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4页
第2页 / 共114页
第3页 / 共114页
第4页 / 共114页
第5页 / 共114页
第6页 / 共114页
第7页 / 共114页
第8页 / 共114页
第9页 / 共114页
第1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元考古,宋元考古是两宋、辽、金、元考古的简称,属于历史考古中的晚段考古。 辽9161125、五代、北宋 金11151234、南宋 元12061368 宋元时代考古还包括,西夏、吐番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考古。,宋元考古以城址、墓葬、手工业遗迹和遗物、宗教遗迹为研究对象,其中,当前发展起来的专题考古有:都城考古、瓷器考古、水下考古、海外交通专题考古、宗教考古。 宋元历史特点与宋元考古特点: 第一、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王朝为主,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阶段。 第二、宋元商品经济发达。瓷器制造业、丝织品都空前发展。促使城市结构、国家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改变。而且随着海外贸易展,瓷器商品远销到南亚、东亚、西亚、非洲等第地。,第一章宋代考古,第一节城 址 一、北宋东京城 经过五代十国的历史动荡期之后,中国走向第二个南北朝时期。北宋建立后,经济得到恢复并进入到快速发展期。 在这个历史的北景下,产生了一个繁华的历史名城,北宋都城东京城。(北宋4京:陪都有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1981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等组成宋城考古队,开始对东京城进行勘探和发掘。 宋城考古面临的3个困难: A北宋开封城址被深埋在地下8米以下(地层图片),北宋文化层距地表810米,城墙距地表39米。仅明清两代的黄河泛滥形成的淤沙堆积就厚达56米 B地下水位较高,发掘和钻探都很困难。 C内城遗址地处今开封市区,勘探工作只能利用断续的稀少空地进行。,东京城的布局,据事林广记的插图,东京城是三个正方形的城层层相套,很规矩。可是考古勘探确定的平面图却不规矩,纠正了7百多年人们对东京城布局的错误认识。,北宋开封城是在唐、五代旧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由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组成,四城相套。,外城,又称罗城、新城,是后周显得五年958年建成,宋神宗扩建后周长50里165步。外城的城门记载有21座(含水门)。发现5处瓮城5处缺口,可能是城门所在。 内城:北宋汴梁的内城是利用了唐代汴州城,修补增筑而成,所以又称旧城。金兵攻占开封后,内城遭到较大破坏。开封城是金的南京城,金朝末年(宣宗时)虎高琪又将内城进行向南北扩展,形成现存的明清开封城城墙基础。内城城门10座。 从新的考古发现看,东京城的大内应包含皇城和宫城两重。9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宫城又称皇城,是一道城墙。宫城是长方形,四墙全长2521米左右,按一宋里约合559.872米计算,此长度与文献记载的(大内)“周回五里”大体相合。,东京风貌与清明上河图,东京城研究 历史文献: 宋史地理志、宋会要辑稿方域、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古文献是复原开封城的重要参考资料。孟元初居汴梁京城,入南宋时,写出昔日汴京城繁华风貌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该书被誉为“立体的清明上河图”,是研究汴京城和宋人生活的必读之作。 古图:元代刻本事林广记中有宋汴京城的平面图,这只是个示意图,与考古勘查的出入很大。但这幅平面图基本上反映出东京城的布局特点,中国历史地图集等使用的宋代开封城的平面图都是从事林广记插图略作修改而来。,古画:关于东京开封的人物,风俗画、金明池争标图、便桥会盟图,界画,历史事件画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其中价值最高的当首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对当时汴河上风景人物进行了细致描绘,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他是以清明时节的上京汴河的繁荣景象为题材进行的艺术创作与真实的景物分布还有一定距离。,存世的本子很多,都是清明上河图,只有其中一幅题:清明易简图。据那志良介绍: 台湾故宫藏7本 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藏3本 美国芝加哥孟义君私人收藏1本 北京故宫藏1本(长春收的) 若从城门建筑,虹桥看,故宫收藏者为真迹。,故宫本长5.25米,宽25.5厘米。主题描绘清明时节京城的繁华景象。布局由远及近,由略到祥,由郊野到城里分4部分:1)、田园景色,2)、汴河的市桥及周围街市,3)、城门,4)、城内十字街头。共有街市人物770多人,船20多艘。,桥的沿河两岸都设有商店。桥上两侧都盖搭有临时性的店铺,顶盖作方形或圆形不一。这就是所谓“桥市”。,“街”就不再是“坊”之间的通道,而成为街道两侧商店和住宅的通道;“巷”也不仅是“坊”内的通道,而成为小巷两侧商店和住宅的通道,从此大街和小巷连结的交通网逐渐形成。从此“街巷”的结构就代替了原来的“街坊”结构。 北宋末年东京的街巷,已经把商业区和居民区打成一片,在许多重要的交通便利的街巷中,都出现了繁华的新“街市”,其中尤以南、东、西、北四条御街最为繁华。,3、北宋东京城的特点,第一,三重或四层城相套的布局,宫城位于中央,突出了宫城地位,是皇权至上思想在都城设计中的反映。 第二,开放式的街巷代替了封闭式的里坊制度。城市的景观、管理市民的制度、城市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要改变。 第三、商贸活动分散于全城各地,还出现早市与夜市,商业繁荣。,二、南宋都城临安城,南宋临安城位于杭州。80年代开始对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址进行考古勘查。已探出皇城的北城墙、东城墙、太庙遗址、衙署、官窑等。 杭州城始建于隋代,五代钱氏定为都城,经几次扩建,周垣达到七十里。北宋时成为东南重镇。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被正式定为都城。,1、布局 由于地势的关系,外城城垣呈腰鼓形。南部和西南部是丘陵地带,北部和东南部是水网地带。政治上的统治中心宜于居高临下,因此建在南部的丘陵地带。五代时吴越国的子城建在凤凰山东麓,南宋临安的皇城依然设于此,形成坐南向北的特殊布局(图)。,南宋的皇城,围绕着馒头山,利用自然地形布置宫殿、园林和亭阁。南部是外朝的大庆殿和垂拱殿;东北是东宫所在;北部是次要的宫殿、寝殿、后宫及园囿。基本符合“前朝后寝”的惯例。 临安的大内,由于山地局限,可用地促狭,因此只有一个正衙,各种仪式均在同一个殿上举行,随着举行礼仪的不同改换殿门牌名。其后小殿都属于寝殿性质。,外城开旱城门十三座、水门五座。城内的主街中心御街(今中山路)。城内的河渠很多,有盐运河、茅山河、市河、清湖河、青山河、莱市河、下湖河等。城内有四条大的横街,横街间是东西向小巷,构成了纵街横巷、水陆并行的街网布局。 临安城是在与金朝对峙的特定情况下而成为南宋朝廷“行在所”。统治者始终希望恢复祖先的基业,至少在名义上仍坚持以北宋东京城为国都的观念,故而定都临安以后虽然兴建皇城,设立了各种衙署和礼制性建筑,但城市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大的改变。,第二节宋代墓葬,北宋皇帝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嵩山、洛河之间的丘陵上。这里还有北宋徽宗(衣冠冢),钦宗的陵墓没有找到。 巩县宋陵以芝田镇为中心,陵区分布在南北12公里,东西约13公里的范围内。按地望可分4区: 一区是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 二区真宗永定陵, 三区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 四区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陵墓在选地上有两点特殊,,第一,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倚山面水,而宋陵则相反,它们是背水面山,背洛水面嵩山,墓向指向少室山主峰。 第二,各陵地形南高北低,陵丘位于地势最低处,一反中国古代建筑逐进增高、置中心建筑于最崇高地位的常例。这是受当时风水堪舆学说的影响。宋皇帝姓赵,根据“五音姓利说”(按宫、商、角、征、羽五音把所有姓氏分成五类,再按五音定墓的方位),赵归为角,埋在丙方向才吉利,而且吉方要山高水来。,2陵墓的平面布局,北宋七帝八陵皆依同一制度建造,布局基本一致,每陵皆有兆域、上宫、下宫、神道。 兆域内有皇陵、皇后陵、陪葬的宗室和重臣的墓。兆域周界没有墙垣。 陵丘四周筑有方形神墙,神墙以内部分叫上宫。陵丘位于上宫中心,用夯土筑城,覆斗形。陵丘前置宫人一对。神墙用夯土筑成四面各设一门。东门、西门、北门之外各设石雕蹲狮一对。南门是正门,门内置石雕宫人一对,门外置武士一对、奔狮一对。 下宫建于皇陵西北,乃日常奉飨之所。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仅在个别陵墓之后存有石狮。,南门以外是神道。夹神道设置鹊台、乳台,石雕仪列。神道石刻从南往北依次有: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端、鞍马及控马人、虎、羊、客使、武臣、文臣。,南宋六陵,南宋六陵:位于浙江绍兴市绍兴县富盛镇境内的绍兴茶场及其北侧的茶满山庄中。 中华历代帝陵、南北宋陵及中华帝陵书中均说是在绍兴市皋埠镇牌口村攒宫茶场内。 南宋灭亡后,南宋帝陵开始遭遇灭顶之灾。1285年,江南佛教总领、西域僧人杨琏真珈开始对南宋陵大肆盗掘。 还好有义士唐珏等人将诸帝尸骨换出,另行埋葬,得以保全。明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开始对宋六陵加以维护。洪武二年,浙江省献上宋攒宫图,乃下令将诸帝遗骸归葬原穴。诸陵封土树碑,修葺享殿围墙。可能是明朝开国初期,国力不济,只修建了孝宗、理宗陵上 的享殿三间,周围还有几段墙垣,理宗陵有碑亭、宰牲房、斋房各一间,其他一无所存。明 、清政府下令保护宋六陵,但是破坏事件仍时有发生。据南北宋陵转述1936年5月陈万里考察南宋皇陵时的情景:“此处遍植松树,乃是造林事务所的经营,陵上的松,格外来得高大。孝宗陵,四周有矮墙,还有几楹享堂,壁间嵌上十余块的御祭文碑记,此外一无可观。出孝宗陵不多路,就到了高宗陵,更荒凉了,没有围墙,也没有殿堂,就是在一个阴森林里面,一堆土,一块碑而已。”抗战时期,汪伪集团的军队对宋陵进行了盗掘。到解放时,宋六陵仅存孝、理两陵的献殿和被盗掘的六个墓穴。解放后,陵区成了一个劳改农场。1964年,该农场结束,这里建起了东方红茶场。1965年,绍兴师专从城内迁来,陵内墓穴多数被推平。“文革”时期,余下的陵穴被作为“四旧”全部毁掉。,北方宋墓,北方宋墓是指黄河流域的北宋墓葬。有砖室墓、石室墓、土洞墓、竖穴土坑墓。 1、北方宋代砖室墓的特点 砖室墓发现数量多,是北方宋墓的主要形式,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方形和圆形单室为主,在晚期流行多边形的砖室墓,宋末发现有少量的双室墓(前后室墓)。 第二,在汴京开封到西京洛阳之间的黄河沿岸地带,雕砖壁画的装饰手法流行,特别是雕砖手法日益兴盛,单纯的壁画装饰走向衰落。 第三,北方宋墓流行薄葬,墓中随葬品很少。 第四,木棺具多已朽掉,此外还曾发现很少量的石棺,棺上有孝子故事等雕刻。 第五,一般非品官不用墓志。,白沙宋墓,5152年在修建白沙水库时发现并发掘的,1957年出版了白沙宋墓报告,该报告由宿白执笔。 白沙宋墓书中报道了发掘的三座雕砖壁画宋墓。壁画最精美的是一号墓,墓主赵太翁是一富商地主,据墓内墙上的题记,该墓年代为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 一号墓是前后两室的雕砖壁画墓,前室方形,后室六角形。前室为宝盖顶,后室作截头六瓣攒尖顶。,甬道内交租人,妇人启门图,随葬品很少。有白瓷碗两件、买地券(砖雕)一件、铜钱一枚(绍圣元宝), 铁器(已锈,器形不可辩)铁块。铁猪的简化物,以压龙。,第二章 辽代考古,第一节 城 址 辽代城有5类: 京城:辽有五京,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天显三年称南京,天显13年称东京)、 南京(燕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五京由皇帝或亲王主之。 州县城(国家地方行政州县管理机构所在地) 奉陵邑城(为奉祀和守卫皇帝陵墓设立的城) 头下军州城(大贵族的私城) 边防城(边疆地区设立的军事防御城)。,一、辽上京城址,辽上京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城址位于群山环抱的辽阔的冲积平原上,东南有白音戈洛河萦绕,是契丹王族迭剌部的领地。该地原为荒野之地,耶律阿保机曾经在此射箭选址建立龙眉宫。神册三年(918)辽太祖在龙眉宫之地建城,名曰皇都,作为辽国初期统治中心。辽灭渤海之后,国土扩大,国家大业已经稳固,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皇都城规模较小,所以太宗天显元年(926)在皇都兴建宫室,扩展郛郭,至天显十三年(938)更名为上京,设立临潢府。,上京城址,现地面遗迹分南北两城:皇城、汉城。 旧五代史:“城南别作一城,以实汉人,名曰汉城。” 辽史:记载行政建制有潞县、兴仁县、宣化县、定霸县、保和县、易俗县、迁辽县。除了汉人外,还有大量的西域商人, “南门之东回鹘营,回鹘商贩留居上京,置营居之。西南同文驿,诸国信使居之。” 城址略呈方形,破坏严重,城内所见遗址残余痕迹少。东墙长1290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