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提高小学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数学课题中期总结报告一、研究背景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构建性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现行推广的新教材中,体现出如下特点:(1)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现实世界,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大量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2)教材倡导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特别适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给教师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创造空间。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以最为学生接受的形式呈现教材,才能真正体现当前课改的实质,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落到实处。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对教材实行再次加工创造是很有启发的。(3)构建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意义建构”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对当前所学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即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研究的内容:a、整体把握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结合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的研究;b、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c、通过教材呈现方式的优化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的重点:优化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思想。四、课题研究的思路(1)认真分析现状:通过各种途径的调查了解现行教材、教学基本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等诸多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从而针对性制订工作策略。(2)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要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把握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学习讨论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活动教学等理论,努力把握这些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同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发展动态和信息,不断调整本课题实验的研究工作。(3)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联系生活实际重组教材。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4)从学生的角度去加工,教学内容安排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数学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中拓展实践思路,不断享受成功的体验,感爱创造过程中的无限乐趣。(5)结合本课题研究,每月至少上一次研究课,至少进行一次课题研究专项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平时,课题组成员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资料收集,并根据研究计划和分工展开研究,写好研究论文。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证实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国内外该研究的进展,确立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意义;进一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材呈现方式的要素、策略,并加以实践。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即研究的主体教材、教师、学生,在平时的实践中研究,在有意识地研究状态下行动,注重教与学实践后的反思,不断总结提炼经验,以求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教材在呈现形式上的不足,从而使我们的研究更有针对性。4、案例研究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呈现方式的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5、经验总结法:根据各阶段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切实有效的教材呈现方式。六、研究项目的拟订周期与实施阶段计划本课题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4月-5月)准备阶段:制定课题计划,落实人员分工,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组织人员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阶段(5月-3月)实施阶段:对每一册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分类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研讨课、讨论座谈、等形式开展研究活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调整和改进研究方案、计划,及时做阶段性总结。在实施阶段的后期,重点分类整理各类内容优化呈现方式的模式,推出研究课和汇报课,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研究、评估与改进,撰写研究论文。第三阶段(4月-5月)总结阶段:重视教学案例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对优化教材呈现方式的可操作性进行研究/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七、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了实验老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师资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就拿研究而言,师资培训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知识的完善,特别是创造学习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缺陷性知识;另一方面是观念上的更新,尤其是彻底转变在思想中、思维定势上甚至是深埋藏潜意识下的传统的、反创造的教育观念。我们在加强师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科研素质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定期进行理论专著的学习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的理论学习和研讨,课题组长带领大家学习体验新课程、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有关课程改革的论著,以及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和学术期刊,并要求各成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体会的整理,进一步更新理念、加深认识。2、请市里专家和领导做工作指导总课题组开题的第一次活动就在我们学校,市里的教学骨干为我们开了示范课,让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为之鼓舞。秋,我们学校又迎来了省级实验小学的验收,以此为契机,请专家来上示范课,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上研究课,让我们的研究工作遇上了前所未有是机遇,每位成员都收益匪浅。3、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参加学术活动,了解教改动态。教研室组织的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是踊跃参加,努力让每一位成员每学期都有一次机会走出去看一看,听一听。每次外出学习回来都要及时交流,共同分享更新的理论和教育成果。(二)、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和调控1、严把实验研究关,每学期每位教师要上一堂研讨课。执教老师课前必须确定自己上课的主题,加强说课与集体备课活动。课后围绕每一次研究课的主题,展开讨论,取长补短,提高研究效果。要求课题组成员全体参与,沉浸研究,边研究边学习,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做适当调控,把研究有效地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去。要求开课者提供设计理念,教学设计,评课摘记,课后体会等过程性资料。比如今年春学期,我们对一年级求原来有多少的应用题一课展开研究,教材上的例题是:小猴子已经采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桃怎样求出还剩几个桃?在备课中,一开始就是按教材的呈现形式来出示例题,但经过说课,我们发现这类题的难点也是关键就在于对“原来”这个词的理解。于是就设计先出现一棵大树,树上有若干个桃子,教师摘下3个后,让学生数一数还剩几个。然后问学生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对“原来”一词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在呈现例题时,先出示小猴子已经采了23个桃,紧接着不急着出示大树,而是让学生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子,为什么?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2、围绕课题,按照阶段研究目标,组织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先疏通教材,进行问卷调查,再将教材划分为几个大块,逐块进行研究,形成结论。前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例题的呈现方式展开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应用题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比如说图形的认识、统计与可能性、认识方向等。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密切,便于开展研究。今后一阶段要对计算、复习等类型的课开展研究。问卷调查表明,很多学生由于地区生活环境的不同等原因,对教材上的一些例题及练习的呈现形式并不接受,甚至因为呈现方式的原因而影响了学习的进程。比如说,数学国标版第四册第48页有这样一道题:10路公共汽车是市内的环行车。小明在体育场要到少年宫去,应在哪个站牌下等车?下面画有一条马路,上面有一辆汽车和站牌。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很简单,可是农村孩子连乘车的一些简单规则也不懂,教学时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从介绍乘车规则开始,可是由于学生基本没有生活体验,效果还是不行。因此如何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将教学内容以最为合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必要所在。3、围绕课题开展教学沙龙。为了进一步探讨教材内容的呈现策略,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切实有效,我们除了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平时安排周四时间集中交流外,每学期还安排两次课题沙龙活动。我们都是一线的教师,有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不是很高。针对这一特点,每次我们都会提前一周让课题组成员依据沙龙题目准备材料,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日常教学中的经验教训,疑难和困惑形成文字。我们都是在第一线的教师,有许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但理论水平不是很高,这样做有利于到时能更好的探讨。围绕“你在应用题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呈现方式,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这一话题进行的沙龙较为成功。首先我们重新认识了应用题的教学目标定位: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据,使他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理清了当前应用题教学的几种主要呈现形式:图画式、表格式、对话式、帐单式、操作式。对于教学中的呈现方式,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喜欢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很熟悉的氛围或喜闻乐见的情景中愉快的接受知识;有的主张采用线段图为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种方式对于比较多少、倍数关系等这类应用题比较合适,有自己的优点:直观;有的主张在教学相差关系的应用题时,直接提供给学生几条很熟悉的信息:比如说水果店有苹果20筐,梨子12筐,苹果比梨子多8筐,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两条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帮助理解;有的还提出,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差,有些问题不能一下掌握,需要反复给予直观,即多次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在脑中建模的时间,有一个内化的过程。每学期结束,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交流自己研究的重点和收获,同时也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困惑,并对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八、研究成果经过一年来的研究,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得出以下结论。(一)充分尊重、运用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