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枣庄五中2020学年第4学段模块检测高一语文考试(2020.7)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地壳子弹壳 当家螳臂当车 吭声引吭高歌 B刹车一刹那 命脉含情脉脉 血泊淡泊明志C煞尾煞风景 粮囤囤积居奇 遂愿半身不遂D倾轧轧花机 宁愿息事宁人 奢靡靡靡之音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滞笨 云翳 慷慨 层峦迭嶂B抒祸 社稷 烹饪 不容置疑C苍莽 暮蔼 布署 趋之若鹜D涟漪 抽搐 勖勉 残羹冷炙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共和国的缔造者的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今天我们就是为了要求 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乐章,阅读这些名篇佳作,可以从中 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风神韵味。社会的飞速发展真令我们眼花缭乱, 谁一觉睡了十年才醒来, 会发现自己好像远古的来客,同身边的世界格格不入。A兑现 领会 不论/都B实践 领会 如果/就C兑现 领略 如果/就D实践 领略 不论/都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A他从兜里掏出一副扑克,慢条斯理地洗着,然后“啪”地扔到高斯的办公桌上。B辛德勒:你知道我要生产什么?是炮弹。高斯:许多工厂都在制造这东西,这不足为训。C伽西莫多又显出筋疲力尽的样子,他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他闭上独眼,把头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D他的力气那么大,那么不可思议,出人意外。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的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一颗恒星正以每小时一百五十万英里飞离银河系。B代表认为,我国已经从过去的“人民教育人民办”转变为政府肩负起义务教育的重担,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C最近,颇为畅销的江泽民传一书的作者竟是一位美国人所写,他就是花旗集团执行董事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D在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汽车产业除了继续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先进技术外,还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唐诗的任侠精神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在诗歌里崭露头角。而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精神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唐诗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种: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而对浩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拓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的,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奇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之所以不约而同的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面现实的斗争意识,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最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6下列唐人诗句中,不含“任侠”精神的一句是( )A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尚武”精神闪耀着唐人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而“轻儒”的意识则是“尚武”的必然结果,它们共同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B“尚武”“轻儒”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后者更使唐诗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C盛唐诗歌对“尚武”的赞美正面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对“轻儒”的否定则从反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二者结合,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D“尚武”和“轻儒”并不矛盾,它们在张扬了任侠理想的同时,也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面貌。8下列对“任侠”精神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原因的概括,最主要、最全面的一句是( )A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使它能够向我们展示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B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的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C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奇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D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基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占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挑出错误。B勃戏为文檄英王鸡檄:用檄文声讨。C勃往省,渡海溺水省:探视,问候。D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抵:抵偿。10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以文章齐名王好战,请以战喻B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慨然思诸葛亮之功是谁之过与?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句是( )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ABCD1,3,5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B王勃命运坎坷。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C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唯有王勃,慨然应鸡,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第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1,3,5四、(24分)13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4分)译文: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3分)译文: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译文: 14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注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4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