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1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5页 / 共81页
第6页 / 共81页
第7页 / 共81页
第8页 / 共81页
第9页 / 共81页
第1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组 1 大学语文教案大学语文教案 大学语文大学语文课程组课程组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组 2 目目 录录 第一第一模块模块 古代诗词古代诗词鉴赏鉴赏 4 1诗经静女 4 2哀郢 6 3涉江采芙蓉 10 4归园田居 12 5玉阶怨16 6羌村三首 18 7长恨歌 22 8无题26 9相见欢无言独上高楼 29 10鹊桥仙 32 11醉花阴 33 第第二模块二模块 现代诗歌鉴赏现代诗歌鉴赏 36 12十一月二十四夜 36 13乐园鸟 39 14宣告 41 15麦地 44 第第三模块三模块 古代散文、小说鉴赏古代散文、小说鉴赏 46 16论语 46 17庄子秋水 50 18雪夜访戴 55 19红玉 60 第第四模块四模块 现代现代小说鉴赏小说鉴赏63 20伤逝 63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组 3 21萧萧 69 22围城 72 23金锁记 77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组 4 第一模块第一模块 古代诗词鉴赏古代诗词鉴赏 1 1. .静女静女 教学目标: 1、 关于诗经编集的几种说法; 2、 中国上古爱情表达的方式; 3、 静女的抒情逻辑结构。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含义; 2、分析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爱情诗句: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 君绝!乐府诗集上邪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二、介绍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 305 篇。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到 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叫诗经。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那浪漫主义文学的 源头是什么?屈原的楚辞。诗经以四言为主。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160,各地民间歌谣。 大雅 雅 105,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 小雅 周颂 颂 鲁颂 40,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商颂 普遍运用三种表现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如对一个人相貌的描写。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打比方。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先说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 三、课文详解 、齐读,感知诗歌内容。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组 5 明确:这首民歌描写青年男子与心爱的姑娘的一次约会。 、男声齐读,理清情节。 明确: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我”,是以男青年的口吻来写的一次约会相俟、相见、相赠、 相悦的全过程。 3、欣赏细节,分析形象 讨论:找出细节描写,并说说细节描写在本诗中的妙处。 明确:精心选择了“搔首踟蹰”,“爱而不见”两个细节。“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 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爱 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这两个细节 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4、展开想像,体会情趣美 ()导引:能想像得出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定时,躲藏着的姑娘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吗? 提示:她或许躲在附近的草丛里,正轻轻地拨开茅草,悄悄向外窥视。见小伙子焦急的样子,偷 偷地掩口而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导引:课文提示中说前四句描写现实情景,后八句描写男子的回忆。这是对情节的一种解 读,还有更好的解读方式吗?提示:第一种解读,第二、三章写姑娘不忍心让他久等,终于露面了。 先送彤管给男子,问他是否喜欢,男子连声赞叹。接着姑娘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递给男子,问他更 喜欢哪件礼物,男子心领神会,爱人及物,惊叹小草美得出奇,因为是“美人之贻”。一问一答中 传达出真挚的心声。第二种解读,第二章写男子回忆往日的约会。他一面继续等待姑娘,一面想起 姑娘赠送彤管的情景,于是,顺手从怀中取出彤管咏赞道:“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并情不自禁 地吹起笛子。第三章写两人会面赠送信物。悠扬的笛声打动了姑娘,她终于走出来,并把从野外采 来的荑草(作为信物)送给他。男子惊喜不已,连声称赞小草美得出奇。 ()小结:通过以上不同的解读,逼真地再现了这对情人欢乐、热烈、有趣的约会场面。余光 中说过:“一切创作之中,最耐读的恐怕是诗了。奇怪的是,诗最短,应该一览无余,却时常 一览不尽。”好的诗歌总是给人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让读者尽情驰骋,不断去补充、去丰富、去 创新,从而加深理解。可以说缺乏了联想、想像,就难以进行诗歌的艺术鉴赏。 5、深入探讨,体会情感美 提问: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对姑娘所赠的两件礼物的赞美?在小伙子心中,彤管与荑草哪个更重 要? 明确:这是借物咏人,因人赞物。小伙子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姑娘,表达的是小伙子 对姑娘的真挚恋情。照常理,彤管应比荑草贵重,但在小伙子心中夷草更贵重,这从小伙子的赞 美可以看出来。小伙子对彤管只称赞它外表色泽鲜艳,对荑草则大加赞叹“洵美且异”。“洵”即 诚然、实在,“异”即特别、异常。显然他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是另有所感。荑草虽极其普通,但 因它是姑娘亲自从野外采来作为信物给小伙子的, 寄托了姑娘的一颗真挚的心, 物微而情深, 因而, 它已不再是一般的荑草,而成为小伙子眼中“洵美且异”的珍品。姑娘借荑草以传情,小伙子接受 赠物,也就是接受了姑娘的一片深情。可见他们彼此真诚相爱,心心相映,并且他们的爱情是建立 在重情轻利的基础上的。所以他们的爱情也会像那初生的荑草一样,在爱的雨露滋润下繁茂起来, 可以想见他们的爱情将会永远甜蜜幸福。 6、探疑: (1)关于静女之“静”的意思 静女大概是整部诗经里最生动活泼的一篇,分明就是一幕小儿女约会情景的表演剧。 可是历史上的学者并不这样认为,封建时代对这一篇作品的权威性解释是:卫国的国君和夫人道德 大有问题, 于是诗人写了这篇作品, 歌颂静女贞洁守礼的美德, 用来讽刺和鞭策卫国的国君和夫人。 他们将“静女”的“静”字解释成“贞静”,把这“静女”塑造成一个深沉文静、做事情很有法度 的淑女形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际,胡适、周作人、俞平伯等大文学家对这篇作品有过热烈的 讨论,一致的意见是这个“静女”一点儿也不静,所谓“贞静”之说根本就是瞎掰。 吴小如先生曾半开玩笑地说:这里的“静女”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靓女”。其实, 诗经作品 本身就有内证的。 郑风女曰鸡鸣里说“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大约是同义反复, “静”便是“好”的意思。汉乐府陌上桑里说“秦氏有好女”,这个“好女”的“好”,大概 也只是说模样儿长得好。以“靓女”译“静女”,再传神不过了。 (2)这篇作品大致发生在什么季节呢? 我以为是在春天。理由便是“贻我彤管”和“自牧归荑”。汉代的学究们说“彤管”是女史用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组 6 的红笔,整个是瞎掰。前面说过了,“彤管”即“荑”,也就是小草根,我小时候在家放牛,就时 常拔了草根儿来嚼,春天的小草根儿,白里透红,看着欢喜,嚼来口里生津,拿来赠人,做爱情的 信物,也正相宜。我们且看这篇作品,不着一个“春”字,却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分明是一副青 春画卷。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便是如此了。 四、拓展阅读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衿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嗣传送,给予。挑、达形容走来走 去的情状。阙古代城门上的楼。 齐声朗读。 比较邶风静女和郑风子衿的异同。 不同点:角度不同:邶风静女是以男子的口吻写的。郑风子衿是以女子的口吻 写的。 情节不同: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女的一次约会。郑风子衿写少女在城楼上盼望情 人。 基调不同:邶风静女欢乐幽默,充满情趣。郑风子衿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写法不同:邶风静女主要通过细节刻画人物。郑风子衿主要通过内心独白刻画 人物。 同中有异: 两首诗都写了主人公等待时的焦灼不安, 但因性别的不同而选用了不同的细节。 邶 风静女中“搔首踟蹰”写出男子的憨厚,郑风子衿中“挑兮达兮”写出女子的缠绵。 共同点:对爱情的追求都大胆率真,绝不忸怩作态,表现出劳动人民纯朴的本色。 风格朴实、清新。采用重章复唱,在一唱三叹中主人公的深情得以尽情地抒发。 五、思考练习 1 找出始终运用的比兴手法。 2 诗是如何传达出恋爱双方那种流淌在内心的幸福、愉悦的感受的。 3 你如何评价诗里所写的爱情。 2.哀郢哀郢-屈原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了解楚辞、屈原生平、创作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通过对哀郢的分析, 把握诗歌哀痛、悲愤的情感,进一步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并把握哀痛、悲愤的情感内蕴;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的行文特色。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 教学难点:掌握哀郢一唱三叹与直抒胸臆相结合的抒情方式。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楚文化与楚辞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民族兴起以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 代表。至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 衡的力量。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中原之志。战国时期,楚进而吞灭吴越,其势力西 抵汉中(陕西一带),南至广西,东临大海(江苏和浙江一带),秦、楚二国在战国诸雄中,版图 最大,人口最多。最具统一全国的可能。最后楚为秦所灭。 楚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春秋战国时代,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 诗、书、礼、乐等,也已成为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但另一方面,楚文化又始终 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因而楚人长期被中原国家看作野蛮的异族。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组 7 南方的经济条件较北方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南方谋生比较容易,途径也多,不需要组成强 大的集体力量以克服自然, 维护生存, 所以楚国也没有形成像北方国家那样的严密的宗法政治制度。 没有形成严密的宗法政治制度,这对于楚国同北方国家的对抗也许是不利的。但另一方面,在这样 的生活环境中,个人受集体的压抑较少,个体意识相应就比较强烈。一直到汉代,楚人性格的桀傲 不驯,仍是举世闻名。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感,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 发展,这是楚文化明显超过中原文化的一个方面。 在中原文化中,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歌曲,主要被理解为“礼”的组成部分,被当作调节 群体生活、实现一定伦理目的的手段。因而,中庸平和被视为艺术的极致。而楚国的艺术,无论娱 神娱人,仍然都是在注重审美愉悦的方向上发展,充分展示出人们情感的活跃性。楚地出土的各种 器物和丝织品,不仅制作精细,而且往往绘有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图案。招魂、九歌所 描绘的音乐舞蹈,也显示出热烈动荡、诡谲奇丽的气氛。旧楚地、今湖北随县出土的一套具备五个 半八度的编钟,被中外专家誉为“世界奇迹”,实际证明了楚国音乐及歌舞的发达。而北方的正统 音乐,通常是限制在一个八度的音域范围内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