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学案测试题:必修3 专题2 第32课时孙中山的3民主义 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2题)1.(原创题)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史料(史实)、史论与史观。“史论”即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史观”是人们分析、认识、评论史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A1911年10月12日,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B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清朝覆灭C辛亥革命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D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2.(2013西城模拟)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D高度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纲领3.(改编题)1924年,孙中山说:“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这体现了新三民主义()。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4.(2013福州模拟)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5.(2013北京市朝阳区期末)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其目的是()。A推动农工运动的开展,“辅助其经济组织”B实现“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其田”C达成“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D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财源”6.(2013蚌埠质检)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运动的参与者有:王公贵族、平民、商人、店员、农民、地主、工厂主、工人、教师、学生、残障人士等等。这场政治运动最可能属于什么性质()。A社会主义B法西斯主义C自由主义D民族主义7.(2013南阳市高三质量评估)“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8.(2013福建三明模拟)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C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一些不足D不主张革命9.(2013杭州师大附中月考)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10.(2013长春模拟)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11.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个人与革命指导思想的重大飞跃。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2.(2013福建三明月考)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二、综合题(共2题)1.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材料三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材料四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社会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引起的社会冲突。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10分)(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6分)(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这种制度有何作用?(4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孙中山的作风令人费解,因为他是个勉为其难的革命家。在致力革命时,他宁愿选择最少使用武力的措施达其目的,这是环境及其气质使然。外国人造成的恐惧,使他阻止与帝国主义直接对抗。只是到了最后,他才支持这种对抗。他反对鼓励阶级斗争,也不愿用暴力手段去消除本国的不公正根源。简言之,他宁愿谈判而不从事杀伐,求和解而不想进行旷日持久的斗争。这些品质使他看起来仿佛是唐吉诃德式的而不是革命家式的奇怪人物,但更显出他是个纯粹的人。史扶邻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评析材料中有关孙中山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20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