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9卷第12期2010年12月 vo119 No12 Dee2010 武警医学院学报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CPAF 947 胸腔内生物化疗方法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杨峥维(海军总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48) 摘要:【目的】研究胸腔内注入乌体林斯、顺铂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尽可能引 净积液,再给予胸腔内注药:乌体林斯4 ml,顺铂每次注入4060 mg,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周。A组(n=22)每次注药后4 h 内给予射频热疗:115 h次,温度415435;B组(n=18)为对照组。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胸腔内注 药联合热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909(2022),优于单纯胸腔内注药组722(131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2个月。治疗前血常规正常,无重要脏器 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妇=22)胸腔 内注入乌体林斯、顺铂,注药后4小时给予热疗;B 组(n=18)胸腔内注入乌体林斯、顺铂,注药后不给 予热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948 武警医学院学报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CPAF 第19卷第12期2010年12月 vo119 No12 Dec2010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2 结 果 12 方 法 121治疗方法: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B超定位选 择穿刺点,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单腔中 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并闭式引流胸水,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尽量引流胸水。再给予胸腔内注 药。A组、B组均胸腔注入乌体林斯、顺铂。乌体林 斯每次注入4 ml,顺铂每次注入4060 mg,每周注射 1次,连续注射3周。A组每次注药后4 h内给予患 侧胸部局部热疗,热疗机为国产NRL一002型内生场 射频热疗机,工作频率:915兆赫,加热温度范围为 415435 oC,60 90 min次;B组为对照组,不给予 热疗。注药后嘱患者缓慢变换体位,以便药物与胸 腔充分接触。同时两组胸腔内注药前均静脉给予 恩丹西酮、地塞米松,并适当水化利尿及保肝治 疗。治疗前后均摄胸片、胸部B超检查,记录胸水变 化及主要不良反应。1个月后评价两组的疗效及毒 副反应。 122疗效评价:参照1980年WHO标准统一评价 疗效:(1)完全缓解(CR):积液消失,至少维持4周 以上。(2)部分缓解(PR):积液显著减少(超过50 以上),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3)无效(NC):积液减 少不足50,或增加但增加量不超过25。(4)病情 进展(PD):积液显著增加或患者死亡。完全缓解 (cR)+部分缓解(PR)为有效(RR)。 123毒副反应:按Karnofsky分级 ,分为轻度反 应:不需要治疗;中度反应:需要治疗;重度反应:威 胁生命;严重反应:直接致死或促进死亡。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实验数据 进行X 检验,PO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近期疗效 A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RR)为909 (2022);B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RR)为 722(1318)。见表2。 表2两组疗效比较【n1J】 :与B组比较,P005 22毒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重度或严重不良反应。A组:轻 中度发热占273(622);轻中度胸痛占364(8 22);轻中度胃肠道反应占227(522)。B组:轻中 度发热占278(518);轻中度胸痛占389(718); 轻中度胃肠道反应占222(418)。经对症治疗后 上述症状均消失。两组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 害。两组中毒副反应上无显著性差异( 005)。 3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由原发胸膜肿瘤或肿瘤转移至 胸膜引起,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观察 显示由肺癌引起的最为常见,而乳腺癌和淋巴瘤分 别为第2位和第3位。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发 展快,压迫肺脏导致通气障碍,回心血量减少,危及 生命。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有胸腔穿刺抽液、胸腔置 管引流 、胸膜固定术b 等。胸腔穿刺抽液缺点在 于胸水不易排净,胸腔内药物浓度不高,反复穿刺 刺激大及并发症多(如气胸、癌细胞胸壁种植等)。 中心静脉置管并闭式引流胸水则有操作简便,可控 制胸水引流速度,尽可能的抽尽胸水,注药方便,并 发症少等特点 J。 顺铂是代表性铂类化疗药物,具有广谱、高效、 渗透性强及骨髓抑制轻等特点,治疗恶性胸(腹)腔 积液有确切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顺铂在胸腔 内脏壁两层胸膜间产生化学性炎症,导致胸膜粘连 增厚、胸腔闭塞达到控制积液;另一方面注人腔内 的药物通过细胞间孔向肿瘤组织渗透,对肿瘤细胞 产生细胞毒作用,同时腔内的药物在吸收人体循环 后可再次到达肿瘤组织,从而对肿瘤产生相加作 用。胸腔内药物保持较高浓度,而血浆浓度较低, 这样减少了化疗的副作用,同时顺铂与胸膜广泛接 触,有利于控制胸水 。乌体林斯可促进T淋巴细 第 ?卷第 -2期2D0。1。0年 2月 a武de警m医学院学报 949vol 19 No 12 2010 ActaAcademiaeMedicinae CPAF Dec 胞核NK细胞活性,增加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的产生,活化巨噬细胞,激活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 及机体依赖性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间接杀灭肿 瘤细胞。同时刺激纤维蛋白渗出,使胸膜纤维化, 发生胸膜粘连,抑制胸水产生。 热疗法可增加脉管的传导性和癌细胞膜流动 性,对药物的通透性增加,增强药物的作用;加热使 药物反应加快,提高细胞靶结构对药物的敏感性, 而且加热对放射线不敏感的S期细胞有直接杀灭和 致敏作用,从而更容易控制胸腔积液 。同时热疗 可使肿瘤细胞缺氧,导致肿瘤组织损伤 。 本研究结果显示,胸腔内注入乌体林斯、顺铂 联合热疗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对控制胸腔积液、 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疗效,其有 效率达到909,较对照组(单纯胸腔注药)的有效 率明显提高(722),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毒副 作用及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快捷、无创的有效治疗, 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好方案 【参考文献】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3 2薛立福恶性胸腔积液检测方法及评价IJ1中华结核和呼 吸杂志,2001,24(1):1819 3周定一,王平辉,杨少红胸腔内置管引流与间断抽液治 疗恶性胸积液的疗效fJ1_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 (2):120121 4罗海涛,粱彩霞生物化疗方法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192 例临床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9(1):5557 5Dedrick RLThe 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es of intraperi toneal chemotherapyJSemin Oncol,1995,12(1):1-6 6Straten P,Guldberg P,Sehrama D,et a1In situ cytokine therapy redistrbution of clonally expanded T cellsJEur J Immunol,2001,3l(1):250258 7Matsuzaki Y,Shibata K,Yoshioka M,et aIntrapleural per fusion hypehermochemotherapy for malignant pleural dissemination and effusionAnn Thorac Surg,1995,59(1): 127-131 8Xia H,Karasawa K,Hanyu N,et a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intrathoracic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for malignant pleuramesotheliomaJInt J Hyperthermia,2006, 22(7):613621 (责任编辑:王奕飞) (上接第946页)水平提高,刺激抗利尿激素ADH的 释放,同时刺激口渴中枢,导致肾脏自由水的排出 减少和水摄人的增加 。 需要指出的是,从临床现象看,目前输液治疗 方法的应用,较十年前增加约68倍,几乎所有住 院患者都会输液治疗,近几年对输液学的强调程度 相较于输液人群比例的增加的速率而言相对滞 后。而因疾病需要或因治疗需要暂禁食者,输液则 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因术式本身或麻醉 需要,以及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需要输液也是必不 可少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单纯考虑能量的因素较 多,张力与输注速度往往被忽视。高糖、果糖、氨基 酸广泛应用,极易导致渗透压改变。平均60 kg体重 的患者,静脉输液超过3 500 ml12 h的液体量,而不 考虑液体张力,则极易诱发电解质紊乱。不合理的 联合应用抗生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目前临床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时间长、联合多,对肾功能及药 代动力学未加以安全性评估也是潜在危险。有资 料显示在外科不合理的联合应用抗生素,国内报道 占2556 。本研究提示目前外科常见的重 度低钠血症,医源性因素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 有必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Anderson RJ,Chung HM,Kiuge R,et a1Hyponatremia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its epidemiology and the pathogenetlc role of vasopressinJl_Ann Intern Med,1985,102(2):164 2金绍国低钠血症fJ1苏州医学,2002,25(3):1 091 1 0 【3】Misra SC,Mansharamani GGHyponaemia in elderly hospital in-patientsJBr J Clin Pract,1989,43(8):295296 4John P,Thomas HHyinatremia and Hypernatremia in the Eldedy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J2000,6 1(1 2):36233630 5Durward A,Tibby SMH0spitalinduced hyponatremiaJ Pediatr,2005,147(2):273 6Stiefel D,Petzold AH2O comaJNeurocnt Care,2007,6(1): 67-71 7Schrier RW,Fassett RGPathogenesis of sodium and water retention in cardiac failureJRen Fail,1998,20:773 8Liamis G,Mitrogianni Z,Liberopoulos ENElectrolyte Dis- turbances in Patients with Hyponatremia【J1Internal Medicine,2007,46(1 1):685690 【9】SoupaA,Ngassa M,Decaux GTherapeutic relowering of the serum sodium in a patient after excessive correction of hyponatremiaJClin Nephrol,1 99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