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8页
第2页 / 共108页
第3页 / 共108页
第4页 / 共108页
第5页 / 共108页
第6页 / 共108页
第7页 / 共108页
第8页 / 共108页
第9页 / 共108页
第1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导 言,总 论,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颅脑、脊髓、脊柱) 方法: 头颅平片 脑血管造影 (DSA) CT (C-; C+; dyna-C+; 脑室, 脑池造影; 椎管造影) MR (C-; C+; dyna-C+; MRA; MRS; fMRI; CSF-cine等) TCD(经颅多普勒),头颅平片,方法简单,经济,无痛苦 有时能明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 一般采用后前位及侧位,优越性,局限性,仅提示病变存在,但不能确诊 临床表现明显但无异常发现,头颅平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有创性 应用 金标准 肿瘤,脑血管造影(DSA),平扫: 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变。 确定病变性质。 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分辨肿瘤与水肿。,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优势: 无射线 任意平面成像 多种参数、序列成像 组织分辨率高,弥散 灌注 皮层功能,Spectroscopy,BOLD fMRI,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颅脑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头颅平片的X线解剖,头颅大小与形状 颅骨骨质、密度与结构 颅缝与囟门 颅壁压迹 蝶鞍大小、形状及结构 岩骨及内耳道 颅内非病理性钙化,15,观察要点: 颅骨板障结构 颅缝:人字缝、冠状缝、矢状缝 蝶骨:大翼、小翼 眼眶 颞骨岩部 鼻中隔、鼻甲 上颌骨、下颌骨 额窦、筛窦、上颌窦,矢状缝,人字缝,冠状缝,额窦,颅骨正位片,17,观察要点: 颅骨板障结构 颅缝 上颌窦、蝶窦 颅底: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蝶鞍结构:前床突、后床突、鞍底,额骨,顶骨,枕骨,人字缝,蝶鞍,乳突气房,冠状缝,血管压迹,颅骨侧位片,压迹 (1)脑回压迹 (2)脑膜中动脉压迹 (3)蛛网膜颗粒压迹 (4)板障静脉压迹 (5)导静脉压迹,脑膜中动脉压迹,脑回压迹,蛛网膜粒压迹,板障静脉压迹,横径:平均11.5mm 深径:平均9.5mm,岩骨与内耳道,钙化 (1)松果体钙化 (2)大脑镰钙化 (3)床突间钙化 (4)侧脑室脉络丛钙化 (5)其他,床突间韧带钙化,脉络丛钙化,30,脑血管造影,DSA,digital substration agiography,颈内动脉走行: 岩骨段(C5) 海绵窦段(C4) 前膝段(C3) 床突上段(C2) 终段(C1),大脑前动脉的走行: 水平段(A1) 上行段(A2) 膝段(A3) 胼周段(A4) 终段(A5),大脑中动脉分支 水平段(M1) 回转段(M2) 侧裂段(M3) 分叉段 (M4) 终段 (M5),眼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脉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椎动脉造影,37,椎动脉造影,基底动脉环(Willis),正常CT表现,如何观察CT图像,颅脑窗与骨窗 不同组织结构的密度 不同组织结构的形态,1、脑白质:密度稍低于灰质,CT值20-30Hu。 2、脑灰质:密度稍高于白质,CT值30-40Hu。 3、脑室脑池:呈低密度,CT值0-10Hu。 4、颅 骨: 呈高密度,CT值250Hu。 5、生理钙化:点片状致密影。CT值60Hu。,CT表现,43,CT,OMLorbitomeatal line,颞叶,垂体窝,四脑室,枕骨,桥小脑角池,鞍背,前床突,侧裂池,侧脑室前角,侧脑室三角区,尾状核头部,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丘脑,内囊前肢,豆状核,C T A,磁共振成像(MRI),如何观察MR图像,分清T1WI 与T2WI 不同组织的信号强度 流空效应与血管,T1加权成像(T1WI)-突出组织T1弛豫(纵向弛豫)差别 T1WI特点:组织的T1越短,信号就越强;组织的T1越长,信号就越弱。,T1WI,T1WI,如何辨认T1WI图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突出组织T2弛豫(横向弛豫)差别。 T2WI特点:组织的T2越长,信号就越强;组织的T2越短,信号就越弱。,T2WI,如何辨认T2WI图像?,T2WI,抑制自由水,如脑脊液,对邻近脑脊液的病变显示更为清晰。,FLAIR,FLAIR,STIR(脂肪抑制序列),判断病灶内是否存在脂肪成分,T1WI STIR,组织的MR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si = k.n(h).e (-TE/T2).1- e (-TR/T1) k为常数;n(h)是质子密度;e为自然常数,等于2.71828182845904;TE为回波时间;TR为重复时间;T2为组织的T2值;T1为组织的T1值。,组织的MR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si = k.n(h).e (-TE/T2).1- e (-TR/T1) 质子密度越大,组织的信号越强; T1值越短,组织的信号越强; T2值越长,组织的信号越强; TE越短,组织的信号越强; TR越长,组织的信号越强。,MR信号表现,大脑,大脑半球由脑沟、裂将皮层分成额、颞、顶、枕和岛叶。 (1)额叶:位于大脑半球前上部,内侧以大脑纵裂与对侧分开,后方由中央沟与顶叶分开,外下方经外侧裂与颞叶分开。 (2)颞叶:前由外侧裂与额叶分开,后借顶枕裂和枕前切迹的连线与枕叶分开。 (3)顶叶:前方由中央沟与额叶分开,下方与颞叶的分界线为外侧裂,与枕叶的分界线为顶枕沟。 (4)枕叶:经顶枕沟与顶叶分开,与颞叶的分界为顶枕裂与枕前切迹的连线。 (5)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部,四周有环形沟。,中央沟,外侧裂,顶枕沟,端脑的内部结构,1基底核 (1)纹状体,(2)屏状核,(3)杏仁体,正常解剖,常规轴位扫描,2.侧脑室 分四部分: 前角 伸向额叶 后角 伸入枕叶 下角 伸至颞叶 中央部 位于顶叶内,借左、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17-70 ,71,正常解剖,70,MR,MR正中矢状位,脊柱正常影像学表现,脊柱与影像学相关的解剖结构: 椎体、附件 椎管、椎间孔 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 椎间盘(髓核、纤维环、透明软骨终扳) 硬膜囊、脊髓、马尾、神经根,脊柱平片,脊髓造影,脊柱横断面CT检查,脊柱横断面CT解剖 椎弓根层面,脊柱横断面CT解剖 椎间孔层面,侧隐窝(Lateral recess)是椎管内腰神经根通向椎间孔的通道,主要存在于三叶形椎管,其前壁是椎体后外侧部、外侧壁为椎弓根内面、后壁是上关节突前内缘和黄韧带。 侧隐窝宽度是椎体后缘到上关节突前内点的距离,其下限为5mm。,脊柱横断面CT解剖 椎间盘层面,CT三维重建,脊髓影像,一、检查方法:MRCT脊髓造影X线平片 二、正常表现:椎管前后径11mm,横径16mm, 脊髓呈圆柱状,边缘光滑,信号均匀。,矢状面和横断面成像为主; 可清楚地显示脊柱的连续解剖 在矢状面上可见椎体后缘的中间部位有短的条状凹陷为正常基椎静脉,T1WI,T2WI,椎间盘:由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椎间盘MRI的典型表现: T1WI呈较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间盘中央横行低信号,为纤维组织。,椎体的附件包括: 椎弓(椎板) 棘突 横突 上、下关节突,下关节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上关节突,椎弓,关节突关节腔,椎间孔:上下相邻椎弓根之间的间隙。神经根于上三分之一通过。 侧隐窝:椎体和椎板之间的夹角,内有神经根通过。口部宽约5mm.,侧隐窝(Lateral recess)是椎管内腰神经根通向椎间孔的通道,主要存在于三叶形椎管,其前壁是椎体后外侧部、外侧壁为椎弓根内面、后壁是上关节突前内缘和黄韧带。 侧隐窝宽度是椎体后缘到上关节突前内点的距离,其下限为5mm。,张口位观察寰枢关节,主要观察寰枢关节包括寰齿关节与两个关节突关节。,颈椎双斜位片,CT,CT椎管造影,脊柱的影像解剖,颈椎MR,正中矢状位,脊柱的影像解剖,椎间孔矢状位,颈椎MR,脊柱的影像解剖,胸椎CT,软组织窗,骨窗,脊柱的影像解剖,肋椎关节 肋横突关节 椎体呈方形,脊柱的影像解剖,腰椎CTM,腰椎CT,脊柱的影像解剖,脊柱的影像解剖,脊柱的影像解剖,MRM,PROSET,右侧腰3-4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108,see you next time!,continue.,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