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3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5页 / 共73页
第6页 / 共73页
第7页 / 共73页
第8页 / 共73页
第9页 / 共73页
第1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动物常见疾病及控制,常见疾病种类,一、感染性疾病:感染 实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危害、表现形式及预防控制 常见的实验动物感染性疾病 二、应激性疾病:失调、紊乱,感染性疾病:原因和危害?,天然对多种病原体敏感 培育过程可能提高易感性 集约化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增加疾病爆发几率 1 降低实验动物质量(健康、生存率) 2 影响实验研究质量(可靠性、重复性) 3 危害人的健康安全(人兽共患病) 4 经济损失,3,致病微生物类别:根据危害特点,人兽共患病病原体 动物烈性传染性病原体 条件致病病原体 潜在感染病原体 无明显致病性/危害性病原体,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背景,普通级动物 (豚鼠、地鼠、兔、犬、猴) 清洁级动物 (大鼠、小鼠、豚鼠、地鼠、兔) SPF动物 (全部七种) 无菌动物 (大鼠、小鼠、豚鼠、地鼠、兔) 悉生动物,5,人兽共患病病原体 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 对动物危害大、对科研干扰大的病原体 主要的潜在感染病原体 主要的条件致病病原体,分级的意义,感染后的表现形式,病原清除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源携带 潜伏感染,病原被清除,1、非特异性免疫屏障 摄入胃酸清除 2、特异性免疫 抗体特异性被动免疫 预防接种特异性主动免疫,7,不发病,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特异性免疫应答,无或轻微的组织损伤 无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改变 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病原清除或健康携带,获得免疫 是多数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形式(10倍于显性感染),8,抵抗力较强/致病性较低,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特异性免疫应答,确切组织损伤 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 病原清除或者恢复期携带 可能获得免疫,9,典型发病,病原携带,健康携带:隐性感染后 恢复期携带:显性感染后 无临床症状,能排出病原体 病原携带者成为重要传染源,10,不发病而传播疾病,潜伏感染,免疫功能不足以清除病原 病原潜伏于特定部位,免疫力下降时表现 不排出病原体,11,不发病、不传播疾病,俟机而动,表现形式小结,12,预防引进动物:源头控制要素,1、使用合格的标准化实验动物(七种) 生产单位资质:生产许可证 动物质量证明:动物质量合格证(最近检测日期) 验收:文件、包装、动物状况 健康观察 必要时检测,13,预防引进动物:源头控制要素,2、使用非标实验动物(如:猪、羊) 生产单位资质:生产许可证 动物质量证明:动物质量合格证(最近检测日期) 验收:文件、包装、动物状况 健康观察 必要时检测,2013-11,复旦大学 胡樱 ,14,预防引进动物:源头控制要素,3、使用野生动物 捕获地隔离检疫:当地动物检疫部门的证明 抵达地再次隔离检疫 免疫接种 不从疫区引进,15,预防饲养和实验:防止交叉感染,1、不同种类、品系、年龄分开WHY 2、防野生动物入侵污染HOW 3、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 4、必要的免疫接种 5、饲养人员定期体检 6、规范操作和卫生消毒 7、物料仓储 动物 实验中必须严格管理好自己的动物,降低交叉感染风险,16,控制,隔离、封锁(门窗,屏障系统关闭通风) 消毒 免疫接种 及时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抗病力,17,应急预案:不明原因群体性死亡或发病,1、报告上级: 动物烈性传染病-IACUC(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s) 人兽共患病-IACUC,当地卫生防疫部门 2、隔离、封锁: 关闭门窗 关闭通风(屏障系统) 人员物品等出入管控,18,应急预案:不明原因群体性死亡或发病,3、检查检测 寻找异常原因 必要时实验室检查确认病原 4、确认发生传染病,需全群扑杀,集中专门处理,对环境消毒、灭菌。 5、对接触人员进行必要的医学观察 6、记录归档,19,监测,监测意义:防患于未然 保持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寄生虫学背景控制,保证实验动物质量达标 监测依据: 实验动物国家标准 GB 14922.2-2011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GB 14922.1-2001实验动物 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20,监测,检测取样 1、按受检动物群体大小确定取样数 群体规模/只 最少取样数量/只 500 20 隔离器 2只/个 对不同等级的取样数? 在同等群体规模情况下,屏障系统内的取样数量应多于开放系统,21,监测,2、随机取样/哨兵动物 随机取样每个单元选择4个不同的位置 使用哨兵动物:为检测而设的指示动物(质量合格、放入种群不同位置饲养) 3、提高阳性检出率的取样原则 无特殊要求-成年动物 抗体检查-老龄动物 病原分离-幼龄动物,22,监测,4、检测频率 普通级 3个月 动物 清洁级 3个月 动物 SPF级 3个月 动物 无菌/悉生 1年 动物 2-4周 环境和粪便,23,监测,5、确保送检途中无不受污染 6、检测方法:参照国标 病毒:血清学检测(普查)病原学检测(有疾病流行需确认病原) 细菌:病原分离培养或接种动物 真菌:分离培养+生化+免疫学 寄生虫:体外寄生虫主要为节肢动物如跳蚤、虱子、螨虫,肉眼观察;体内寄生虫主要为蠕虫、原虫,寄生部位取样镜检,24,监测,7、结果判定 一项阳性即不合格 8、监测方案 根据病原种类、感染特性、动物特性,结合国家标准 如:病毒感染后的抗体产生规律、寄生虫生活史,25,通用检测取样步骤,1、外观检查 2、麻醉 3、拔毛/梳毛-体外寄生虫 4、取血:血清学检测 5、取皮屑:检测真菌、体外寄生虫 6、无菌解剖 7、取器官分泌物:分离细菌 8、取脏器、肠道内容物、粪便:体内寄生虫、分离细菌,26,小鼠传染性脱脚病(鼠痘),病原:鼠痘病毒 性质:小鼠烈性传染病 危害:动物损失,多暴发流行,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引起自发性自体免疫疾病、同系皮肤移植排斥、抑制某些化合物致癌作用,27,小鼠传染性脱脚病(鼠痘),流行病学: 小鼠(自然宿主),易感性因品系而异 易感:BALB/c、DBA/2 、C3H等 抵挡:C57BL/6、 AKR等 野生小鼠常感染 可垂直传播,可通过病毒传代及肿瘤移植传播 多暴发流行,28,小鼠传染性脱脚病(鼠痘),临床症状 急性感染:4-12小时内死亡,被毛粗乱食欲减退,肝坏死 亚急性:皮肤型,面部水肿,皮下丘疹,脚、面、耳、尾皮肤糜烂,四肢和尾坏死,流产,脾脏、淋巴结肿大 慢性感染:由急性、亚急性感染而来,生长缓慢产仔减少 隐性感染:外观健康,体内病毒增殖带毒,29,小鼠传染性脱脚病(鼠痘),感染后处理 发病动物全群淘汰 停止繁殖(宫内感染) 用具彻底灭菌,饲养室熏蒸封闭3个月以上 预防 防野鼠、引进小鼠检测,30,仙台病毒感染,病原:小鼠仙台病毒 性质:动物传染病,多隐性感染,难控制 危害:严重干扰实验,如改变体液和细胞免疫,改变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及致癌性;影响繁殖:死胎、乳鼠死亡 仙台病毒最早于日本仙台一实验室分离,目前除了可广泛用于基因治疗用载体,还可用于构建活载体疫苗。,31,仙台病毒感染,流行病学: 易感对象:小鼠大鼠豚鼠地鼠 易感品系:NIH、C3H、DBA/2等 抵抗品系:C57BL/6、BALB/c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 冬春季节多发,易感种群中新生和幼鼠最易感,5-7周龄常为传染源 开放环境下饲养实验小鼠极易感染,32,仙台病毒感染,临床症状 慢性感染:6周以内小鼠,亚临床 急性感染:被毛粗乱,呼吸困难,消瘦 感染后处理: 全群淘汰,或停止繁殖40天以上,可用剖宫产建立新群 预防: 定期检测,建立无感染种群,33,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性质:人兽共患病 危害:严重危害动物管理人员健康 流行病学: 人和各品系大鼠普遍易感 猫、犬、猪带毒 接触感染:虫咬、伤口污染,人接触带毒动物及其排泄物 气溶胶感染,34,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症状: 大鼠为隐性感染或持续带毒 人轻度出现感冒症状,重者为高热、出血、肾衰竭、外周循环障碍等,可致死 感染后处理: 及时处理感染动物 预防: 防范野鼠污染饲料垫料和动物,防咬伤、吸入,35,小鼠病毒性肝炎,病原:小鼠肝炎病毒 性质:动物传染病,多隐性感染潜伏感染 危害:应激时急性发作致死,改变免疫应答参数,影响酶活性,严重干扰肝脏实验,增加对其他传染病感受性 流行病学: 仅感染小鼠,常隐性感染,BALB/c和ICR较易感 高度传染性,一定条件下急性发作致死 经口和呼吸道传染 经粪便、鼻咽渗出液、尿液排毒,36,小鼠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 成年鼠多隐性感染,应激发病,症状明显 精神沉郁,消瘦,弓背,厌食,腹泻,眼分泌物 幼鼠后肢麻痹 乳鼠病程短发病急,发病和死亡率均高 裸小鼠呈亚急性/慢性肝炎变化 肝脏病理变化为剖检重点:散在出血点、灰黄坏死点 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脱髓鞘性脑脊髓炎),37,小鼠病毒性肝炎,感染后处理: 全群淘汰 剖宫产净化建立新群 预防: 环境卫生、定期检测,38,乳鼠流行性腹泻,病原:小鼠轮状病毒 性质:动物传染病 危害:危害仔鼠生长发育 流行病学: 小鼠是唯一的自然宿主,C3H敏感,C57BL相对具有抵抗力 高发于15日龄内小鼠,易感程度随日龄增长而降低 通过消化道传播,开放饲养小鼠发病率高,39,乳鼠流行性腹泻,临床症状: 幼鼠早期:腹泻、脱水、消化不良、肩背干燥白色痂皮 幼鼠后期:粪便干燥,直肠梗阻致死 轻度2-5日可自愈 成年鼠隐性感染并排毒 感染后处理: 全群淘汰,40,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病原:兔出血症病毒 性质:动物烈性传染病 危害:毁灭性的兔传染病 流行病学: 易感对象:各种家兔,长毛兔更敏感 3月龄以上青年兔和成年兔易发病死亡,断奶兔有一定抵抗力,哺乳期仔兔基本不发病 四季可发,传染力强,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空气传播为主,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传播 耐过恢复兔带毒成为传染源,41,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3-5天 脏器广泛充血、出血,剖解见胸腺、肺、肝、肾、脾、肠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淤血;肝、脾质脆,切口外翻,多汁;膀胱积尿,粘膜增厚,有皱褶。 青年、成年兔多见超急性、急性型,流行后期和3月龄内幼兔多见慢性型 最急性型往往不见任何症状,病兔突然在笼内乱跳几下,倾刻例地抽搐,鸣叫死亡。 急性型病免感染病毒后,体温升高达41度左右,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饮水量增加,呼吸加快,口、鼻发绀。临死前突然兴奋,在笼内奔跳,然后前肢伏地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划水,惨叫数声死亡。 易误诊为兔巴氏杆菌病、兔魏氏梭菌肠炎等,42,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感染后处理: 隔离、淘汰、未发病紧急接种疫苗 预防: 免疫接种、定期检测 免瘟病毒存在于病兔所有器官、血液、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病免、死免是主要传染源。 可通过人和污染的环境多途径传播,43,狂犬病,病原:狂犬病毒 性质:人兽共患病 流行病学: 易感对象:犬、猫、猴、人 病毒存在于中枢神经组织和唾液腺,感染动物长期排毒 直接接触感染,人主要因咬伤或皮肤粘膜伤口接触感染,44,狂犬病,临床症状: 恐水、怕风、狂躁、咽部肌肉痉挛、瘫痪 潜伏期:几天至数十年 前驱期:病犬缺乏特异性症状,轻度异常 兴奋期:高度兴奋,攻击性强,兴奋和沉郁交替 昏迷期: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亡,45,狂犬病,感染后处理: 淘汰、处死 预防: 接种疫苗、及时清理伤口,46,犬瘟热,病原:犬瘟热病毒 性质:动物烈性传染病 危害:致死性传染病 流行病学: 冬春多发 多发于3-12月龄幼犬,水貂、雪貂极易感染 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感染 以呼吸道、飞沫和饮水食物传播为主 病犬眼、鼻分泌物、唾液、粪便、尿液排毒 可经胎盘传播,47,犬瘟热,临床症状 根据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出现不同症状(卡他型、消化道型、2种神经型) 复相热、鼻炎、支气管炎、呼吸和消化严重障碍、脑炎 感染后处理: 隔离治疗、环境彻底消毒 预防: 接种疫苗,48,犬细小病毒病,病原:犬细小病毒 性质:动物烈性传染病 危害:致死性传染病 流行病学: 幼犬特别易感,猫、貉等可感染 直接和间接接触感染 病犬粪便、尿液、呕吐物、唾液中有病毒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