展示) 迁移应用下列物质形成的晶体中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NH3、H 2、C 10H8 B.H2S、CO 2、H 2SO4 C.SO2、SiO 2、P 2O5 D.CH4、Na 2S、H 2O 看书、完成导学提纲第一部分。 观察碘晶体和干冰晶体的晶胞,熟悉典型分子晶体的结构。 讨论给定的有关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并展示结论,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讨论题答案:(1)常见的干冰呈块状或丸状,在低温实验、人工降雨等场合常用做致冷剂。 (2)分子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结合形成晶体。 思考题答案:不正确,因为 CO2 中 C 原子和 O 原子之间虽然以共价键相结合,但 CO2 分子与分子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而形成的分子晶体。 迁移应用答案:B 通过设置的讨论题可加深学生对分子晶体结构特点的认识。 通过迁移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板书2.冰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阅读思考(1)冰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有哪几种? (2)由水变为冰,水的密度如何变化?为什么? (指导学生思考问题) 迁移应用冰晶体中,在每个水分子周围结合的水分子的个数为 。 (教师对学生的结论作出评价并用多媒体展示) 阅读教师指定内容,参考课本图示,思考、讨论学案提出的问题。 (1)四人一组,组内合作,集思广益。 (2)各小组上黑板展示问题的结论。 (3)有问题的先同组内同学改,再小组之间改。 思考题答案:(1)范德华力和氢键 (2)密度减小;因冰中水分子的间距教大,分子的通过思考和组内、组间的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和方法。排列比较松散。 迁移应用答案:4板书3.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阅读思考(1)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有何特点?(2)分子晶体的熔点为什么比离子晶体的熔点低? (3)与同族元素的氢化物形成的分子晶体相比,为什么水的熔沸点相对较高? (4)如何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的相对高低?为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完成学案提出的问题) 迁移应用1.能说明固态氨是分子晶体的事实是( )。 A.氨极易溶于水 B.铵离子不能单独存在C.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2.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A.F2、Cl 2、Br 2、I 2 B.H2O、H 2S、H 2Se C.CO2、H 2O、白磷、金刚石 3.试解释甲烷晶体在常温常压不能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对迁移应用答案进行评析) 阅读教师指定内容,思考、讨论学案提出的问题。 阅读思考答案:(1)熔沸点低、硬度较小,有较强的挥发性。 (2)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而原子晶体或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化学键,故分子晶体的熔点较低。 (3)水分子间除了分子间作用力外,还有氢键。 (4)对组成和结构相似且晶体中不含氢键的物质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因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迁移应用答案:1.C 2.AC 3.甲烷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依靠范德华力相结合,因范德华力较弱,故其熔点低,在常温常压下只能以气体形式存在。以问题的形式将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在探究、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目标。 配以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小结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总结本节所学主要知识内容框架 (多媒体展示本节主要内容) 回忆、概括整合: 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分子以范德华力或氢键相结合,并采取紧密堆积方式。由于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因此分子晶体的熔点和硬度都比较低。 再现本节课主要学习过程。 抓住要点。当堂反馈 1.下列属于分子晶体的性质的是:A.熔点 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B.能溶于 CS2,熔点 112.8,沸点 444.6 C.熔点 1400,可做半导体材料,难溶于水 D.熔点 97.81,质软,导电,密度为 0.97g/L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化学性质越稳定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D.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3.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 B.干冰气化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蔗糖溶于水4.下列物质呈固态时,一定属于分子晶体的是:A.非金属单质 B.非金属氧化物C.含氧酸 D.金属氧化物5.溴化碘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有许多性质跟卤素单质相似。它在常温下是深红色固体,熔点 41,沸点 116,固体溴化碘是 晶体,含有 键,溴化碘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无氧酸和一种含氧酸,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之内相互批阅,最后再展示答案。 当堂反馈答案:1.B 2.D 3.BD 4.C 5.分子 极性 IBr + H2O =HIO + HBr 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查漏补缺,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具有针对性。三、自我评价、课后反思、自我教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了解常见的分子晶体;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知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晶体结构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以及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在前一节课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离子晶体,在初步建立了联系构成微粒、晶体类型及晶体性质三者关系的认知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微粒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晶体的结构类型和性质特点。既要求将学过的分子构型和分子极性的知识应用于建立分子晶体模型,同时又要求学生能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物质性质特点加以联系,使得前后知识联系呼应,从而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由于本节课可读性较强,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们采用学案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小组互助,教师点拨及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当堂反馈来看,学生对知识巩固的较好。 利用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冰晶体展开对分子晶体结构的学习,通过其特殊的结构,探究其具有的性质。教学时我们将教材内容内化成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究等形式明确晶体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内在关系。本节课归结起来优点主要有: (1)课堂内容丰富有趣。利用了课件进行教学,使得内容丰富,并且比较形象,便于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2)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本节课由于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互助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去阅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演示,口头表述,上黑板展示,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 (3)将知识讲解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在进行设计时,把课堂知识和生活生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课堂内容条理,重点突出。 由于本节课重点就是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质,所以在课堂设计上,先由分子晶体的概念引出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然后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们自己去分析晶体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这样做显得知识条理,重点突出,环环相扣,便于学生们的学习和掌握。 本节课不足之处有: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分子晶体的特点与性质,但是对于冰晶体结构特点的描述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部分学生理解不透。 (2)课本中关于分子晶体熔沸点的比较,由于部分晶体内含有氢键,而学生对氢键的知识掌握不熟练,故学生在掌握和应用时是有难度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