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2,主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二、党史的几个基本知识,3,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3、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历史背景 建党条件 建党标志 建党意义,5,历史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中国进入近现代史,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反帝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义和团运动(18991900)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洋务运动(18611894) 清政府发起的“自强”运动 戊戌变法(1898)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19111912)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1919) “德先生,赛先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历史背景,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指出: 三次革命高潮悲壮地失败了,中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挣扎。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严肃的问题:中国的出路何在?怎样才能救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说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所作出的结论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才能胜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拥护者。,7,建党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 2、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8,共产主义小组分布图,9,建党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1921年7月23日8月3日 地点:上海法租界上海望志路106号 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人物: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成果: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纲领和实际工作计划。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李分管组织和宣传,10,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邓恩铭 王尽美,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包惠僧 陈公博 周佛海,11,建党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经过了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终于有了新的领导核心。 中共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一部分。 红色的起点,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2,“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拉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序幕。(纪念建党90周年建党伟业) 毛泽东说过:“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纪念建国60周年建国大业),1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成立之初的革命探索(1921-1923年)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国共第二次对峙),14,党内左倾与右倾思想,“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左”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执行,便成为“左”倾机会主义或叫“左”倾冒险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出现过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19311934年,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在党内统治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理论上、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完备,影响最深,危害最大。,15,党内左倾与右倾思想,右倾思想就是过分保守,思想落后于时代和形势的发展。指党内的一种错误思想,表现为对敌人软弱、妥协、害怕、投降,政策和路线上保守,走在群众的后面。不能随着事情客观情况前进,在党内斗争中放弃原则和斗争,像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就犯了右倾主义错误,在于国民党斗争中放弃了领导权,最终革命失败。,16,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光辉典范;在遵义会议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的分歧和矛盾;长征途中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西安事变中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事变, “逼蒋抗日”。此阶段的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17,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抗日战争时期) 七七事变后,改编红军的编制,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面对国民党先后掀起的三次高潮,坚持了“在斗争中求团结”等正确方针,既击退了国民党的高潮,又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5年召开“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此阶段中共在政治上日益成熟,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也在此时形成。,18,从农村回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建国,得到各民主党派的支持,赢得人心;内战爆发后,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全国解放前夕,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正确方针,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新探索。,19,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毛泽东思想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 (2)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 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理论。 (4)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 关于党的建设理论。,20,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落足点,21,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邓小平理论体系,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当前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22,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3,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24,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25,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26,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27,6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28,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29,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30,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31,上述九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要掌握其完整体系和内在逻辑。,32,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几个基本知识,三件大事、三大经验、指导思想、 四代领导集体、党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 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国共谈判、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党内矛盾与斗争、 毛泽东重要著作、党的重要会议,33,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34,三条经验,1、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3、党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35,中共指导思想(行动指南),36,四代领导集体,37,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38,统一战线(1),39,统一战线(2),40,两次国共合作,41,国共两党重要谈判,4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或变革,43,“左”、右倾错误及纠正(1),44,“左”、右倾错误及纠正(2),45,“左”、右倾错误及纠正(3),46,“左”、右倾错误及纠正(4),47,毛泽东著作(1),48,毛泽东著作(2),49,毛泽东著作(3),50,毛泽东著作(4),51,中共重要会议(1),52,中共重要会议(2),53,中共重要会议(3),54,中共重要会议(4),55,中共重要会议(5),56,中共重要会议(6),57,总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经过反复实践而愈益结合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58,谢 谢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