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托地方文化 引得作文资源活水来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带着新课程理念审视当前作文教学,就会发现症结在于封闭。整个写作过程都在课堂内进行:教师命题,学生闭门造车。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就湘乡市龙洞镇为例,从三方面谈谈怎样从依托地方文化的角度,改善甚至改变以上问题。关键词:地方文化 作文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带着新课程理念审视当前作文教学,就会发现症结在于封闭。整个写作过程都在课堂内进行:教师命题,学生闭门造车。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眼界的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作文成了“无米之炊”, 导致这种怕习作,厌习作的心理的产生。其实农村“风景这边独好”,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留心观察,收集、分析和处理题材,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爱习作,爱表达了,作文内容鲜活起来,作文也变得轻松起来。笔者家乡湘乡龙洞,地处湘乡市北郊,毗邻伟人故里韶山,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是开国元勋陈赓、谭政两位大将的故乡。有巍巍韶峰、“杨门七雄”烈士遗址,有毛泽东亲自主持成立的湘乡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徐家湾支部旧址等红色革命旅游景点,是湘乡红色旅游生态文化园区所在地。以丰富的本土资源为依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工业园区、养殖专业户、种植专业户、名人故居等,开展“我当小导游”“家乡变化知多少”“走进龙洞”“我眼中的龙洞”等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去体验、探究和调查,感受本土文化,解决了困扰学生“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飞出了单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一、体验多重角色,感受景点文化龙洞丰富的自然景观,特有的人文景观,都是不可多得的本土资源。我带领学生走进景点,让学生进入多重角色,当导游、宣传员、游人、护林专家、摄影师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家乡的景点文化。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激发了爱家乡的情感,陶冶了情操。(1)原生态的自然资源:龙洞镇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山地小气候明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暖秋凉,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村落有致,田园生活氛围浓厚、自然生态“零”破坏。特别是蜿蜒的“龙洞”,巍巍的韶峰,悠悠的古木塘,清清的宴家洞,肃穆的将军广场,笔者让学生节假日也来休闲一把,组织学生走访了解景点的来历,带上相机,拍下精彩的瞬间并对摄影作品进行展评,感受景点的自然美。学生作文涉及的材料是多方面的,有写美景的,有写和爷爷奶奶成了忘年交的,有写拍照经历的,还有写自己获奖感言的。真实的内容,真挚的情感,学生的作文成了自然的倾诉,充满了童真童趣。(2)红色文化资源:龙洞的红色人文资源丰富且集中,陈赓、谭政两位大将故居与城前党支部、杨门七雄之间的直线距离都在5公里之内,进而与东山学校、黄公略故居、黄公略铜像链接形成湘乡红色旅游发展主打线路。此外,延伸至韶山毛泽东故居、宁乡刘少奇故居、乌石彭德怀故居,集共和国开国元勋之大成,形成省内红色旅游黄金带。名人的事迹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是语文教育的一笔宝贵的资源。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从艰苦岁月到幸福生活,他们展示出一幅幅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精神画卷。这些既是作文的好素材,也是实践的好教材。寻访名人足迹,助我健康成长。走近烈士位于城前村的的杨门七雄,有诗七烈颂曰:革命多英烈 ,杨门有七雄。丹心昭大宇,浩气贯长虹。斗敌千般勇,酬民一代忠。捐躯慷慨去,万古扬高风。诗中七烈指的就是“杨门七雄”,杨幼麟、杨次麟、杨再麟、杨淑梅、杨淑英、杨母张福慧、杨幼麟之妻沈素之为了革命事业,为国捐躯,缅怀先烈业绩,人们无限敬仰,齐称“杨门七雄”。现龙洞城前村修建杨门七雄纪念碑,彰显老一辈志士的革命风范。杨氏家族世代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生体同深受的同时,学生体同深受的同时,也更加明白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作文和做人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结合。拓展资源空间,体悟人格魅力。走出课堂带领学生采访本镇在世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开展英雄事迹报告会,参观开国大将陈赓故居,谭政故居,查阅名人资料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人格的魅力,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继而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多数同学还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认真的反思,这与以前空洞的口号式习作截然两样!二、调查过节风俗,感受节日文化龙洞比邻韶山、宁乡,交通便利,人们勤劳朴实,民风纯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开始按本地特有的风俗习惯,做成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或举行活动。我们让孩子们去走访调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通过了解家乡的风俗,在过去与现在的落差中感受时代的飞速发展,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调查过大年、过清明、过端午、过立夏、过中秋、中元节等主要节日的全过程,写出自己的收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开心过大年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就要忙碌起来,开始置办年货、做糖果、进行大扫除等。鼓励学生假期里参与写春联、贴年画、吃团圆饭、守岁、拜年等活动,开学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说说“家乡的变化”,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美好的未来 一篇篇作文反映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喜悦之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明大如年人们十分重视过清明节,历来就有“清明大如年”的说法。清明节前裹粽子,用上红豆、花生、红枣等,和上糯米,再用新鲜的棕叶包裹好。孩子们可以学裹粽子,也可以学煮粽子,还可以品尝粽子,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作文题材。这时候也是孩子们去野外放风筝的时节,从用竹篾制作成功到放飞上天,放飞的不仅仅是只只美丽飘舞的风筝,更重要的是放飞了一颗颗对美好明天充满希望的童心。学生是这样记录他们放风筝的感受的:“蓝蓝的天上有彩色的蝴蝶,有威力无比的三角箭,有大眼睛的猫头鹰 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憋着劲儿争着往高处飞。望着飞上云霄的风筝,想着小朋友们的希望和理想在蓝天高高升起,我开心极了!柔柔的春风,像妈妈的手一样,轻轻抚摩着我的笑脸,一直暖到我的心里,真舒服呀!”学生用心去感受,作文成了最好的倾诉方式。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赏月景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等到这天,全家团圆,一齐吃月饼赏月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家里可以收看电视台的中秋联欢晚会,也可以听大人讲“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捣杵”的古老故事。这天的晚饭当然特别丰盛,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家务,亲情充盈心间,其乐融融,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真情题材。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通过实践研究,本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结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解决了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克服了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学生们摆脱了平时作文的那种机械、被动状态,而进入到一种自主探求和发现的境界,所以每次写作都兴致勃勃,乐此不疲。提高了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体验,并通过作文将自己的体验进行抒发,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本土文化实践活动大大拓展了学生写作的内容和题材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涌现出了一批写作小能手,在作文比赛中多次获奖。同时班级作文的整体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老师与领导的肯定。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基。把乡土文化资源引入到语文作文教学中,让地方传统文化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结合,一定会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亲切感人,而且更具有感染力。让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能主动探究乡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更好地沟通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有利于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走到大自然中,走到社会中,实践学习生活,拓展学生的课外生活和家庭生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感受生活。参考文献:地方文化的语文教育功能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刘成传统文化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九中学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年版初中语文依托地方文化 引得作文资源活水来单位:湘乡市龙洞中心学校姓名:曹湘源电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