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原 因,主要流派,历史意义,经济上:,政治上:,阶级上:,教育上:,儒家:,道家:,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概括人物的思想主张,从政治、民本、哲学等角度。,思维导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汉初“无为而治”之下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威胁朝廷统治;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积极有为成为时代需要。,董仲舒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定义:,思想主张:,实质:,特点:,思想上: 政治上: 教育上:,作用:,措施:,影响:,宋明理学,背景,内容,评价,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影响:,观点:,陆九渊: 王阳明:,积极: 消极:,三教合一 三教并行,含义:,特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社会背景:,代表人物 及其思想主张,历史评价,李贽:,黄宗羲:,政治: 经济: 阶级: 思想文化:,特点:,主张: 影响:,顾炎武:,王夫之:,主张: 影响:,主张: 影响:,主张: 影响:,积极: 局限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