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 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 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2先秦文献有云:“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 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中央之帝为浑沌,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些 言论的主旨在于强调A民贵君轻B道法自然C节用尚贤D以法治国3汉书严助传记载:“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屡举贤良 文学之士。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A选官权控制在地方手中 B任用儒生参政加强皇权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贤良是选官的主要标准4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 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提高个人的身心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用佛道思想改造儒学 D实现社会秩序的规范5. 1860年9月,咸丰令曾国藩率军北上勤王,但李鸿章以英法“不过金帛议和”为由,劝告曾国藩按 兵不动。李鸿章的言行所反映出的现象在此后数十年间愈演愈烈,成为清末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 类似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时隐时现,为解决此类现象,古代王朝中较为成功的制度实践是A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B节度使权力的加强C诸路转运使的设置 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6有两则描述中枢机构的史料:其一:中国古代某机构“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 答,以平允庶政。”其二:19世纪中期徐继畲描述近代西方某国机构:“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 乡绅房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必乡 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两国“机构”的共同点是A适应了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 B享有法定的机要事务决策权C对君主权力构成了有效制约 D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讨论7. 明朝中后期繁荣的小说、戏剧竞相得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 夫、小贩、商人、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至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 这反映了当时A理学思想借助小说戏剧传播 B科举取士推动民间文化发展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流布渐广 D市民阶层对个性自由的追求8. 从1678年开始,清廷多名官员向康熙帝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多次下旨“以礼敦请”,1687年, 年已古稀的黄宗羲致书朝廷:“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勿,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 于今见之。”上述现象说明了A康熙推行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B清初思想家难以挣脱封建桎梏C黄宗羲批判君主制度趋于保守 D宋明理学的思想禁锢趋向严密9. 西方科学家普里戈金说,科学的“这个异乎寻常的发展带来了西方科学的基本概念和中国古典的自 然观的更紧密的结合。我相信我们已经走向一个新的综合,一个新的归纳,它将把强调实验及 定量表述的西方传统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这一观点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普里戈金的 言论表明了中国传统科技A蕴含和谐适度的观念 B奠定近代科学的基础 C以其实用性著称于世 D根本改变了人类认知10古代中国人的历史观念认为越往古,“三皇五帝”的时代,那是最好的,以后的社会要变好的话,最 好的方法就是追溯远古、回到远古,回到远古的程度越高,社会就会越好。但是这种历史观念后来发 生变化,有些人认为社会是递进的,越往后这个社会越好。在这一新观念的影响下,这些人的诉求是 A“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B“倡平等,堕纲常也;伸民权,无君上也”C“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 D“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11.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官员王之春曾奉派出使日本、俄国,借此游历欧洲诸国,他痛感 中国受列强侵辱的经历,编成一部叙述清代顺治年间到同治年间中西交涉以及清朝与邻国关系史实 的著作。书中记载了很多清朝有悖现代外交常理之事。为使朝廷接受他的著作,他将该书命名为国 朝柔远记。上述现象表明了A王之春是具有世界眼光的先驱 B洋务运动使外交制度开始变化 C清朝开始突破天朝大国的心态 D该书旨在打破华夷秩序的观念12. 戊戌时期,重视先秦诸子学说蔚然成风,严复以西学诠释老庄,谭嗣同以孔墨并举,梁启超在万木 草堂时已“治周秦诸子”,且好墨子,乃至康有为在构思变法理论时也提出“诸子并起创教、改 制”的说法,改变了视诸子为异端的陈旧观念。晚清诸子学的复兴本质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知识分子用国学抵制西方文化C诸子学说的理念适应近代社会 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动摇13.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了新小说杂志,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他认为,小说的作用已远远超过在六经、正史、语录、 律例所不能及之处。“小说界革命“由此开始。“小说界革命”的主要影响在于A顺应了民主革命潮流的发展 B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入 C否定了传统文学典籍的价值 D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高涨14. 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 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表明了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B.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 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D.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15.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知识界“将民间看作是与传统的封建帝国王朝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力量”,由此 开始,“形成了大规模的到民间去的热潮。纷纷循着各自的方案与路径去发掘民间的、乡村的 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上述现象发端于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16. 1938年9月,国民政府委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以国民政府财政委员的身份到美国, 在美国成立“复兴商业公司”。陈光甫频繁活动于美国政界、商界、揣度对方人士之心理,伺机进 言。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先后达成两笔借款。上述现象表明了当时 A国民政府推进全面抗战局面的形成 B中国积极维护反法西斯联盟的成果 C中国加速收回国家经济主权的进程 D国民政府力争美援以制止日本侵略171949年6月,毛泽东在其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他进一步提出,“骑墙是不行的,第 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强调冷战格局下中国联苏抗美的必要性 B阐明与国民党展开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C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供理论准备 D打消部分民主人士走英美式道路的幻想18. 1971年,中国成立了由国务院领导的环保领导小组,来监督参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 国人类环境大会的准备工作,而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反过来促使中国建立了一个独立于卫生部的环 境保护机构,即1974年成立的隶属于国务院的环保办公室。1973年中国还制定了第一套环保规定 环境保护条例。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积极参与并且学习国际制度和机制 B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到国际社会承认C中美关系的改善开创了中国外交新局面D中国清除了外交工作中的意识形态色彩19. 西方著作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 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 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这表明了古希腊 A民主制度不够完善B直接民主确保人权C动摇氏族贵族特权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20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 A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B强调理念世界的永恒真实 C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D创建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21. 欧洲某启蒙思想家认为,人应该回到自然状态的出发点去,设计出一种制度,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 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使国家成为每一个人的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是民主制度,是每一个 人的完全的民主权利。因此,这位思想家 A倡导实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完善了启蒙运动的哲学体系 C主张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 D提出了三权分立并彼此制衡22西方有学者认为:“思想和科学的进步是由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所构成的,当旧的范式变得日益不能 解释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时,能用更加令人满意的方法来说明那些史实的范式就取代了它。”下列 对应不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论 B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万有引力定律23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事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对世界政治文明史中不同国家在相关时期的政治 体制或法律制度的状况理解正确的是A3世纪中期的罗马 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界限泾渭分明B18世纪初期的英国国家元首和议会有可能各行其是C18世纪末期的美国中央和地方上下级关系协调得当D19世纪末期的法国共和制和君主制的较量扑朔迷离24. 英国议会于1707年通过任职法案:“凡从王室新近获得官职,或领取薪俸者,均不得当选议员 并进入议会下院凡已选下院议员并在任职期间接受国王官职者,其议员资格将被宣布无效。” 这一现象说明 A. 国王一直通过赏官赐爵控制议会 B.完全割裂了国王与下院间的联系 C. 剥夺了国王作为政府首脑的权利 D.王权在下院的影响受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